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怎么写读书笔记?(整理自聂辉华、黄宗智相关文章)

2023-09-06 08:09 作者:Motto莫托  | 我要投稿

1)写读书笔记的心理建设

写完比写好重要,不要抱持完美主义的心态。

写作的历程呈现“之”字形,一般顺序是:写——改——改——改。

2)认为未来可能再用到的书都建议写读书笔记,把记忆深刻的地方简要记录下来。

为什么?积累自己将来研究和教学的可用材料

“因此,我们要在记忆清晰的时候,精确地总结这本书以备将来之用。而这样的总结,不是被动地摘抄,而是积极地消化,迫使自己在记忆最完整的时候,按照上述的方法精确地掌握这本书并对之进行系统思考。那样,将来可以随时找回检索使用。我自己要到30岁之后才清楚了解到自己的记忆(或仅仅把书排列在书架上)的不可依靠,开始积累笔记。有不少在研究院时候读过的书,后来都得回去重看。”([2]黄宗智)

3)学术专著的阅读,要养成链接概念与经验的习惯。

为了精确地掌握一本书,锻炼概括能力与养成连接经验与概念的思维习惯。

我特别强调读书笔记要总结作者对自己中心论点的主要经验支撑证据,并同时照顾到中心论点次一级的阐发性概念及其经验根据。([2]黄宗智)

4)阅读的过程

一个可行的阅读次序是先看首尾,掌握 其中心论点之后才逐章阅读,每章看完之后用自己的话总结。最后要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作者把你说服了没有,为什么?(甚或更进一步:如果由你来写这本书,你 会做怎样的修改?)至于比较纯理论性的著作,我们要问:它对了解中国的实际或你自己的研究课题有什么用?([2]黄宗智)

5)一篇好的读书笔记的特征

好的读书笔记首先要让自己几乎不用阅读原文就可以掌握大致内容。([1]聂辉华)

6)读书笔记的结构

1)读书笔记的动力(motivation)

写作读书笔记需要一个动力,而不是漫无目的漫谈。

读书笔记开头就应该明确地交代本文的写作背景或者写作目的,即本文是为了解决什么理论问题或解释现实问题的。通常的做法,就是简要交代一下文章所follow的理论线索。这部分的内容单单依靠原文的综述怕是不够,需要作者自己整理。([1]聂辉华)

2)主要观点

用简短的几句话概括一下原文的主要观点,这些观点一般体现为核心命题,通常在introduction就有([1]聂辉华)

学术著作都应带有一个中心论点,而阅读那样的著作,首先是要掌握其中心论点,用自己的话(一段,甚或是一句话)表达出来。然后,用三、四段总结其主要的次 级论点,同时总结其经验证据。总结的时候,关键在于不要摘抄,要用自己的话,因为那样才会消化,使它变成自己的东西。([2]黄宗智)

3)分析框架(framework)

可以包括两部分:对模型基本假设的介绍,以及基本模型以及相应命题。因为每一个观点的得出,都离不开具体的环境,所以需要了解最重要的几个假设。为了加深理解,了解模型的基本框架也是很重要的。([1]聂辉华)

4)思考或拓展

这是读书笔记的实质性部分,可以总结一下原文可能的扩展方向,或者展望一下未来可能的研究课题。如果对文章理解较深刻,最好自己能对文章提出一些批评,或者指出其瑕疵。实际上,这才是写读书笔记最重要的目的或收获。([1]聂辉华)

5)参考文献

可以列出与主题有关的主要参考文献,以便今后查询,也方便别人“按图索骥”。([1]聂辉华)

***

[1]聂辉华:什么是好的读书笔记?——结构以及样本(1)

[2]黄宗智:如何阅读学术著作、做读书笔记?(附:被引最多的人文社科著作)

怎么写读书笔记?(整理自聂辉华、黄宗智相关文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