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AM如何优化Z轴漂移?
之前遇到的问题,做个简单总结备份。
为什么会引起Z轴漂移?
1. tz、roll和pitch三个状态量在一定程度上不可观测且难以评价和消除;
2. 雷达垂直方向分辨率较低。
如何改进
1. 熟悉LEGO-LOAM的同学应该知道,在进行特征匹配的时候将过程分为了两步,找角点与面点。而这其中值得借鉴的就是利用平面进行约束,而自车在运动过程中最常见的平面就是地面,引入地面约束来提高roll、pitch、tz的估计精度;
2. 在不引入其他传感器前提下,SLAM常用的手段则是加入回环,回环检测是最直接有效减小累计误差的方法,若建图面积不大,回环可轻松“拉回来”,结合GTSAM对历史轨迹进行校准;
3. 若允许引入其他传感器,如IMU、GPS可以提供更准确的姿态信息和位置信息,以LIO-SAM为例,将SLAM前端模块进行基于IMU的紧耦合局部因子图的联合优化,同时完成针对IMU数据的初始化(外参及bias的初始估计)、IMU重力估计模块和IMU预积分功能。并且引入GPS数据一并喂入因子图优化,基本可以很好的约束z漂移;
4. 配准策略更优的scan-to-map点云配准算法、更高精的Lidar设备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