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网络匿名有利于公众议题的讨论

2020-10-07 09:37 作者:小龙小龙是小龙啊  | 我要投稿


 

匿名:首先明确正规网络上没有绝对的匿名,后台是可以知道你的IP地址从而知道你的位置信息等,更别说现在各个网络需要手机登录,实名认证。因此我方的匿名是指,在网络上使用化名,而隐藏起自己在生活中的真正身份和脱离实际生活的交际圈的匿名性。(知乎微博算匿名,空间和朋友圈不算匿名)

公众议题:涉及大众的,具有群众性与普遍性的公共问题。 群众性意味着和每个人息息相关,普遍性意味着问题牵连广泛有各阶层的利益。

而我方有利于的标准是:网络的匿名性在讨论阶段是否有利于公众议题的推进与完善。我方不否认,政策法律的制订需要专业人士,或者跨过讨论阶段后需要实名向人大代表反应自我诉求。但从辩题而看,我方仅论证在讨论阶段,网络匿名有利于公众议题的推进与完善。论点如下:

你更愿意在知乎微博上发表自己的意见还是在空间和朋友圈发表意见呢。

第一:公众议题的群众性,意味着人人相关。脱离实际生活的交际圈强化了你的公民身份,在朋友圈,你的身份是谁谁谁的朋友,亲人,同学等,而在知乎微博你的身份是一个中国公民网民。这个身份有利于我们去关注到各个议题的不同声音和情况。(微博,知乎的一些热点事情举例)

第二:公众议题必然涉及各个利益阶层的利益,网络匿名隐藏起自己的真实身份有利于减少单纯的对立情况,有利于公众议题的推进。在良好的社区环境下甚至可以各个阶级明确表达自己的立场与利弊,又或者站在更大的角度上,从不同阶级分析这个政策的利弊。(知乎房产税,各个阶级分析举例)比如房产税实行与否,牵扯到了有房阶级、无房阶级、想买房但还没买房阶级,政府财政经济。

 

因此,我方坚定的认为网络匿名有利于公众议题的讨论。


网络匿名有利于公众议题的讨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