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酒器缘何成为独树一帜的存在?丨酒器大观㉑
执笔 | 扬 灵
编辑 | 古利特
唐三彩是盛行于唐代的一种彩釉陶器,因为主体釉为黄、绿、白三色而得名,实际上唐三彩并非只有三种颜色,“三”是用来形容釉色多。作为中国独有的文化宝藏之一,唐三彩历经千年而不失其艺术价值和文化魅力。
在很多博物馆都有唐三彩藏品,常见的主要有三彩马、骆驼、仕女、乐伎俑、胡俑等,给人一种浓郁的异域气息,成为当时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物品之一。
唐三彩的造型丰富多彩,可以分为生活用具、模型、人物、动物四大类,生活用具基本包含了日常生活应用的各个领域,酒器便是其中之一。
唐代的工匠们别出心裁,将唐三彩应用于酒器设计中,形成了独特的唐三彩风格酒器。
首先来看一下唐三彩双鱼壶,于1992年在陕西省长安县南里王村的一座唐墓中发现,是一件少有的模仿动物形象的酒器,壶为扁圆腹,壶体由两条腹部相连的鲤鱼构成,肩部为两鱼头、顶部各有一鼻,可以穿绳系提,器口被两鱼嘴共同承起,同时巧妙地利用两条对拥的鱼构成壶体轮廓,展现出对称美学。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有唐代的三彩凤首壶,是唐三彩酒器的经典之作。这件三彩凤首壶通体施绿、褐、白等釉,腹部形成两面开光体,采用塑贴装饰技法,一面为人物骑马射箭图,一面为飞翔的凤鸟图,物象鲜明突出,色彩鲜艳华丽,堪称佳品。
从整体风格来看,唐三彩给人一种兼具典雅和艳丽的美感,这种美感也让唐三彩酒器形成自己的风格,再加上造型奇特别致,成为中国酒器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
唐三彩之所以特别,在于其烧制工艺,胎料采用纯度高的高岭土,先经过1000℃烧坯,待冷却后于表面施含铅量较高的釉料,再入窖经800℃焙烧方可成形。
值得注意的是,唐三彩釉质的主要成分矽酸铅与加入釉料中的不同量度的金属氧化物发生化学反应,这才形成了黄、绿、蓝、黑、白等深浅不一的色彩,不同颜色相互交织,给人一种浪漫的色彩。
唐三彩是唐代陶器中的精华,在初唐、盛唐时达到高峰。安史之乱以后,随着唐王朝的逐步衰弱,由于瓷器的迅速发展,三彩器制作逐步衰退。后来又产生了“辽三彩”、“金三彩”、但在数量、质量以及艺术性方面,都不及唐三彩。
可以说,唐三彩以奔放华丽的视觉呈现,成为盛唐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之一,是中国多彩釉陶发展的一个艺术高峰,同时也是中国酒器发展史上独树一帜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