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山歌 太阳出来照白岩 客家山歌
上世纪四十年代上小学时,学校假期,我常常去到乡下我母亲的老家——贵阳朱昌乡窦官——住一阵,日本侵略打到贵州独山时,我还在窦官的小学读了四年级上学期。这些经历,我对那里的农村就很熟悉。在窦官,我听熟了一支山歌调。现在有一支歌曲“太阳出来照白岩——贵州山歌”,就是我当年听到的调子,旋律完全一样。在窦官,一唱山歌,都是这个调子,男女老少人人会唱,唱词则是随口即兴编词,有时就你来我往的对歌。栽秧薅秧的田坝头,土坎边,大路小路上,火堆旁,…随处都能听到,歌声悠悠。整首歌曲调就四句,只是5 6 1 2(索喇朵来)四个音,简练平实,富于韵味,真切感人。
窦官流传只是一个实例,相信这个调子在贵州各地农村都普遍流传;但是曲调会有所变化。
四十年代山歌社的民歌运动,采集了这支贵州山歌,编入油印的民歌集,在民歌演唱会上演唱,直到1948年正式出版《中国民歌选》中刊出由王震亚配伴奏的“贵州山歌”。
音乐家陆华柏编曲的《中国民歌独唱曲集》(1957年)收录这支歌,歌名为“山歌对唱(贵州民歌)”。
山歌社发表的版本,有五段歌词,成为后来这支山歌的标准歌词,歌名以“太阳出来照白岩”更为普遍。事实上,民间的歌词常常即兴编唱的。在1936年的出版物上,就可以看到一段贵州歌谣,正是五段歌词之一。
五十年代中期,贵州省有一次工农业余艺术会演,沿河县的节目中有一个“沿河山歌 太阳出来照白坡(男女声对唱)”,歌词有十段,头两段和山歌社五段版基本吻合。现在网上有的说法,就把这支“太阳出来照白岩”认定为贵州沿河山歌。其实呢,当年演出的“沿河山歌 太阳出来照白坡(男女声对唱)”,曲调和“太阳出来照白岩”基本不相同的。
不久前,我们同是在国外的一些贵州老乡相聚,一位黔东南的老乡(苗族)唱起了这支歌,贵阳的我一听,立刻扯起嗓子应和,接下来,大家把这支歌定为贵州老乡的“会歌”。
相聚后,我上网一搜,发现在新加坡应和会馆南洋客总山歌班演唱的一支歌,正是这支歌。我好惊喜!“太阳出来照白岩”竟然同时是支客家山歌!客家话唱的。我作了各种推想:有贵州人去海外,把这支歌带到南洋并且流传开了;通过各种歌曲集的乐谱,在客家人中唱开了,……。
总之,好山歌,大家唱。
旧曲新闻LeoZhou 202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