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火了!永安保护区发现新物种天宝岩肿腿迷甲,昼伏夜出难发现
最近绝对是珍稀物种被发现的绝佳时节,安徽、云南、贵州等地相继发现了罕见的珍稀动植物和新物种,让很多人有假期想去打卡的欲望。
而同样是生态模范地区的福建,自然也不甘落后,这不,根据最新消息,福建同样发现了全球新物种,瞬间冲上了热搜榜。

具体的地点就在福建永安天宝岩保护区,当时是当地的管理局正常实施 “天宝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昆虫多样性调查”科研活动,后来芙蓉生物研究院的工作任务无意中发现的新物种。
当时仅仅是看到一个黑色的甲虫,比较可爱,而且样子很特殊。后来该团队在进行仔细研究,并参考文献和现在已发现的昆虫目录做对比之后,发现这是一种没有出现过的新物种。

所以该团队将其命名为天宝岩肿腿迷甲,属全球性新物种!并于近日将论文发表在国际动物分类学权威期刊《ZOOTAXA》中。
没有想到的是,这个新物种的发现,直接让福建火了,就连澳大利亚的动物研究学者都兴奋表示,福建是一个好地方,中国科学团队好样的,自己想找机会亲自过来看看这种新甲虫。

那么这个天宝岩肿腿迷甲到底有何神奇之处呢?
根据科学团队工作人员介绍,此虫为昆虫纲鞘翅目拟步甲科昆虫,样子一般不大,通常在16mm左右。雌雄不同体,而且外形有区别,雌虫一般多为黑色,雄虫都是暗棕色。

这种肿腿迷甲名字的由来,就是因为它的状头部很明显扁平,不大,与前胸密接。口器发达,上颚大。触角11节。前胸背板发达,侧缘沟薄而深。
最大的特点就是踪迹一般很难寻觅,典型的昼伏夜出型!夜间的主要活动区域在大树的树干上,白天则隐藏在树下或树皮中。

至于这种新物种发现的意义,工作人员表示:首先是丰富了世界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增添了一笔科学财富。
也从侧面证明了永安天宝岩保护区生态环境确实不错,正是因为植被丰富,和人类活动区域不重合,才成为了天宝岩肿腿迷甲理想的栖息地。

同时,目前初步了解,这种迷甲虫存在于地球的时间可能很久了,所以通过对它的研究,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地球上生物的进化,这对于评估地球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毕竟按照中科院院士的说法,留给人类的时间,可能也就只有1亿年左右了,必须研究清楚地球,为人类的未来着想。
对此,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