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oys WKC VS14 1/144 Ki-45屠龙 简单考证④:1-C-b与1-D-b


本次的两款,1-C-b款推测是去海外作战所以不会有斜射炮
1-D-b是照片证明了没有斜射炮,甚至没有天线
再一次考证大失败。

1-C-b Ki-45改丙
飞行第45战队第2中队 1944年2月 新田原机场

▲1944年2月,在向南方战场进发的途中,于宫崎县新田原机场拍摄的飞行第45战队第2中队的Ki-45改丙“11”号,飞机前留影的人为黑川昇中尉。在他们往南部战场进发时,墨绿色斑点迷彩还是标配。垂尾标志是数字“45”的图案化,第1中队为白色,第2中队为红色(边框为白色),第3中队为黄色。机号“11”也是白色的。



飞行第45战队,由独立飞行第六中队改编而来,
1938年7月27日成立于安徽安庆,
隶属第三飞行团。
1938年8月~ 10月参加武汉作战。
1939年9月12日在海拉尔部署,参与第二次诺门罕事件。
9月25日移驻满洲嫩江。
1941年12月6日在广东部署,参加香港攻略战。
1942年1月13日因为机种变换,移驻埼玉县所泽机场。
4月24日前往满洲白城子(今吉林白城)。
1943年1月22日在拉包尔展开,参与瓜岛战事。
5月在“韦瓦克靴子”*部署,参加新几内亚作战。
(*ブーツ,boots,应该是指巴布亚新几内亚的Wewak,韦瓦克)

1943年12月10日为了机种变换返回茨城县鉾(máo)田机场。
1944年2月10日在菲律宾克拉克机场部署,在第三次比岛戡定作战中掩护船队*,
参加濠北作战*、第三次新几内亚作战。
(*比岛,菲律宾;濠北,是指澳大利亚北方、印度尼西亚东部和新几内亚,这片区域。)
8月20日在内格罗斯岛的塔利赛部署,在该地负责防空、船队掩护、参加莱特战役。
1945年2月为了机种变更移驻到鉾田,隶属于第二十六飞行团。
最终在鉾田迎来战争的结束。
历史上装备过的飞机:九八式轻型轰炸机、九九式双引擎轻型轰炸机、屠龙、
Ki-102双引擎袭击机(五式双引擎袭击机,试做机型)


▲黑川昇疑似幸存了下来,还出现在文林堂世界的杰作机一本书结尾的照片、资料提供人员的名单中。不排除是同名人所以是疑似。
然而咱连黑川昇是不是这架飞机的主人都不知道......只是合个影不能作为证据嘛(




1-D-b Ki-45改丙 “相模”号
飞行第5战队 第1攻击队 1945年初
名古屋 清州陆军机场

▲1945年初,停放在白雪皑皑的清州机场的第5战队的后期型Ki - 45改丙“相模”号。其实杰作机书籍自己都没说这就是“相模”号,但是放大照片可以看到隐隐约约的字样,跟“相模”两字长得八九不离十。
该机采用了全机深绿褐色的夜间涂装,看起来像是一架拆除了天线支柱和后座旋转机枪的单座型。
返回本土后的第五战队再次改变部队特有垂尾标志,改为以汉字“五”为图案的设计。根据此图再结合其他照片,可以确认垂尾左右都写有汉字。多数飞机方向舵上写汉字,但也有的像下图这样使用平假名↓↓↓↓↓↓↓↓↓↓↓↓↓↓↓↓↓↓



垂尾方向舵上写的文字能在书籍和网站上找到的名称如下:
てんしょう2、相模2、常陸3、越前、姫路、九頭龍(汉字后跟的数字是写在垂尾后下方的白色小数字)




文案参考资料(不分先后顺序):
惯例的文林堂《世界の杰作机》NO.021
http://starjetmodels.jog.buttobi.net/DATA/Ftoys-WSS09DX.html
http://soranokakera.lekumo.biz/tesr/2018/01/post-3600.html
https://www.google.com/maps/d/viewer?mid=1kzEkCzoh9bFp6nD21Xxj36cnK57LNw2P&ll=35.20694830992838%2C136.82291819668131&z=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