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茶人秀秀:宋代点茶茶艺,极致美学与千年风雅

2023-09-12 17:12 作者:秀秀茶艺培训中心  | 我要投稿

国学大师陈寅恪有云:“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宋朝美学的领先世界,风雅千年,可见一斑。


宋代之美,宛如一阙婉约的宋词:追求雅致,讲究品质。宋人大多提倡简朴,返璞归真,追求自然。大道至简。越是简单,越是贴近自己内心的感觉,谓之曰“闲适”。


有闲适的心态,方能真正享受四般闲事:点茶,焚香,挂画,插花……四般闲事当中,点茶茶艺可谓宋代极致美学与千年风雅的代表。又因为皇帝的大力参与推广而成为举国皆赏的艺术。


“凡欲点茶,先须劦盏令热,冷则茶不浮”。--《茶录》“上命近侍取茶具,亲手注汤击拂,少顷,白乳浮盏面,如疏星淡月。”--《延福宫曲宴记》


“点茶不一。而调膏继刻,以汤注之,手重筅轻,无粟文蟹眼者,调之静面点。盖击拂无力,茶不发立,水乳未浃,又复增汤,色泽不尽,英华沦散,茶无立作矣。有随汤击拂,手筅俱重,立文泛泛。谓之一发点。盖用汤已过,指腕不圆,粥面未凝,茶力已尽,云雾虽泛,水脚易生。妙于此者,量茶受汤,调如融胶。环注盏畔,勿使侵茶。势不欲猛,先须搅动茶膏,渐加击拂。手轻筅重,指绕腕旋,上下透彻,如酵蘖之起面。疏星皎月,粲然而生,则茶之根本立矣。--宋徽宗《大观茶论》


“茶色白,宜黑盏”。宋代冲点出的茶有丰富的乳沫,乳沫越洁白、细腻,咬盏越持久,说明茶品和茶艺越好。苏轼诗说“雪沫乳花浮午盏,”陆游则说“晴窗细乳戏分茶”,都可使人想见这“茶色之白”。黑展是建盏,器型美观,亦最能凸显茶色之白,徽宗于此,最喜“玉毫条达者为上”的“兔毫盏”。


上行下效的点茶文化成为宋朝特有的文化符号。流传至今,其中所蕴含的生活情调与审美情趣,仍然让我们生发出无限的遐想和感叹:千年风雅,一美如斯。


“文心一言”里对“点茶”的解释如下:

“点茶,是唐宋时期的一种沏茶方法,更是茶道的最早源 头。它源自江浙地区的茶,在唐朝时传到日本,流传至今,但在中国却逐渐式微。点茶法相比现代的沏茶方式,更具仪式感,也更精致。点茶时需将团茶击成小块, 捣碎,研磨成末,并置于碗中注入热水。点茶时以“注汤击拂”的方式完成抹茶的调制,并最终呈现出一幅美景。


点茶,不仅是一种沏茶方式,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过程。它注重细节,讲究技巧,追求完美。点茶时需心静、心专、心敬,以茶修行,以茶养性。

点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仅是对历史的传承,更是对传统文化的弘扬。我们应该学习点茶的技艺和精髓,传承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


以茶修行,传承文化,文心一言给出的答案,也正是书院十六年来一直努力为之的“普及琴棋书画,传承雅士茶道”的目标。诸君以为如何呢?


茶人秀秀:学习茶艺的三种人群

茶人秀秀:四种茶道,五种茶艺,六大茶类


茶人秀秀:宋代点茶茶艺,极致美学与千年风雅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