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重看浪1」能区别于其他季,或许是因为姐姐们都知道自己是什么且要什么

2023-07-11 17:15 作者:小呀么团子呀  | 我要投稿

说到是什么和要什么,首先得聊浪姐1这个节目要什么和有什么。

浪姐1要什么?好的节目效果,好的播放数据,引领一个新的综艺风向。

浪姐1有什么?芒果的曝光流量(当初只在芒果TV播,其实并不大)、芒果团队的人脉及后续资源(芒果喜欢用自己节目的嘉宾去各个相关的资源里刷脸曝光)、节目的出道成团位(当时大家不知道这个资源好不好,但是出于对于芒果的信任,相信这个资源还不错,所以押宝在了这。)现在看回来,成团位是最没有用的。

姐姐们要达成自己的要,即浪姐1有的东西,就需要贡献自己的是来达成节目组的要,即本身自己有的东西。要达成节目组好的节目效果,好的播放数据的需求,就需要姐姐们承担不同的角色。

我们可以把浪1参赛前姐姐们的状况大致分为以下类型:

1、高话题度组:宁静、张雨绮、黄圣依。前两个不用讨论,黄圣依之所以在这组,是因为她在参加浪姐之前,在另一个综艺因为海娃的表演抓马出圈,引起了全网讨论,虽然是黑,但也属于高话题。

2、回归组:阿朵、陈松伶、伊能静、郑希怡、白冰、张萌、金莎、钟丽缇。她们都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很少在圈内出现,曾经有过代表作,但是却没能让大众长期记得她们,钟丽缇虽然因为她老公的关系有一定话题,但是跟业务本身关联不大,分在了这组。

3、小众组:李斯丹妮、朱婧汐、黄龄、许飞、万茜、王智、袁咏琳。她们都是属于在各自的领域有一定的才能,但是大众不够熟知的类型。黄龄和万茜都属于典型的作品红人不红的的类型,因此依然在小众组。

4、种子选手组:孟佳、郁可唯、王霏霏、丁当。把她们放到这组,不是说她们是节目的种子选手,只是指她们的实力本身,最契合当时大众认知的女团舞台,其实从实力上说,李斯丹妮也可以分到这组,但是感觉之前大众对李斯丹妮并没有这个认知,所以还是放在了小众组。

5、不上不下组:蓝盈莹、金晨、张含韵、刘芸、王丽坤、海陆。有一定的资源,但是够不上特别好的资源,有一定实力,但是总是差那么一口气。蓝盈莹在这之前参加某演技综艺获得第二名,我当初看的时候甚至觉得她是无冕之王,但是她资源并没有涨,比不过现在已经演技变油了的周一围和已经翻车了的翟天临。

6、芒果主持组:吴昕、沈梦辰。芒果的节目,总会放一些自家人,她们出道的概率基本上是0,主要还是作为节目和嘉宾之间的粘合剂存在。

不同的组别,其实有不同的目的和任务,高话题组的任务很明显,就是需要带话题,她们知道自己这个任务,也不认为自己能够成团出道。比起其他姐姐,她们更偏向于玩闹性质。这里黄圣依和其他两人不一样,黄圣依是纯黑,所以她除了承担自己高话题部分表演一些抓马环节之外,还有一点迷茫和自暴自弃,之前的全网黑有点打击到她,所以她会说,我有过完美形象吗?芒果主持组作为粘合剂也没有出道压力,这两组,因为承担的任务,天然会分到一部分镜头,压力相对其他组要小一些。

回归组、小众组、不上不下组,目的都是想让观众认识自己,为以后争取更多资源。其中回归组的目的是让大众重新认识自己,把大众记忆中的那个她们和当下的她们重新链接。她们的任务比起高话题组,更多的就是拼,争取表现机会,争取成团名额,因为只有拼,她们才会有更多的镜头,更多被认识的机会。这也是为什么蓝盈莹会这么拼,虽然和她本身性格也有一定关系,但是处在这个组别,她不得不拼,不拼她就会被早早淘汰。

种子选手组,她们的任务是完成一个个优质的舞台,这是节目的核心,没有好的舞台,一切都成空,她们也属于最有可能成团出道的组,毕竟实力在。虽然说最有可能成团出道,但是她们的压力也不小,她们其实属于最难吸粉的类型。大众对她们认知是这个舞台中的佼佼者,她们必须一次又一次刷新大众对她们的期待,拿出惊艳大众的作品,才能征服观众,已经90分的“学霸”,想要进步的难度,远远大于类似于张雨绮这种60分都还达不到的“学渣”。这也是为什么丁当早早被淘汰,因为在初舞台和一公,她并没有交出超过观众预期的舞台,虽然二公惊艳,但也遗憾淘汰。

节目需要这些组别的姐姐们承担不同任务,那么姐姐们自己知道吗?我觉得大部分是知道的,而且大部分都很积极,除了许飞有点摆烂,所以许飞被淘汰了但没有一点波澜。王智虽然一公也被淘汰了,但是狠狠圈了一波粉。这就是我所谓的,姐姐们知道自己是什么,即知道自己对于节目的作用。

但是,仅仅知道自己是什么且不摆烂,节目就会好看吗?并不!大部分的综艺节目,嘉宾基本上都知道自己是什么,有什么作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综艺都好看,最主要还是知道自己要什么。

宁静和张雨绮知道自己的任务是带话题,但是她们并不局限于带话题本身。宁静开场就说,希望自己是作为一个专业的存在而非一个演员里唱得好的人在这个节目中被人认识。张雨绮也很明确地表示自己想成团,想出道,想在C位,虽然能力不够,但是站C位的野心勃勃。

吴昕和沈梦辰知道自己的作用是作为姐姐们的粘合剂,但是她们并没有在节目中摆烂,明知道自己成团的机率微乎其微,还是一次次认真训练,一次次挑战自我,呈现出不逊于专业能力者的舞台成果。

郁可唯作为节目中有明确定位的大主唱,在大家都怂恿她选偏唱的曲目的时候,明确表示自己不是来站桩唱歌,自己想要跳舞,而在之后的舞台,还贡献了她不俗的rap实力。

其他姐姐,也非常明确表达自己的需要,也会明确表达自己的脆弱,比如说阿朵和袁咏琳,会担心自己还来不及表现,就因为人气被淘汰出局而无法被大众看见。

而第二季之后,虽然姐姐们也知道自己是什么,但是对于自己要什么我这一点我觉得是缺少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第一季的大部分姐姐们,觉得成团增加曝光是她们当下能够获得的最好机会,所以拼命争取。而第二季之后,姐姐们知道成团作用并不大,所以没有了拼命争取的动力,只想着扮演好节目组需要的那个自己就行,导致少了点惊喜和突破。

「重看浪1」能区别于其他季,或许是因为姐姐们都知道自己是什么且要什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