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南皋笔记》 清 杨风辉 (十)

2023-08-02 14:49 作者:三步一颠  | 我要投稿

鬼病 有位姓申的医生,讲这件事的人隐去名字。申医生品行不大好,某天有人来找医生上门看病,此人带着他来到一处住所。 入门后,申医生发现这家庭院清幽,栋宇宏敞,朱楼绣闼,翠幙珠帘;庭院的中央排列数十盆水仙花,清香缕缕,沁人心脾,有种让人走入神仙香国的感觉。 申医生随着前来引路人进入一内室就诊,病人是一位十七八岁的美女;此时女病人病裹形容,虽然没十分展现其动人的美丽,但那西子捧心微皱眉的神态,也让他神迷,心中觉得这病中的美女极为娇柔妩媚,顿时心跳加速为之情动。 诊断完毕,申医生开始撩美女病人,他说“夫人您这病属于肝气郁,是因为情欲得不到满足导致的,您老公是不是常不在家?” 女病人回道“是这么一回事。请大夫为我治疗。” 申医生说“六淫这类病,治疗不是很难;但因七情而病的,就比较难以治疗了。以前有位神医叫医和,他说‘阴阳风雨晦明,天之六气也;阴淫寒疾,阳淫热疾,风淫末疾,雨淫腹疾,晦淫惑疾,明淫心疾。(大意:天地间有六种气,便是阴阳风雨晦明。人长期被阴气侵扰会引起寒症;人长期被阳气侵扰会引起热症;人长期被风气侵扰会引起末疾{四肢};人长期被雨气侵扰会引起腹疾;人长期被晦气侵扰会引起惑疾{精神失常};人长期被明气侵扰会引起心疾。)’这类被气侵扰而得的病比较好处理,改变下环境,那么病自然就会好起来。至于因七情所生的病?经常生气的人伤肝脏;经常处于兴奋状态的人伤心脏;经常心情不好的人伤脾脏;经常忧伤发愁伤肺;经常处于恐惧惊吓的伤肾脏。经常生气的,可以悲伤解决;经常处于兴奋的,可以恐惧惊吓解决;经常心情不好的,可以生气解决;经常忧伤发愁的,可以兴奋解决;经常处于恐惧惊吓的,可以心情不好解决。就是跟病人的情绪反着来,病就会好起来。现在我看夫人的病,属于情欲得不到满足,如此,要是能让您满足情欲,病就好了。”说完,他开始观察女病人的神态。 申医生发现女病人已经被他挑动了,她微露笑容,形态娇怯,顿时欲火被点,不可遏制,乘势搂抱美女病人就卧。 第二天,有上山砍材的樵夫,发现申医生自己一人睡在丛林里的一荒塚中,赶紧走上前叫醒他。申医生醒来发现自己睡在荒塚中,惊异而归。这事后,申医生不再上门替人看病。 南皋居士说“医生关系着病人的性命,而医生经常有机会出入人家的闺闼,更应该检点慎重。如果人品不好,利用医理撩拨女病人,挑动女病人的淫欲,使其堕入圈套而不自觉,这样的医生,早晚会出事,遇到鬼算轻的。” 伍沛廷记 凡来蓬州的客人,每回都能听到当地人说此处有一位大善人,他的事迹让听说的客人惊异。 伍沛廷,住在蓬州利溪场,为人好布施帮助他人,怕自己行善不能持久或者错过帮助到应该帮助的人,便在自家旁边开了一药店和一棺材店。贫穷的人生了病,没钱抓药,便会赠送他治病的药;要是有人离世,但无钱买棺材入殓的,便会送人家棺材,没地方下葬,还会送地,让其安葬。因此,有很多人来找伍沛廷乞地安葬。 某天,有人上门跪拜乞讨下葬地,此人对伍沛廷说是用来埋葬母亲。伍沛廷二话没说,给了这个人一块地,而后稍微责备这位来要地人。 说“奇怪,如果是来乞讨地葬母,也不应该来好几次吧?我是知道你家里贫困,但怎么那么多母亲?” 旁边有人笑着解释说“这孩子是个弱智儿,他的母亲早死了,当年也是您给的地下葬的;他呢,因为弱智不懂,遇到街上流浪的女人和他母亲长得像的,便会将此人当成自己的母亲,接回去奉养,待其如亲生母亲,要是这女人死了,便会到您这乞讨安葬母亲的地,到现在已经是第三次了。” 伍沛廷听了感叹良久,又拿出不少钱赠送那位弱智儿。 蓬州有宾兴之礼,凡是前往乡试的人,州牧会设宴,招待此人。光绪戊子年,当时的州牧无钱实行宾兴(科举时代,地方官设宴招待应举之士。)之礼,有人说“当年翻建奎星阁时,还有八百缗余钱,寄放在利溪伍沛廷那儿,您可以去取来使用。” 州牧找来凭证,前往伍沛廷家。沛廷知道来意后,他到里间取出账簿和单子出来。原来伍沛廷将这笔钱用来作生意,目前已经盈利到二千五百缗,他又将这笔钱买田地,账簿记录为公家之物,无丝毫挪移亏短。 蓬州人感伍沛廷的仁厚,推举他为长者。 庚子年,蓬州遭遇大饥荒,有些地方百姓很难获得食物,于是组团抢粮。有回,一船载栗到南充,过一地时被阻住,人们上船抢装栗的袋子准备离开,舟人见了骂道“你们真是胡来,这是利溪伍氏的栗。” 抢夺栗袋的人一听,说“伍氏是个大善人,我们赶紧还回去。”于是返回将栗袋还回,伍沛廷盛德感人到这个地步。 南皋居士说“善行,可以感化强暴而格天地;伍沛廷的善行一让人信服,一格于天,听到他的善行事迹,有不被感化的吗?于虖,可以风矣!” 鹭鸶 嘉陵江边住着一位叫张湛候的人,某天夜里他独自一人在江边散步赏月,此刻的嘉陵江天光万顷,夜色苍茫,月映波心,微分吹来,让张湛候心旷神怡。 尔时他看见有一人在江上行走,这人走在水面上,如履平地,身形高瘦,从打扮上看,像是一位渔翁。张湛候非常惊讶,在岸边悄悄跟着渔翁,俄听此人唱歌,说“湛湛秋江水,萧萧芦苇风;江天何辽阔,一钓一渔翁。” 这渔翁边走边唱,忽的这渔翁一闪已到江岸,站立在一石矶上,仰天长啸。 张湛候不禁感叹说“乐哉渔父啊!”继而高声打招呼“渔父过来这里。”那渔翁不理他,化作一鹭鸶飞去。 南皋居士说“渔父是人呢?还是鹭鸶呢?或者即是鹭鸶也是人?根本无法知晓,我倒是因此而领悟天地之化机。” 神童 吉林儒士王健泉有一个儿子,这孩子刚出生三个月便能说话,到周岁能背诵经史,与人作诗对韵。 孩子的舅舅也是位儒士,叫罗体儒,听说后也前往探视,小儿一见他进来,说“舅氏登我堂,情意何欵欵;邀得清风俱,簾钩不许卷。” 舅舅听了,很是惊异,他说“这外甥前身肯定是位有名的学士,不然,怎么可能这么早慧?” 小儿听了舅舅的话,说“记得前身是明月,不曾有意读书来。” 舅舅要回去时,小儿送舅舅出门说“喜闻舅氏来,愁说舅氏去;携手上河梁,江波若有泪。” 这件事一传开,人们议论纷纷,都认为此小孩是神童。引来不少人出联作诗让小孩对,小孩皆不假思索,随口便对。这些联句、诗句内容,那些传八卦新闻的人记不全,小孩又不识字也无法书写下来。 小孩快到两岁那年,某一天他忽然对父亲说“秦涧泉很像我”。 父亲听了回答说“涧泉是古时候的名士,儿子你还年幼,不可以这么快就自夸。等以后你读书出名了,自然可以与古人齐名。” 小孩说“我既然不能像涧泉,再不作诗了。”说完他吟诵道“孟子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 从此小孩再不说话,三日后离世。 南皋居士说“这小孩这么早就开慧,他前身肯定是位文人,但被秦涧泉的名气所压,最后忧郁而死。今生因他父亲说他不能如涧泉,于是再不说话,三日后离世;其亦有文章而无蕴藉者欤。” 江神 世俗人将杨四将军当成江神祭祀,在江上讨生活的舟人筏夫,皆很崇拜杨四将军。行船要是遇到危险,会立即虔诚向杨四将军祈祷。 江神杨四将军信仰在荆楚一带流行,阮家湾这地区最灵验。 蜀中人王昌龄字瑞征,某回从洞庭湖回蜀,在半途遇到下雪,船被阻,舟人急忙出湖口靠岸。他向王昌龄建议说“上岸的时候,您该祭祀下江神,我怕到时候半途起风,被阻在江中就麻烦了。” 上岸后,王昌龄买了香烛纸钱以及一些祭祀品,当天夜里祭祀了一回。 第二天早上雪停,船继续前行,此时四周山头积雪,一望茫茫,大雾漫江,东西莫辨。 舟人来找王昌龄,说“现在我们已到阮家湾。” 舟人停船上岸,摆案祭祀江神。 此刻船上只剩下王昌龄一人,他在船头燃香烛跪拜祈祷。 大家祭拜完毕,船继续前行,不一会船到了阮家湾,此时大家才知道之前弄错了,以为是阮家湾的地方,其实不是阮家湾。 尔时,王昌龄口占一绝,说“朝来误认阮家湾,红烛高烧祷玉山;唐代昌龄开此例,大王休怪下船慳。” 天将暗时,船过了虎牙滩,此地距离宜昌还有四十里。当天正好时正月元夜,王昌龄以玩笑口气说“阮家湾江神如果灵验,应该助我一帆风,好让我今晚能到宜昌看花灯,否则我不信...” 他的话还未说完,忽然起了大风,此风卷浪排空而来,顿时片帆高挂,船速极快。大约十分钟左右,便来到宜兰。 王昌龄作诗答谢江神,说“虎牙滩下片帆通,驶入宜兰夜火红;四十水程心一触,何年重拜大王风。” 南皋居士说“人和神明相感应时,真的如响指般快速。这阮家湾的江神,看来也是有意要显示自己的灵异啊!” 王廷镛 蜀南建昌的王廷镛字炳轩,清朝时期任南坪专城汛千总,所谓的南坪,也就是松潘厅的分司。 王廷镛的办公地点紧邻当地的城隍庙,后院居住的房屋处,与城隍庙后院是相通的。 大概在光绪十有六年的七月,王廷镛忽然脚痛,最初开始仅仅是无法抬脚上马,后来越来越严重,竟然发展到筋脉痉挛,无法走动。四处名医都找遍了,但依然无法治疗,慢慢的到了垂危状态,家人此时也无能为力,默默为他准备后事。 王廷镛老婆见其病情未见好转,从后院走入城隍庙,来城隍神前静静祈祷。 当天夜里,王廷镛梦见当地的城隍来拜见,他急忙穿戴好冠服,前往迎接,已然忘记自己生病走不了路。二人入座后,闲聊了几句,城隍拿出一本册子给王廷镛,并示意他打开看。王廷镛掀开册子,册子里面记载的都是世间人的功过。 城隍拱手说“您的寿命是五十一岁,今天您家的妇人来我这替您祈祷,并割肱肉下药替你疗病,至诚可嘉,您平时也是位心存忠厚的人,也没尖酸刻薄的行为,我已经向玉帝请示,玉帝批准让您延寿二纪,以成就您家妇人的贤惠。您以后应当更加勤勉,不要丢了我的脸。” 王廷镛急忙离座跪拜,向神明承诺。之后城隍告辞离去,王廷镛送城隍出门,转身回来时,被门槛绊倒,随即惊醒。 醒后,他高声呼叫老婆,问白天拜神的事,妇人说“没有”。王廷镛这时以为是自己做梦梦的,也不再追问。几天后,病慢慢好转,一直到痊愈。 第二年六月,天气炎热,儿子王伯铨看见自己母亲的手有刀割伤的痕迹,询问母亲缘故,最初母亲不肯说,经过数次追问,母亲才将之前祈祷神明割肱始末。 王廷镛听说后,才明白之前的梦是真事,相信神明有灵,他的病之所以能痊愈,都是自己老婆的诚心所至,于是更加敬重她。 从此,他尽心尽力行善。二十二年后,七十三岁那年在章古屯离世,王离世的前一年老婆刘氏无疾而终。

《南皋笔记》 清 杨风辉 (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