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书摘』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2021-10-23 14:17 作者:岐亦Kimata  | 我要投稿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约翰·史崔勒基

  41个想法

  ◆ 序

  >> 有时,在你最意想不到,可能也是你最需要的时候,你会突然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认识新的人,见识各种新事物。

  >> 我迷路了,也在人生的旅途中迷失了——我不知道脚下的路通往何方,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前往那个方向。

  >> 高中的时候,我为了考大学而努力;上了大学,我为了找工作而努力;再之后,我来到公司上班,把时间花在努力升职上;现在,我开始质疑那些引导我沿着这条道路前行的人,怀疑他们只是把自己曾经接受过的指导跟我重复了一遍。

  >> 他们的建议其实不错,但终究不能帮大家实现自我。我感觉自己始终忙着用生活换取金钱,这笔买卖似乎不太划算。我就是在这种迷茫困惑的心理状态下,发现了那家“你为什么来这里咖啡馆”。

  >> 我从未重走那条路,从未回到那家咖啡馆。我心里有个小小的声音,觉得即便我能回到那个地点,咖啡馆也不会留在原地——我遇见它的唯一原因,就是那一刻、那一夜,我需要遇见它,那家咖啡馆仅仅因此而存在。

  ◆ 01

  >> 我按下收音机的搜台按钮,寻找智慧生命的迹象,但一无所获。

  >> 这段路俨然是一条怨气十足的长蛇,我不过是上面的小小鳞片。

  ◆ 02

  >> 我的丧气程度和油表的指针相反,正越升越高。

  ◆ 05

  >> 凯茜微笑道:“从不同的视角看待事物,有时候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 06

  >> 凯茜指了指菜单:“如果这个问题不问别人,而是问你自己——你就不再是以前的你了。”

  >> “对。这不是一个随便提出来的问题。对它一瞥而过是一回事;认认真真去看,然后扪心自问又是另一回事——你的世界会发生改变。我知道这听起来很极端,所以我们才在菜单封面上写了提示。”

  ◆ 07

  >> 凯茜看着我说:“你看,约翰,一旦你真的问出了那个问题,寻找答案就会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你会发现你早晨醒来冒出的第一个念头就是那个问题,在接下来的一天中,你脑海里也会时不时闪过那个问题。它有点儿像一扇门,一旦你打开,就很难再关上。”

  >> “问题与咖啡馆无关,而是在问一个人为什么存在。”

  >> “很多人都觉得‘挺好’。但有的人就是要寻找比‘挺好’更令人满意的状态、更棒的生活。”

  >> 她点点头:“我刚才说,问出这个问题就好比打开一扇大门。人的心灵也好、灵魂也罢,不管你用什么词形容,它都会去追寻答案。这个问题会占据提问者生活的优先位置,直到他有一天找到答案。”

  >> 要是有人找到了答案,就会产生另一股同样强大的力量。

  >> 人们一旦知道了他们为什么来,为什么存在,找到了活着的目标——他们就想实现这个目标。

  >> 一旦有人知道了他们来这里的目标,他们从情感上、甚至从生理上,都很难不去尝试实现那个目标。

  ◆ 09

  >> 凯茜顿了顿:“首先,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他解开了这个谜题,答案属于他自己。关于接下来怎么做,他们有完整的、决定性的话语权。”

  >> 这个道理听上去太简单,简单到让人怀疑它的正确性。为了实现存在的意义,做你想做的任何事。

  >> “当一个人弄清了他为什么存在,就相当于定义了自己的‘存在意义(Purpose For Existing)'。我们简称其为‘PFE'。在一个人的一生中,他可以为了实现‘存在意义’做十件、二十件、甚至成百上千件事。他可以做任何事。我们有些客人清楚自己的PFE,并会尝试各种他们认为有利于实现PFE的活动,这些人通常对生活满意度很高。”

  >> “每个人都局限于自己当前的经历和知识。这句话的重点在于‘当前’。我们生活在有史以来信息量最大的时代,每个人都有机会接触全世界的各种信息、人、文化和经历。”

  >> “在我们努力实现PFE的过程中,我们受到的外部限制少之又少,更多的限制是我们自己加在自己头上的。”

  ◆ 10

  >> 海龟从不与海浪相争,而是巧妙利用海浪的力量。我之所以无法追上它,就是因为我不顾海水的方向,自始至终都在划水。

  >> 每一天都有很多人想要让你把时间和精力花在他们身上。比如你收到的邮件。如果你打算参加所有活动,参与每次促销,享用每一项不请自来的服务,你就没有空闲时间了。这还只是邮件而已。再想想那些想通过电视、网络、餐厅、旅游地等等来吸引你注意力的人。你很快就会发现,自己在做大家都在做的事,或者别人想让你做的事。

  >> 在我的人生中,那些想要消耗我注意力、精力和时间,但与我的PFE并不相关的人、活动和各种事物,就是涌向岸边的反向海浪。而能帮我成就PFE的人、活动和事物,就是涌向大海的正向海浪。因此,我在反向浪上浪费的时间和精力越多,留给正向浪的时间和精力就越少。

  >> “一旦想清楚这一点,我看待事物的角度就不一样了。我开始谨慎选择‘划水’的时刻,关注自己‘划水’的理由。”

  ◆ 12

  >> 这儿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在你最需要它的时候,就会发现自己已经身在其中了。

  >> “我们为什么要花这么多时间准备我们想做的事,而不是直接去做,这个问题的一部分答案,就在我们每天接收的信息当中。”她说,“广告商早就明白,如果你的信息直接针对人们内心的恐惧和欲望,你就能刺激他们去行动。只要你找对了恐惧点或者欲望点,就能促成他们购买特定商品或服务。”

  >> “我们每天做的不是自己想做的事,为了弥补心中因此产生的空虚,我们会买更多东西。我们希望广告是真的,哪怕只有一丝一毫是真的也好,希望那些商品能代替日常工作给我们带来满足感。但不幸的是,我们买的越多,要付的账就越多,就越需要花更多时间工作,这样才能为一切买单。我们花在工作上的时间并非发自内心,所以投入工作的时间越多,我们就会产生越多不满,因为我们留给真正想做的事的时间更少了。”

  >> “‘转变心态的重点在于,’他说,‘你要清楚,某样东西是否能让你的生活更圆满,由你自己说了算,和别人告诉你它圆不圆满无关。’

  ◆ 13

  >> 我并非一直生活在绝望的情绪中,对死亡充满忧虑;实际上,我平时很少会想到死亡。但是,活出一段实现自己存在意义的一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每一天,这在我灵魂深处产生了极大的共鸣。

  >> “如果你已经做成想做的事,或者每天都在做想做的事,那就没理由害怕失去做这些事的机会。”我自言自语。

  ◆ 17

  >> 得到答案后,我们凭自由意志决定我们想做的事;同理,我们也可以凭自由意志主动寻找答案。

  >> “人不能刚迈出第一步,就站在原地等待。如果有人真想知道他为什么存在,他就得为自己找出答案。”

  >> 自己的答案,全世界只有我们自己可以决定。所以很多人都在追寻答案的过程中选择独处。

  ◆ 尾声

  >> 当两个选择摆在你面前:一个是用一生追求自己的生存意义,另一个就是活着,你可能会以为,做出这个决定很简单。但事实并非如此。

  >> 随着时光流逝,我发现大多数人的旅程会在这里结束。他们窥探篱笆墙上的小洞,清楚地看到他们想过的那种生活,但出于一些原因,他们不会打开门,走进那种生活。

  >> 但正如迈克所说,我开始相信不同的人会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做出选择,有人小时候就已经做出选择,有人要长大一些,还有人终其一生都没有做出选择。做选择,急不得,没有人能帮你选择,你只能自己来。

  >> 反向浪从未停歇,伺机卷走我的时间和精力。但现在我已经知晓了它的存在,我就可以保存实力,乘着正向浪前进。

  >> 现在,我明白了自己的存在意义,也会为了实现这个意义而努力生活。门的另一边,我永远不会再回去了。


『书摘』世界尽头的咖啡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