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欧系老车型录10|都市精灵 MCC smart(初代fortwo)(W450前期 荷兰版)

2023-04-22 16:31 作者:龟速船长老周  | 我要投稿

文/编译:麦芽糖 型录图:外网 资料引用:喂鸡,smart wiki

1997年亮相于法兰克福车展,次年上市。

一部及其车身紧凑,油耗极低,即使是在繁忙拥挤的城市中也能轻松自如的汽车的想法源自诞生于上世纪80年代初,但该想法观点并非源自当时汽车界某位杰出人物所发起,而是来自斯沃琪创始人,SMH(瑞士知名手表品牌SWATCH斯沃琪,天俊,欧米茄的制造商,后改名为斯沃琪集团集团CEO尼古拉斯·哈耶克(Nicolas Hayek),82年哈耶克就开始研究开发一款新车,并采用后来成立的斯沃琪手表相同的制造策略以及个性化特征,哈耶克认为汽车行业忽视了部分想要小巧时尚城市车的潜在消费者。

这个想法观点很快就被称为“Swatchmobile”,哈耶克的私人公司Hayek Engineering AG开始为SMH设计新车,配有两座布局和一个混合动力系统,在设计过程中哈耶克担心Swatchmobile被SWH排挤和忽略,比起SWH,哈耶克更愿意与另一家主机厂进行合作,也将减轻SMH在建立销售网方面的成本负担。

随后哈耶克与几家主机厂进行接触,并于91年7月3日与大众达成了协议,同时宣布共同开发全新的城市车,随后一些车媒就便开始假想其外观造型,然而事情就不那么一帆风顺了,当时该项目还尚未执行,在93年皮耶希升任大众CEO之后,就便单方面立即终止了SMH的合作,原因是当时大众已经投入了大量精力去研发自家的“三升车”,既为百公里油耗仅为3L的汽车,也就是99年的大众LUPO路波3L,大众认为自己的概念是一个更好的商业价值,并且有双门四座布局,以及大容量的行李厢空间。

而且此时哈耶克早已对皮耶希解除SMH的合作有所察觉,这也让哈耶克当场气急败坏,并且就在大众方面还未挑明之前谨慎地找了“下家”,然而还是被吃了闭门羹,遭到了宝马,菲亚特,通用和雷诺被拒绝,最终转向了其高端品牌梅赛德斯-奔驰,达成了一项非正式协议并合作开发Swatchmobile。

虽然奔驰研发城市车不止是第一次了,在82年奔驰就整出了NAFA概念车,NAFA德语全称为Nahverkehrsfahrzeug,即短途车辆,这标志着奔驰对引入城市车充满了信心,并且为后来的A级和smart奠定了基础。

NAFA尺寸只有2.5米长,宽度和高度则达1.5米,短尺寸及使是最狭窄的空间内也具有最高的机动性,车门采用了侧滑门设计并向前开启,以方便乘员在狭窄空间内上下车,并且有相对较高的座椅位置,较低的腰线和较大的车窗,提供了最佳的宽敞视野,动力则搭载了1.0L直三和自动变速箱的组合,最大马力30kw,驱动为前驱,并配备四轮转向系统以方便停车,其转弯半径为5.7m。

然而由于安全性问题,加上奔驰对城市车市场没有信心就被流产,就在推出七年后的88年,奔驰将NAFA移植电机并纯电化,以新老技术混合进行了测试实验,然而实验很快就结束,原因是当时奔驰的工程师意识到没有甚至不存在有“充电站”,最重要的是电池续航太弱鸡,续航只有50km。

奔驰面临着一个疑问:其品牌问题,当然这不可能列入奔驰品牌内,因为将该全新城市车列入奔驰品牌内会对奔驰品牌本身以及其全新城市车产生其负面影响,到了94年3月4日,戴姆勒-奔驰与SWH联手正式宣布成立了合资公司MCC,及Micro Compact Car,公司成立伊始就任命了包括奔驰工程设计师约翰·汤姆福德(Johann Tomforde),首席财务官克里斯托夫·鲍宾(Christoph Baubin)以及营销总监汉斯·于尔格·舍尔(Hans Jürg Schr)在内的三个重要职位。

其总部位于斯图加特郊区伦宁根的MCC GmbH,负责生产和开发,另外哈耶克所旗下的SMH Auto SA将为该车设计混合动力的电驱系统,而Hayek Engineering AG将负责对设计和制造的审查,另外94年4月MCC在瑞士比尔设立了分部。

同时Eco-SpeedsterEco-Sprinter概念车也一同亮相,两款概念车由奔驰位于美国加州的设计室设计,至少已经非常接近类似于其最终量产的smart City-Coupé,概念车依旧挂上了奔驰logo,并没有提到SMH对这些概念车的设计中没有任何投入,另外当时就动力总成而言仍然是一个谜,尽管该车将配备电动机,或顶多会配备混动系统,就斯沃琪而言它已经理论化了其新车的个性,一种年轻而原始的个性。

然而一些胡说八道的传言就开始散布开来,并且一些最终没有被官方石锤,最初传言将配备每个车轮一个的独立电机,并由AEG电池组提供动力,座椅高度或多或少,其他的传言也在后来的量产版被石锤,如带有顶棚支架的敞篷版,以及Eco-Speedster概念车上的多彩内饰延续到量产版上。

接下来是车名问题,在正式开发前夕,哈耶克坚持以某种方式保留Swatchmobile的名称,或另起“Swatch Car”的名称,但戴姆勒-奔驰方面却不认同并且拒绝了这一要求,还要求取一个中性和时尚的车名,最终还是决定命名为smart,即Swatch Mercedes Art。

94年5月,MCC副执行官在考察了被选定的74个潜在的制造基地选址后,最终选在了法国小镇哈姆巴赫,并于94年12月开始建设,因此很快工厂被起了绰号“smartville,95年工程师汤姆福德为新车设计了模块化组装系统,并开创了一种新的生产模式,即所有的零部件均由MCC提供图纸,供应商独立组装生产,最后再汇总到MCC生产基地进行整体组装,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此后MCC与多家供应商签订了合作协议,如Faurecia的座椅,VDO的内饰,马格纳的底盘与车门模块,Dynamit Nobel的门板和Krupp的悬架等。

在车展首秀后的同年10月27日,“smartville”制造基地开始投入运营,另外时任德国总理科尔和法国总理希拉克在场为制造基地揭幕,原定smart计划于98年3月在欧洲上市,但事实上在98年初由于原型测试车在行驶过程中稳定性能太差,这一事件引起了奔驰和MCC高层的尴尬局面,而不得不推迟了上市日程,为了克服这一“尴尬”局面而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

由于解决不了问题的关系,奔驰调整了MCC的人事任命,格哈德·弗里茨(Gerhard Fritz)接替汤姆福德成为了MCC公司的首席工程设计师,接替后便对后悬架进行了强化改进,加大了宽度,改进了转向系统,并在前部增加重量,以提升在紧急避让动作中的稳定性,尤其是瑞典的“麋鹿测试”,经过改进后最终于98年10月上市。

smart延续了其概念设计,其特点采用了具有明显的蛋形造型,并且在这一方面被准确地称为宝马/Iso Isetta的精神继承者,然而与50年代的Isetta相比,smart显然在各方面都更为现代化,前脸最初主要由卵形头灯和月牙造型的格栅组成,并且大灯位置被设置的较高,以防止被购物车碰伤外观,尽管设置了前格栅,但还是为后置布局,大尺寸的挡风玻璃保证了其视野度。

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侧面造型,较大的前后轮拱以及tridion车体结构最为突出,并且车体结构分黑色或灰色两种配色,另外采用了合成塑料制成的车身面板,并且不会留下凹痕,如果要换色或者是维修的话可自由拆换,尾门为上下分段开启,另外车门与车身其他部分相比显得巨大,只有2.50米长,尾部设计较为垂直,其尾灯由三个圆形元素来组成,

长宽高只有2,500mm×1,510mm×1,500mm,轴距为1,810mm,虽然尺寸超小,以至于同一停车位可停放两台Smart,甚至还在侧停车位上钻空子停车,但这种停车方式在一些国家是不允许并且法规禁止,当然国内也是一样。

内饰上也同样彰显出其年轻化和极简风格,无论是仪表板还是座椅,其色彩鲜艳的风格都能清晰可见,仪表板由塑料制成,仪表盘同样也是简简单单,只有车速表和一个数字显示屏,甚至可选独立设置在仪表板上的转速表和时钟,档把和点火开关被布置在一个小的中控台内,因此而没有方向盘锁,另外内部空间相当宽敞,这要归咎其车身高度,两个座椅可纵向调节以提升行李厢容量,其行李厢最大容量为479升。

配置最初分为pure和pulse两种配置,最低配的pure没有全景天窗且只有钢圈,98-99款的前中网为黑色塑料材质,最初只有45ps低功率版,由于动力太弱鸡的关系而无法选装空调,后来才提供了汽油中功率或柴油版才有空调选装项,最初两个配置基本上可选铝合金轮圈,右外后视镜(免费选装),有色隔热玻璃,前雾灯,收音机预留,以及防盗系统等,后99年新增顶配passion,比pulse多了15寸Starline铝合金轮圈,银色tridion车体和后视镜外壳,前雾灯,行李厢遮物板,空调和带SOFTOUCH自动模式变速箱

当然根德音响主机(后来变为工厂选装),多碟CD转换盒,CD或卡带储藏盒,电话底座,点烟器+12v插座,以及烟灰缸和杯架等这些只能作为纯正附件来选装,其中CD或卡带盒,以及烟灰缸和杯架被设计成模块化方式,并由一颗螺丝固定,甚至后来还提供了电动后视镜,滑动全景天窗,座椅加热,单碟CD,简易导航系统,换挡拨片,iPod套件包等厂家选装项,以及后置自行车或滑雪板架的纯正附件。

动力方面,smart最初只提供了M160 599cc直三单凸轮轴6气门涡增,缸体和缸盖为全铝合金材质,采用了双火花塞点火和博世电喷系统,涡增器为盖瑞特GT12,并带有中冷器加持,压缩比为9.5:1,最大马力根据配置和涡增压力不同分为45ps和55ps。

99年新增了OM660 799cc cdi直三单凸轮轴6气门共轨直喷柴油涡增可选,该发动机是量产车中世界上最小的共轨直喷柴油发动机,除了配备高压共轨直喷技术外,还配备了EGR废气再循环系统,发动机重量比汽油机重了10kg,其NEDC百公里油耗仅需3.3L,CO2排放量每公里仅为88克。

M160E06LA 0.6L(98-03)

排量:599cc

配气机构:单凸轮轴

气门数:2个(每缸6个)

进气形式:涡轮增压,带中冷器

供油方式:电喷(博世)

缸径/行程:63.5mm×63.0mm

压缩比:9.5

最大马力:

低功率(City Coupé):33kW(45ps)/5,250rpm

中功率(City Coupé/City Cabrio):40kW(55ps)/5,250rpm

高功率(City Cabrio):45kW(61ps)/5,250rpm

Crossblade(博速调校):53kW(72ps)/5,470rpm

最大扭矩:

低功率(City Coupé):70N·m/3,000rpm

中功率(City Coupé/City Cabrio):80N·m/2,000rpm

高功率(City Cabrio):88N·m/2,250rpm

Crossblade(博速调校):108N·m/2,200rpm

M160E07LA 0.7L(03-07)

排量:698cc

配气机构:单凸轮轴

气门数:2个(每缸6个)

进气形式:涡轮增压,带中冷器

供油方式:电喷

缸径/行程:66.5mm×67.0mm

压缩比:9.5

最大马力:

低功率:37kW(50ps)/5,250rpm

高功率:46kW(63ps)/5,250rpm

博速版:61kW(83ps)/5,250rpm

博速101限量版:101ps/5,600rpm

最大扭矩:

低功率:80N·m/1,800rpm

高功率:95N·m/2,000-4,000rpm

博速版:110N·m/2,250-4,500rpm

博速101限量版:130N·m/2,500-5,300rpm

OM660 0.8L

排量:799cc

配气机构:单凸轮轴

气门数:2个(每缸6个)

进气形式:涡轮增压,带中冷器

供油方式:共轨直喷

缸径/行程:65.5mm×79.0mm

压缩比:18.5

最大马力:30kW(41ps)/5,250rpm

最大扭矩:100N·m/1,800rpm

变速箱全系只配备6速序列式半自动,该变速箱由格拉格特制造,而且尺寸非常小,其中离合器由电子液压系统控制,没有了传统的离合器踏板,该变速箱只标配SOFTIP手动,而带有SOFTOUCH自动模式的变速箱只能选装,SOFTOUCH的档把上带有一个小的自动模式开关,并带有kick-down强制降档功能,然而该变速箱换挡迟缓,甚至不能滑行。

smart采用了后置后驱布局,节省空间的同时并使座椅具有更高的高度,前悬架为麦弗逊式,最初前悬架采用了玻璃钢材质的横向钢板弹簧,后来改用了车轴螺旋弹簧,而后悬架为De-Dion第迪安式钢性车轴悬架,并带有螺旋弹簧,转向采用了齿条式,刹车为前盘后鼓,最初并没有提供助力转向,在安全性方面采用了tridion钢制承载式安全车体结构,除了坚固外在翻车时提供了有效的保护,并在碰撞测试中获得了良好的结果。

ABS和双气囊,带张紧限力的安全带为标配,并且还标配了TRUST牵引力控制,通过横向速度传感器来监测车辆G值来控制,最初由于这套系统在冬季天气效果不理想从而导致发动机熄火,迫使到99年升级为TRUST+,升级版使用了ABS传感器来监测后轮速度来控制车轮打滑,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硬件没有像ESP那样主动干预,而且系统本身与ESP不同,因此无法纠正转向过度或不足,依旧只能靠驾驶员控制,后来提供了侧气囊的选装项。

在smart推出几个月后,其最终形态并没有达到哈耶克所盼望的那样采用混动系统,但在量产版上改用了传统汽油机,也再次让哈耶克气急败坏并大骂一声,不过最初在九个欧洲国家市场获得了销售上的成功也超出预期,后来逐渐扩宽海外市场,99年奔驰便买下了MCC的剩余全部股份,运营被重新整合后并正式更名为MCC smart GmbH,在00年彻底与SWH脱离关系后再一次更名为smart GmbH,并变成了戴姆勒奔驰旗下的全资子公司。

另外其舒适和NVH性能差,以及变速箱换挡迟钝和稳定性的诟病缺点,无论如何其销量并不足以抵消巨大的设计和制造成本,虽然smart在短时间内成为了一款备受追捧的车系,即使销量不差也面临着严重的商业失败风险,总体而言戴姆勒每生产一辆smart估计会亏4,470欧。

smart最初只有硬顶版,并命名为City-Coupé而敞软顶篷版City-Cabrio于00年推出,为了打造出很快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为特殊的敞篷车之一,奔驰工程师不得不对车身进行强化,使其适应其必要的车身扭转刚性要求,以及维持其转弯时的行驶稳定性。

外观与最初的City-Coupé有所差异,大灯继承了96年亮相的Atlanta/Modular/Paris概念车相同的“8”字或花生形状造型,并对保险杠进行了重新设计,尾灯变为B字一体全红造型,侧面线条也是City-Cabrio上所独有的,车顶采用了电动折叠软顶并分双段开闭,第一段可随意开启,第二段为全部打开,当然车顶顶框/顶棚支架可手动拆卸,并可以收纳到行李厢盖的夹层内,另外B柱中间增设了防滚架,动力只提供40和45kw两种功率。


到了02年进行了细微升级,City-Coupé改用了与敞篷版相同且带有8字头灯的前脸造型,油箱容量被升级为33L,并新增滑动全景天窗和换挡拨片的选装项,从而提高了汽车的自主性,此外还同时推出了限量版Crossblade,然而在同年下半年,Smart的操控稳定性差问题再一次被轩然大波,尤其是在湿滑或不平坦路面上行驶,会出现过度转向并旋转的情况。

其中期改款于03年进行,只不过是进行了技术升级,M160发动机排量被扩大到698cc,缸径和行程被增加,提升了其动力输出,提供50ps/63ps/83ps三种不同功率,另外为再次解决稳定性差的问题,对悬架进行了改进升级,从而车身提高到10mm,并引入了ESP,BAS,和坡道起步辅助系统作为标配,同时新增了三幅运动方向盘和助力转向。

到了04年随着smart首部小型车forfour的推出,City-Coupé和City-Cabrio被正式更名为fortwo,然而不过那时smart却作死玩大了,在短暂成为戴克旗下一员后,“一车多卖”策略并没有增加公司的盈利利润,事实上从03至06年,smart的亏损金额高达40多亿欧。

另类版本

巴博斯版

在smart推出后,奔驰御用改装商巴博斯几乎忍不住对smart下手了,起初提供包围套件和轮圈,甚至把发动机改装调校后直接把最大马力提升至70-72ps,直到03款普通版换装发动机后达到了83ps,配有运动悬挂和电子限速器,后来巴博斯成为了一般配置。

而到了05年还推出了巴博斯101限量版,除了搭配赛车红车色和真皮+alcantara面料组合的内饰外,发动机经改装调校后最大马力提升至101ps,0-100km/h加速为11.9s,电子限速被控制在160km/h的最高时速,原本限量101台,但实际只销售了50台(35台硬顶,15台敞篷)

smart k

smart k是日本市场的专用型号,于01年推出,与普通版不同的是smart k为黄牌K-Car版,这也是第一款正规进口到日本的K-Car,为满足K-Car规格标准对后翼子板进行了重新设计,并缩小了轮距和轮胎宽度,因此车重被减轻了20kg,配置比普通版更为简素,省掉了全景天窗,前雾灯和真皮方向盘,并把副驾遮阳板化妆镜和模块化杯架改为选装,同时tridion车体配色改为黑色,售价也比普通版便宜3万円。

smart k只有硬顶右驾版,并在02年开始逐年推出特别版,然而销量只能说一般般,并且匹敌不过本土四座K-Car势力,在销售三年后smart k最终于04年11月停售,而另一方面普通版smart在换上副厂后翼子板套件后就便可上K-Car黄牌,因此无需入坑原厂K-Car版。

crossblade

crossblade最初以概念车的形式亮相01年日内瓦车展,量产版于02年以限量形式推出,由承包商贝特兰特开发,并由BINZ基于City-Cabrio魔改而来,除了尾部一些设计外,外观几乎延续了概念车上的风格,并且比概念车多了前挡泥板,没有了传统的挡风玻璃,只有一个较小的透明导流板,传统车门被剪刀式开启的铝合金护杆所取代,车重只有740kg,内饰为红色配色,为了防风雨的关系对内饰部件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和防水性处理,当然空调出风口也被省掉,599cc发动机经博速(巴博斯)调校后达到了71ps的最大马力,和108N·m的最大扭矩。

crossblade只限量2,000台,02-03年期间生产,但实际只生产了1,995台,虽然价格不菲但是一款纯粹专为晴朗天气驾驶而设计的有趣汽车,另外英国歌手罗比·威廉姆斯购买了限量编号为001的crossblade,随即smart开始与威廉姆斯进行了推广上的合作,利用他来推广品牌以及之后推出的forfour,之后威廉姆斯所拥有的crossblade以51,050万欧被拍卖出售,并将所获得的收入分配给威廉姆斯所建立的基金会。

ed纯电版

ed版为非官方出品,而是英国一家赛车公司Zytek Engineering将汽油版fortwo魔改为电动化,配备了30kw的后置电机,最高时速为100km/h,以13.5kw的氯化钠镍电池作为驱动电池,115km,充电到80%只需四小时,而充满需八小时,100台的ed纯电版于07年向商业用户以租赁方式在伦敦进行了大规模的实验测试,以测试汽车本身和用户满意度。

全篇文章完


欧系老车型录10|都市精灵 MCC smart(初代fortwo)(W450前期 荷兰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