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生时代·高校食堂往事·其四

【本文承接之前的“我的学生时代·高校食堂往事”相关内容】
上次聊到,吃完饭后的我,喜欢赖在食堂看各种漂亮姑娘——看每个人的“衣装”与“面妆”。
姑且让我这个酒囊饭袋在假装胡吃海喝饱食一顿后,故作深沉地思考下这“装”与“妆”的内在联系与区别吧!

先是这“装”。
最早的潮流服饰莫过于无花果树叶,品牌的创始人当然是亚当与夏娃夫妇。
据我个人曾耗费数月不断翻阅诸多神学著作考证,得出如下猜想:
这家初创时股东仅有两人的股份有限公司中,亚当的出资占股本的25%,而夏娃的出资占股本的75%。
因为,有现存的宗教壁画显示,当亚当和夏娃品味智慧果后,高大健硕的亚当只能用一片树叶,而娇小聪敏的夏娃用的却是三片树叶。
到后来,随着股份制的诸多改革,男女主人的出资比例逐渐均等,但夏娃的衣服保有量是亚当三倍的传统却保留了下来,这也就是时至今日,一般家里女主人的衣服数量平均约是男主人衣服数量的三倍的历史原因。
即便服饰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发展、文明的进步。。。。。。
(甚至“伦理”的丧失。。。。。。)

依旧有人觉得裸体性感,理由是这样有助于直奔主题。
有些人却持反对意见,强调肉欲的纵容乃是个体无法克制本我的弊端之首,并指出,脱衣舞之所以能像羽毛般撩你的小心思不是因为不穿,恰恰是因为越来越少,最羞涩最令人怦然心动的是褪去衣裳的过程,等真的美体横陈的时候,恐怕也就没什么了。
比如,古希腊留下了那么多一丝不挂的作品,但当你去博物馆仰观时,大概就不太可能冒出情欲的想法来。
当然,如果你非要强调:
大卫那两腿间的巨锤还曾为马赛克牌遮羞布代言,这又说明了什么?
那么,我就只能立即转身,找个僻静的小角落弱弱地数米去咯。
总之,莫衷一是。
但如果提及希腊,就不能不说希腊的神话,如果提及希腊神话,就不能不说那位美貌天下第一的宙斯之女——海伦。

相传,本来攻破特洛伊城后,怒不可遏的斯巴的国王准备立即处死海伦——想来也是,一个头顶耀眼的巨大祖母绿的国王,千里迢迢去另一个国家希望抢回自己的女人就已经够窝心的了,不曾料到,这上万人一去,居然打了十年的仗,虽然女人是找了过来,但这过程太劳民伤财了啊,何况,“鸡的屁”长年低迷,长年低迷啊!
而“祸根”,就是这么个漂亮女人。
但是,依照斯巴达的法律规定,如果国王认为王后这种级别的贵族犯了死罪,那么,国王是需要在全民面前先阐述王后的罪状,再由全民进行公决的,所以,斯巴达国王还得先带着海伦回到家乡斯巴达。
归途中,那温柔的爱琴海风吹得人阵阵心旷神怡,甲板上的众人即使身着单件的丝质古希腊传统长袍也觉得燥热难当,船上的珍珠——绝非有胸无脑的美丽海伦抓住了这样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故意让自己的玉体在国王面前时现时隐,尤其是酥乳,似露非露。
第一美人的名号果然不是浪得虚名,柔美但不风骚的几个动作就已经让人神魂颠倒了,只听得周围安静了下来,海面上空的海鸥叫声与甲板上众人咽口水的声音夹杂在一起此起彼伏。
不可一世的斯巴达国王见此景闻此声也不由自主心情荡漾萌生怜意,寻思这么个有神族血统的绝世美人如果真的没了,那多可惜啊!再者,万一自己的老丈人(指宙斯)生了气,在奥林匹斯山上丢个闪电什么的下来,那也是得不偿失啊!
于是,国王当即就放弃了诛杀的念头——全民的裁定自然也就无从谈起,这夫妻二人和好如初,继续如胶似漆。

如此看来,第一部关于服饰搭配的专著多半就是海伦写的,可惜荷马老先生是位盲人,否则,当他用自己的双眼见证过海伦这位才貌双全女半神的美丽后,怎么着也要想尽办法将《海伦教你穿衣服的道理》(后世简称《伦理》)连同《伊利亚特》与《奥德赛》一样做到妇孺皆知代代口耳相传。
还没等我调整到思考“妆”的问题上时,已经有人提前探讨了——
耳边突然传来一个姑娘如银铃般清脆的声音,“你喜欢妆前的我还是妆后的我?”
循声望去,隔了我大概两张餐桌的位置上,坐着一位扮相十分甜美、着装却透着小成熟的俏丽姑娘,对面坐着的那位带着黑框眼镜的小帅哥,应该就是她的小男友。
根据我多年“审美”(俗称的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的经验来看,这位小佳人多半也是大一,因为,明显地可以看出,她化妆的技法还不太娴熟,显得有些过了。

一代“碎镜大师”“猪牙妹”,早在高中毕业后的聚餐上,就有过关于“化妆“的一段“名言“:
一个姑娘,在大学四年里,如果没有学到什么所谓的“书本知识”,不算是失败的;没有谈过一场或风花雪月或轰轰烈烈的恋爱,也不算是失败的;但是,当你永远地离开大学校园时,居然连今后生活中的一项必备技能——化妆,都没学会,那才是最大的失败。
我问她有如此定论的理由是什么?
“猪牙妹”笑而露齿,轻抿的嘴唇浮出一个精致的角度,“你难道不觉得优质的妆容会让一位平凡的女子变得焕然一新,更讨人喜欢嘛?“
“焕然一新?“我回了她一个诡谲的微笑,”这个观点并不适合某些天生丽质的人啊!”
“猪牙妹”格格地笑,显然是听懂了我有意的恭维。
我又抛出了一个疑问,“你说那些一层又一层的妆容,与乔装有什么区别?“
“猪牙妹”眼珠转了转,“似乎没区别,不过,就算是乔装,也至少让人有个面具能更好的展示与保护自己,总比没有强吧?”
我转念一想,深表赞同。
这年头,又有谁随时不带着好几个面具,需要的时候就掏出某款戴一下。

“你喜欢妆前的我还是妆后的我?”,这是个有意思的问题,于是,我的思维开始飞速运转,大脑里凭空出现了一个黑底屏幕,自上而下出现了三句话,分别是:
第一句,你喜欢装前的我还是装后的我?(“装”作名词);
第二句,你喜欢装前的我还是装后的我?(“装”作动词);
第三句,你喜欢妆前的我还是妆后的我?(“妆”作动词);
要说中文那可真是博大精深,我还需要进一步揣度姑娘是在想表达哪一句的意思。
如果是第一种的表达,难道是问,你喜欢不穿衣服的我(装前——“着装”之前)还是穿衣服的我(装后——“着装”之后)?
再一想,纵使当代大学教育与西方发达国家大学教育水平尚有差距的情况下,某些方面——诸如某某开放程度,正逐步与世界少数发达国家开始接轨,但一来大学城周边小区的日租房稀有的如同濒临灭绝的野生动物,几乎要借助红外线挑着灯笼用放大镜甚至显微镜去找;二来我们城市的文化氛围还是偏传统与保守的,断然没这么露骨,于是,否定了“装”作名词的可能性。
如果是第二种,装嫩、装可爱前与装嫩、装可爱作对比,好像也不太现实,看这一对不过大一的小情侣,那些个“嫩”、“纯”、“可爱”都是这个年龄自有的,谈不上“装”,就是本色出演。
所以,也不可能是想要表达第二句的意思。

那么,就只剩下“三”。
我眯起眼睛,又仔细瞧了瞧这姑娘的妆容。
不得不说,其实,这看姑娘也是有技巧的。
以前,看到街上的漂亮姑娘,反而是我呈羞羞答答状,瞄上一眼,然后赶紧转移目光,假装没看到,等避开对方的视线,再瞄回去,整个过程偷偷摸摸,像是做贼一般。
后来,逐渐明白女孩子的第六感的确强于男孩子,你虽然尽量表现的没在注意她,她心里是明白的,女人的敏感超乎想象,反正,我是听不少异性说过,往往女孩子一眼就能洞穿男人是否对自己有好感。
当然,一切皆有可能,一切也皆有例外,比如男人是情场老手演技逼真,那就另当别论了。

再后来,随着年龄愈增,我的胆子也逐渐大了起来,只要觉得养眼,就大睁着一对探照灯火辣辣地直接盯着看,也不管对方是否能接受那种凌厉的目光。
记得有一次,就在这种情况下,对面一位年轻貌美打扮入时淡妆宜人的少艾就狠狠瞪了我一眼,我当时反应迅速,不甘示弱的回瞪了一眼,那位穿着高跟鞋的姑娘气得一跺脚,差点重心不稳跌坐在地上。
想来,如果那姑娘恶狠狠地冒出一句“看什么看?!“,我则会顶上一句”你不看我怎么知道我在看你?!“,估计这姑娘得气得再一跺脚。
如果姑娘穿的是高跟鞋,估计鞋跟儿能被当场踩断了!
(未完待续)

如果觉得内容比较有趣,你还可以通过这些传送门邂逅更多精彩:
【1】尚书堂——关于书的品鉴报告
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357273
【2】闲扯儿——陪你聊聊番剧和手游的那些事儿
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97797
【3】崩坏3圣痕故事——游戏里也有历史与文艺
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66580

【4】崩坏3圣痕故事(视频版)
https://space.bilibili.com/357648464/channel/detail?cid=64330
【5】为你读诗(视频)——每晚一首,祝你今夜好好眠
https://space.bilibili.com/357648464/channel/detail?cid=167208
【6】各种花式闲扯儿——总有一款能讨你欢心的吧~
https://space.bilibili.com/357648464/channel/detail?cid=76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