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男人的“舰”!“基洛夫”级导弹巡洋舰(三)来了,武库舰!
随着“基洛夫”级首舰“基洛夫”夫号正式在列宁格勒市的波罗的海189造船厂开工建造,有关于1144型得“内部”争论也告一段落。作为前苏联乃至俄罗斯历史上除了航母和载机巡洋舰外,吨位最大的水面舰艇,同时也是世界上除航母外最具威慑力的水面舰艇。工程师们终于有机会,在这艘大船上,发挥天马行空的设计想法。

相比于“老前辈”们,新一代的基洛夫级在甲板建筑物等方面有了极大的改善,不同于往常人们的对前苏联水面舰艇杂乱无章的印象,“基洛夫”级凭借庞大的吨位,使得设计师们在兼顾实用性的同时也能兼顾整舰的隐身性和美观度。虽然前苏联在电子工业等方面相对薄弱,但凭借前苏联强大的单舰整合能力,“基洛夫”级吨位大的优势被凸显的淋漓尽致。

“基洛夫”级核动力导弹巡洋舰全长252米,水线长230米,宽28.5米,吃水9.1米,标准排水量19000吨,满载排水量24300吨:主动力装置由2座KN—3型压水堆和2台蒸汽轮机组成,其功率为140000马力,双轴推进,航速达31节,续航力为15000海里。另外还配备有2座燃油锅炉。能在核动力系统发生故障时提供15节的航速。

“基洛夫”级舰舰体丰满,首部细长,并且上翘;舰体最宽处到舰尾末端宽度不变,宽敞的尾部呈方形, 设有飞行甲板,下方是可容纳3架直升机的机库:舰体结构为纵骨式,核动力装置部位和核燃料舱部位都有重装甲保护。

由于建造时间问题,导致建造的“四艘”基洛夫级虽然在外观上基本一种,但在功能上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随着作战思路的变迁,四艘“基洛夫”级有着十分迥异的性格,在反潜、防空、反舰等方面各有所长。而“基洛夫”级强大的火力在一定程度上也得益于赫鲁晓夫的“导弹万能论”。

要说虽然赫鲁晓夫在任期间,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苏联大型水面舰艇的发展,但“空潜快”的思想却催生出了一批性能优异的“导弹大军”。而这一战略奠定了前苏联乃至俄罗斯未来的主体战略思路,在常规武器尤其是海上常规力量无法与美国硬碰硬,那就在某些尖端技术上寻求突破形成某种“平衡”。在现如今,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匕首”超高声速导弹。

而“基洛夫”级得益于这一思想,几乎拥有了如武库般的作战能力,毫不夸张地讲,完全可以称之为移动的“海上导弹发射平台”。“基洛夫”级的首舰“基洛夫”号强调反潜和反舰能力,而其后续三艘则在防空火力上有所提升,并弱化了反潜能力,更强调单一水面舰艇和舰队的区域防空能力。

作为“基洛夫”级的首舰“基洛夫”号,从作者个人的角度看,“基洛夫”号是最能体现毛熊性格也是最具苏联风味的“基洛夫”级,反潜巡洋舰才是真男人的舰!

为了满足苏联人对反潜近乎“变态”的需要,1144型首舰“基洛夫”号在船头、船尾以及船腹位置各安装了一套Mr-355反潜声纳。除此之外,舰上搭载的三架卡-25反潜直升机搭载的反潜声纳探测系统可以配合1144型,在远、中、近全方位实施对潜探测。而这样一套完备的反潜系统在“库兹涅佐夫”号以及“无畏”级驱逐舰上都有同款。在反潜火力方面,“基洛夫”号装备了一具RBU6000和两具RBU1000反潜火箭发射装置,此外还有一具“暴风雪”反潜导弹发射器,堪称潜艇噩梦。

在反舰导弹方面,“基洛夫”级则配备了20枚“花岗岩”反舰导弹。20枚“花岗岩”被放置在舰首一个4*5的“垂直”发射装置內。而所谓的垂直发射装置可不是咱们通常所说的垂直发射装置,而是伪装成垂直发射单元地埋在甲板下方的成60度仰角的发射装置,极具苏联特色。“花岗岩”反舰导弹弹体长10米,射程在500公里以上,发射重量为7吨。导弹在高空巡航的飞行马赫数达到1.5,末端飞行马赫数可达2.5马赫。极高的飞行速度配合威力巨大的战斗部,使得“基洛夫”级成为了名副其实的舰艇“毁灭者”。

“基洛夫”级强大的反舰能力,给美军造成了极大的困扰,一艘船的反舰能力堪比一支舰队你说气不气人?而这也加速催生了美军“AEGIS”系统的诞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宙斯盾”系统。在苏联人大力加强大型舰艇水面控制能力的同时,美国人也正积极建立舰队的“盾”防御体系。“矛盾”之争究竟孰弱孰强,恐怕只有在实战中才能一探究竟了吧。

“基洛夫”级首舰“基洛夫”号下水海试之际,正值苏共第26届代表大会,此时的“基洛夫”级除了作为苏联海军最具威慑力的水面舰艇外,更成为了某种程度上的“政治符号”象征着苏联的强大与牢不可破。为此苏联海军以及波罗的海造船厂的2000多名员工开始紧张地突击工作,确保“基洛夫”号能够在苏共代表大会后顺利完成入役仪式。而全舰各个分系统的测试,在入役后整整一年才全部完成。
同时拥有载机巡洋舰和像“基洛夫”级这样的战列巡洋舰,苏联海军开启了一段新的旅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