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法为什么差点合并成一个国家?
英国在前几天正式脱欧,标志着欧洲一体化遭遇重大挫折,对欧盟产生了巨大负面影响。鲜为人知的是,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差点与如今的欧盟主导国家法国合并成一个国家。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英国和法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都是损失惨重,两国被迫拱手将世界主导权让给了美国和苏联。在二战刚刚结束的五十年代,法国的处境更为艰难,内部社会矛盾连续爆发,殖民地独立运动也是风起云涌。

当时英国也面临与法国类似的问题,只是程度比法国略轻而已。而法国非常希望得到外援来摆脱困境,便找上了与自己“同病相怜”的英国。1956年,时任法国总理居伊·摩勒在访英时提议法国与英国合并。

按照法国的“如意算盘”,英国和法国合并为一个以英国女王为元首的邦联国。这样法国不仅在实际上可以保持国家不变,还可以把自己的内外问题转嫁给与英国或者一起承担,当然这对英国来也是一样的。

但“英法合并”的缺陷阻碍实在太多,英国最后还是拒绝了法国。被拒绝后的法国又提出加入“英联邦”,但再次被英国拒绝。见到与英国联合无望,法国转而与西德合作并在1957年成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