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你为什么支持死刑?

2023-09-03 00:15 作者:清华厂人  | 我要投稿

在道德和法律的讨论中,死刑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有些人认为死刑是必要的,而有些人则认为它是不道德的。那么,你为什么支持死刑呢?下面,我们将一起探讨这个话题。  首先,死刑可以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对于一些极端犯罪,如恐怖袭击和大规模杀人事件,死刑是唯一的有效手段。这种犯罪的罪行之重、影响之大,已经超出了法律所能容忍的范围。因此,对于这些罪犯,死刑是必要的,可以有效地维护社会秩序。  其次,死刑可以起到警示作用。在一些严重犯罪事件发生之后,死刑的执行可以让其他人知道犯罪的后果,从而起到警示作用。这不仅可以减少类似犯罪事件的发生,还可以提高社会的安全感,让人们更加信任法律和司法系统。  第三,死刑可以为受害者家属带来心理安慰。对于一些严重犯罪,如杀人、强奸等,受害者家属往往会深受创伤和痛苦。死刑的执行可以让受害者家属得到心理上的安慰,让他们觉得犯罪者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也为已故的亲人讨回了公道。  然而,我们也要认识到死刑的执行必须要有严格的程序和标准。死刑是一种极端的刑罚,它的执行必须要保证犯罪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审判公正。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死刑才能够被执行。  最后,我们也应该思考如何减少犯罪的发生,从根本上降低死刑的执行率。我们应该加强社会教育,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水平,从而减少犯罪的发生。同时,我们也应该完善法律制度,提高法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从而减少误判和冤假错案的发生。  综上所述,死刑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但在一些极端犯罪的情况下,死刑是必要的。我们应该保证死刑的执行符合法律程序和标准,同时也应该思考如何减少犯罪的发生,从根本上降低死刑的执行率。 支持死刑的理由有: 死刑具有强大的威慑效果,能够惩罚犯罪和预防犯罪1。 死刑的严惩性迫使犯罪分子不得不考虑犯罪的所付出的代价,一般的人是不会以生命为赌注而进行犯罪1。 死刑对其他犯罪分子的警示是巨大的,对罪犯本人,死刑可以从根本上制止其再犯罪2。 死刑的存在不容易把控,有可能造成司法和行为上的不正当3。 死刑会让犯罪者失去对自己行为改变的机会,也会影响到家庭和社会其他成员的生活3。 死刑可能会让犯罪者变得更加残暴,从而加重社会犯罪率3。 此外,支持废除死刑的国家通常基于特定的道德水准和宗教信仰等2。 知乎有这样一个提问,获得2亿多人的关注,“你为什么支持死刑?”  初次看到这个话题,认为没什么,甚至心里还有一个疑问,死刑不是一直都存在吗?就算不支持它也存在。 看完众多知友的发言后,略微有些沉重。下面节选几条回答,来了解死刑存在的意义。 01 人贩子篇 三口之家,爸爸是医生,妈妈是会计,儿子还不到上学年龄,其乐融融的家庭,旁人羡慕无比。 有一天,儿子丢了。 全家上下所有人都发了疯般的寻找,动用了所有的资源,报了警,无果,孩子没找到。 之后,父母把工作辞了,每天的任务只有一件事,找回儿子。 不知过了多久,两人双眼无神,满头白发。30岁的年龄,看着像是50岁。  很长一段时间后,这位妈妈在买菜回家的路上,听到背后一个声音;“阿姨,带我去找妈妈吧。” 她迟疑了很久,听着熟悉的声音,回头看到一个小男孩,头发脏乱衣服破旧,胳膊上绑着一个破碗。让她更绷不住的是,男孩没有了双手。 就当她准备抱住这个男孩时,突然冲出来两个男人,一把将她推倒在地上,等她反应过来,一个男子抱着孩子拔腿就跑,三人没了踪影。报警后,仍是无果。 上诉故事的主人公,直到现在她的儿子仍然没被找到。 用她的话来讲,她不仅支持死刑,她还希望所有的人贩子都被判死刑。 02 强奸犯篇 2017年,某县城发生了一起奸杀案,女性的尸体被发现了,顿时整个县城人心惶惶,晚上八点以后,路上基本没有独行的女性。 1995年,嫌犯因为犯强奸罪被抓,在当时本来要判死刑。但是他不知道怎么从审讯室跳下楼,把手摔断,最后只变成无期徒刑。15年后,嫌犯出狱。 2017年,案发当天晚上七点左右,他在一个人流量不是很多的路口转悠,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下手。 之后,他选择换了一条路,恰好遇上一个年轻的姑娘,他将人打晕,拖到菜地中。 事后,他用砖头不停锤姑娘的头,直至面目全非。边上有个浇水的水窑,他将受害者丢了进去。 案发第四天,死者被发现,脸部变形特别严重,全身浮肿。直到警方尸检,才确认了死者的身份。 专业的法医面对死者的尸体,都不能直视,不止面部变形,下体还塞满了菜根菜梆子。  不出三天,嫌疑被抓归案。被审讯时,他嚣张的说当晚无论无何都要作案,只要有机会,小到八岁上到八十,他都不介意。 审讯人员听到他那些丧心病狂的话,忍不住要打他,被一个民警阻止。 不止如此,嫌犯还“炫耀”这自己的犯罪事迹,出狱后在哪些地方犯过什么时,在哪个花园强奸过谁,心情好就放人,心情不好顺带抢点钱,殴打对方一顿。  在他的话语中,把自己故意杀人的行为归咎于被害者不耐打,言语之中极其轻蔑。 审讯很顺利,各种流程也走得很快,嫌犯没过多久被执行了死刑。 03 故意杀人篇 为了方便叙述,以化名代称(真实案例)。 公园中,陈某和女友小玉坐在公园的长椅上休息聊天,小玉感到有点疲惫,靠在男友的的肩膀上准备休息一会。 路边经过李某(男)和刘某(男),两人见情侣二人心生嫉妒,李某上前对小玉进行挑衅,刘某在一旁帮腔。 小玉的男友陈某听不下去了,就制止了二人,谁知这一行为令李某、刘某更加兴奋。李某率先对陈某动手,刘某见李某落下风时,上前帮忙,小玉在旁边劝架,奈何二人并没有停下来的意思。 事后,刘某和李某准备离开,陈某拿起手机报警,李某发现后,又对陈某一顿猛打,把陈某的手机丢入旁边的湖中,紧接着又把小玉的手机抢过来也丢入湖中。 李某提议将陈某扔至湖中,惩罚一下这小子,刘某表示同意,二人将受伤的陈某强行丢入湖中后,逃离现场。  由于长期下雨,湖中的积水至少有2至3米深。李某和刘某离开后,小玉赶忙去救男友,但她也不会游泳,下水救男友时,被水流慢慢淹没,二人双双溺亡。 陈某和小玉本是花季的年龄,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奈何却遭飞来横祸。 一审认为刘某、李某构成抢劫罪,判处刘某、李某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一审过后,受害者双方家属不服提起上诉,并愿意放弃一切赔偿,只要求严惩两个被告。 二审法院推翻一审抢劫罪的认定,并认为李某、刘某二人没有丝毫悔过之心,漠视生命,社会影响极其恶劣,构成故意杀人罪,皆判处死刑。 上诉三个案例只是无数司法案例的缩影,还有更多恶性犯罪让人义愤填膺。 换个角度,当我们站在命案第一现场的时候,当我们看到死者的惨状的时候,当我们直面死者家属的时候,我们会有怎样的感觉? 我想无论是情感还是理智都会告诉我们:“一定要抓住这个人!必须死刑!”  仅仅作为旁观者,我们都不能平复自己的心情,作为被害者的家属,该有多么的悲痛? 或许,支持死刑,本来就无需理由。 最后,以一段对话,结束这个论题! 记者:你支持死刑吗? 老刑警:支持。 记者:你不会睡不着觉吗? 老刑警:会,我读完了这些人渣的卷宗就睡不着了。 记者:我说的是处决犯人。 老刑警:那太好了,要是可以我真想亲自动手毙了他们,那样就会吃得下睡得着了。 记者:你对犯人没有怜悯吗? 老刑警:你对受害家属没有怜悯吗? ......

你为什么支持死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