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民国苏械军与二战苏军差多远,火力还不如一战时旧沙俄一个师
全面抗战爆发后,德械师损失大半,英美依旧坚持中立和禁运,常凯申不得不寻求苏联的支持。苏联愿意提供20个陆军师的装备,而这二十个师的装备和战术水平跟二战苏军师熟高熟低呢?

一听到苏械有人就以为和二战苏军那样的凶猛

但历史上的民国苏械军要让你大失所望了

首先,这二十个师的装备,装备和配置标准类似于一战时旧沙俄和苏俄内战时早期的步兵旅,根本就不是当时苏军现役常备步兵师的标准。

其次,民国政府也明白自己原本就是收破烂的命,这价钱能进口到苏俄内战时的老枪老炮就已经谢天谢地了。

光头本着成建制的外械部队都是宝贝,山野榴炮更是要集中到军。于是最终定编的苏械步兵师标准就被一降再降,重火力(也就是轻重机枪和山野炮)只有列宁在1919里早期红军步兵团水平。

苏械师的山野炮火力只有一个骡马化炮营,8门牛马骡驴拉的山炮或野炮。有的师是一战旧沙俄步兵团的76毫米山炮,76mm山炮具体型号为苏制M1909型76.2mm山炮,同样源自法国施耐德,1909年定型。引进后装备于四个攻击军(第1、2、5、74军),例如第74军炮兵团装备两个营76.2mm苏制山炮,虽然重量不轻,但便于分解驮运,在1944年的滇西反攻中,该炮发挥了极大的作用。滇西位处山地地形崎岖,而日军构筑了大量坚固工事,反攻的国军虽有重炮但是运动不便,轻便的苏式山炮则可以在山地自由机动,在近距离摧毁了日军大量碉堡工事。有的师好一点,撑死也就8门M1902/30型76毫米野炮(这样的炮旧沙俄步兵师至少有0门),而且射程有限,对万米之外的目标只能望炮兴叹。

二战苏军呢,光是战前1937年和制的步兵师中,每个师至少有一个炮兵团,装备32门76毫米野炮(理论上是F22轻型野战加农炮,但是有些师来不及换装实际是M1902/30和M1933型野炮)和12门122毫米榴弹炮(主要是M1910/30型短管榴弹炮),抛开野炮和榴弹炮式样新旧和炮战中的压制性能,一个师光是火力已经能顶几个苏械军了。

而在战前最夸张的1941年编制中,每个师有一个野榴炮混合炮团和一个重炮营,其中野榴炮混合炮团有44门76毫米野炮、20门122毫米榴弹炮(按理论编制应是M30型长管榴弹炮,实际上有些师也还是来不及换装用M1910/30)


重炮营还有12门152毫米榴弹炮(按理论编制应是M10型长管榴弹炮,实际上有些师也还是来不及换装用M1910/30型短管炮)。

即便是苏德战争初期严重削弱步兵师,每个师也有至少20门76毫米野炮(此时才全部换装为F22USV或者ZIS-3)和12门122毫米榴弹炮(此时反而全部换成M30了),总共有至少32门能打到万米外的野炮和榴弹炮。
到了1944年,逐渐恢复实力后有些近卫步兵师甚至还有一个轻型自行火炮营(装备13辆SU76自行野炮,炮战和反坦克战当中的性能类似ZIS-3,而且不用卡车拖拽也能自行转换开火阵地)

至于每师下面的3个步兵团各自有6门76毫米步兵炮(除了更轻外其他性能类似克虏伯山炮,那也姑且算是山炮)。

苏军步兵师下面的团属76山炮和师属76野炮有些由卡车牵引,也有骡马拉的,122和152毫米榴弹炮全部由卡车或拖拉机牵引,总体属于半摩托化牵引炮兵。

抗战时民国苏械军即便是军这个级别的炮兵团只有不到24门野炮和榴弹炮,基本是数量更少且落后的一战马拉76野,打不到万米外的目标,没卡车拉炮,更没有自行火炮。至于有没有122毫米榴弹炮的问题,我不敢说一定得到过,但可以确定的是即便有也是性能类似一战大英115毫米榴弹炮的短管M1910/30,没有二战苏军师的长管M30和M10。

反坦克火力方面,苏军步兵师光是直属反坦克营有至少12门45毫米(有1937和1942两种)甚至57毫米反坦克炮,而且三个步兵团各有4-6门45毫米反坦克炮(主要是1937年型)全部有卡车拖。

而民国苏械师只有4门37或45毫米反坦克炮,其中37毫米的M1930型纯属残次品,连苏军步兵团都不要。
摩托化程度方面,二战苏军步兵师中7000人的1942年简编师至少有200辆大卡车,1941年步兵师更师是有1.5万人和500辆大卡车,人车比例大致是30到40人一辆大卡车,能保证一半人有车坐,和同时期德军步兵师都属于半摩托化师。

民国苏械军3万人左右合计不到100辆汽车,能大量坐人装货拉炮的大卡车可能还不到80台,每200人都没有一辆大卡车,能坐车的也就那些大员和伺候他们的卫兵而已。
此外,二战欧洲战场上的苏军近卫步兵师和留守远东大后方与关东军对峙的红旗步兵师还有配备装甲汽车或水陆两用轻型坦克的侦察营,这是民国苏械师甚至军一级都不敢想的。


综上所述,全面抗战时的民国外械军自始至终都是苏联为了牵制日本,按照苏俄内战甚至一战时旧沙俄军队标准援助和武装的权宜之师。苏械军本质和之前德械师相差无几,从理念到火力配置再到摩托化程度都和二战欧洲战场上各方的步兵师彻底脱节。苏联既不希望日本彻底征服中国,但是也不会让常凯申这样的政权借自己的援助迅速坐大甚至资敌泄密,给的装备水平相对低下也就在情理之中。谁叫你蒋光头自己没本事驱逐外敌却又贪图外力,最后连苏联看着都怕给了打水漂呢?最后能有这些出口给你都是慈父看在太祖面子上开恩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