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政治经济学问题解答汇编》(41)

2022-12-21 12:22 作者:晦无  | 我要投稿

【本文转载自中国人民大学1959年 仅供学习参考】


(41)如何理解劳动二重性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在历史上是作为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矛盾的结果而发展起来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有什么矛盾?表现在什么地方?


  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在这个矛盾的基础上产生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由于商品生产基本矛盾的存在,就使得商品生产者有时不能把生产出来的商品,或者卖不上价钱。商品卖不掉,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就白费了;商品卖不上价钱,商品生产者的劳动就没有完全得到补偿。商品生产者在生产这个商品时虽然作了具体劳动,但他的劳动却没有形成价值(商品卖不出去),或者没有符合社会必要劳动的耗费(商品卖不上价钱)。从这里就可以看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矛盾呢?这是因为商品生产者虽然是为了满足别人的需要而生产商品(这点决定他的劳动是社会劳动),但他是生产资料的私有者,他是分散地、孤立地生产商品(这点决定他的劳动是私人劳动),当他商品拿到市场去以前,他并不了解别人需要什么商品,需要多少。这样,他生产出来的商品,就可能是别人不需要的,也可能需要的没有那么多;如果没有人需要就卖不出去,如果需要的少则卖的价钱就低。如果卖不出去,他的劳动就白费了;如果卖的价钱低,他的劳动就没有全部得到补偿。从这里可以看出,由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就产生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在历史上是作为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的结果而发展起来的。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之间的矛盾,除了上边所谈的以外,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由于劳动生产率提高,使用价值量增加了,但同时单位产品所包含的价值量却减少了。比如,原先生产一双鞋要六小时,但由于劳动生产率(指具体劳动的生产率)提高了一倍,在六小时内可以生产出两双鞋,这时鞋的使用价值量增加了(由一双鞋变为两双鞋),但每双鞋的价值量却减少了(每双鞋的价值量由六小时变为三小时)。这种对立的运动,就是由于劳动的二重性引起的。此外,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也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矛盾的表现。因为具体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在生产者或消费者手中是互相排斥的,不让渡使用价值就不能取得价值,必须把商品的使用价值让渡出去,而消费者为了取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就必须把商品的价值让渡出去。无论是生产者或消费者都不能既占有商品的使用价值又占有商品的价值。

《政治经济学问题解答汇编》(4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