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届金马奖:张艺谋等大陆电影人无兴趣,台湾艺人有望承包奖项?

第56届金马奖报名环节于7月31日截止,与港台电影人的积极参与相比,今年的大陆电影人似乎对于这个奖项没多大兴趣,甚少传来报名风声。

大导演张艺谋去年凭《影》拿下最佳导演等4项大奖,今年亦有新作出品的他却在回复媒体询问是否参加时说:“您好,不会的。”与去年的积极态度形成鲜明对比。这样的冷淡不仅出自一人,有台湾媒体报道称,今年大陆电影报名寥寥无几,这项最具公信力、影响力的华语电影奖项遭遇不小冲击。

毫无疑问,大陆电影人的冷淡与去年的颁奖典礼争议有很大关系,避免类似的事件在他们看来是很有必要的。另外,今年金鸡奖与金马奖“巧合”撞期亦让许多人分身乏术,虽然台湾资深导演在得知两奖撞期后嘲笑金鸡奖自不量力,但既然金马奖变得不再纯粹,那大家何不选择金鸡奖呢?毕竟最大的华语电影市场是内地,金鸡奖是有机会取代金马奖成为华语第一电影奖项的。

在两奖撞期的情况下,香港电影大腕杜琪峰临危受命,宣布担任56届金马奖评委会主席,这毫无疑问是对金马奖最大的支持,毕竟以杜导在香港影视圈的地位、影响力,必然带动一批香港电影人参与,使得金马奖不至于沦为宝岛电影的年会。但是,以港片如今的产量,就算是全部参与金马奖,又能有多大作用呢?杜琪峰可能是接下了一次相当尴尬的金马奖评选。

今年在内地遇冷的金马奖,可能是台湾电影人最大的机会,台湾媒体也不必再喊什么“奖留台湾”了。今年的金马奖岛内报名非常之踊跃,郑人硕、刘以豪、邱泽、徐若瑄、郭书瑶等人,成为今届影帝、影后的大热门,其他奖项的得奖呼声也多以岛内作品为主。

过去,香港金像奖不够包容,内地金鸡奖不够纯粹,唯有金马奖兼有包容、纯粹(核心竞争力),因而成为地位最高的华语电影奖项,而在金马奖去年的争议以及“奖留台湾”的本地呼声后,它的地位似乎不那么高大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