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评析典籍之舜-《论语》里的舜

2021-08-29 07:08 作者:王照伦  | 我要投稿

评析典籍之舜-《论语》里的舜

王照伦


『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

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大学 中庸 论语》第88页)

『译文』子贡请教孔子说:“假若有这么一个人,他能够给许多老百姓很多的好处,并且能够帮助周济很多人度过难关,这样的人怎么样?可以称之为仁人了吗?”

孔子回答说:“这样的人岂止是仁人,简直就是圣人了!他的所作所为,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就仁人而言,就是想要自己站得住脚,也要帮助别人一同站得住脚;要想自己成功,也要帮助别人一同成功。不能我活着,你就活不成。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可以说这就是实现仁的方法了。”

『评析』这段文字,阐述了孔子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实行“仁”、实现“仁”的基本途径和基本原则。“推己及人”就做到了“仁”。这与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思想如出一辙。总之,这是社会的基本伦理准则,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成为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基本要素。孔子的这个思想,在今天的中国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原文』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者,而不予焉。(《大学 中庸 论语》第104页)

『译文』孔子说:“真伟大呀!舜和禹身为天子,拥有天下。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们一点也不谋私利。”

『评析』在这段文字里,孔子歌颂了舜和禹的大公无私精神。

『原文』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

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

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大学 中庸 论语》第104页)

『译文』舜帝有5位贤臣,就能把天下治理好。

周武王也说过:“我有10个帮助我治理国家的臣子。”

孔子针对这个问题有感而发,说:“自古就有‘人才难得’之说,难道不是这样吗?在唐尧到虞舜这个历史时期,以及周武王统治时期,都是人才济济的时期。然而,在周武王的10个贤良的大臣当中还有1个是女性,实际上只有9个人而已。而在周文王得了天下的三分之二之后,仍然事奉殷朝没有取而代之,因此周朝的道德操行,可以说是最高的了。”

『评析』这段文字讲的是天子和国君的情操,孔子把他情有独钟的周文王视为最高境界,但是,孔子绕不过去的是舜仅仅靠5个贤人的辅佐就使天下长治久安这个事实。

『原文』子路问君子。

子曰:“修己以敬。”

曰:“如斯而已乎?”

曰:“修己以安人。”

曰:“如斯而已乎?”

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大学 中庸 论语》第160页)

『译文』子路问他的老师孔子什么叫君子。

孔子回答说:“能够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使用严肃恭敬的态度接人待物,这样的人就可以称之为君子了。”

子路进一步追问说:“作为君子,仅仅这样就够了吗?”

孔子回答说:“能够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使得他周围上上下下的人都感觉安乐,这样的人就可以称之为君子了。”

子路再一次追问说:“作为君子,仅仅这样就够了吗?”

孔子回答说:“能够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让天下所有的老百姓都能安居乐业,这样的人就可以称之为君子了。能够努力提高自己的判断修养,让天下所有的老百姓都能安居乐业,恐怕就连世世代代被人称颂的帝尧、帝舜也难以做到呢?”

『评析』这段文字一如既往地反映出子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孔子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遇到仲由这么个犟脾气也颇为头疼,最后的那句话有点气急败坏的味道了。在这里,孔子不仅把尧、舜作为道德的典范,而且把他们当成君子的最高境界。

『原文』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大学 中庸 论语》第163页)

『译文』孔子说:“能够无所作为而把天下治理得十分好的人,在历史上大概也只有舜1个人吧?那么,他做了些什么事情呢?他只是庄严端正地坐在朝廷的王位上罢了。”

『评析』在这段文字里,孔子不多见地歌颂了舜的治国方略,因为孔子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周文王和周武王时代。由于“无为而治”是道家所称赞的治国方略,与主张积极进取的儒家不相吻合。在孔子的观念中,理想的治理方式不是无为而治,而是礼治。 

『原文』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大学 中庸 论语》第197页)

『译文』尧说:“啧啧!你这个舜啊!上天的大命已经历史地落在你的身上了,你就诚实地、得当地把握住命运的安排吧!假如你让天下的老百姓都处于困苦和贫穷之中,那么,上天赐给你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和丰厚的财富也将会被苍天永久地收回去。”舜在把天子的职务让给禹的时候,也这样告诫过禹。

『评析』在这段文字里,借助于尧告诫舜的机会再次陈述了一个放诸四海而皆准真理,那就是“民即为天”!舜也把这个道理告诉了禹。说得最明明白白的是周武王在《泰誓》里的话:“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说白了就是:“老天爷的所见所闻,就是老百姓的所见所闻。”


评析典籍之舜-《论语》里的舜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