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数字化新零售电商:阿里与腾讯的行业布局

2021-09-03 11:46 作者:陪学产品经理  | 我要投稿

最近,世界第三大零售巨头Tesco(乐购)宣布裁员9000人,关店90家,同时缩短营业时间;


   在国内,


零售翘楚沃尔玛2012~2018年在陆续关闭近百家门店;


中国门店数量最多的连锁超市“联华”连续三年关店超1600家,2018年门店数量缩水近四成;


玛莎百货退出中国;


上海太平洋百货、上海世纪联华、荷兰万客隆、深圳人人乐先后关闭主要门店;

 

零售业去中心效应近二十年在线下零售行业表现明显,不断被线上零售的兴起而蝉食的市场份额在数据上尤其清晰。


2000年时,通常大卖场行业平均销售额是3.5亿~4亿元,到2015年,大卖场的平均销售额下滑到了2.3亿元。

 

销售客的大量缩水,原因很多,如:


1. 线上电子商务新消费方式崛起,不断蚕食实体零售市场。

2. 人力、房租、物流成本飙升。

3. 消费习惯变革,数字化消费方式对消费者的日常消费占比越来越大。

4. 大卖场的“人找货”模式己无法适应零售业的新趋势“货找人”。

 

然而,发展至今,线上零售业同样也遭遇到瓶颈。最近几年,线上的销售也在逐步放缓,能够从线下分流的客户也己份额不大。


线上零售面临着:


1. 互联网增速放缓,流量红利消失,获客、留存贵。

2. 投资收缩,再次出现中心化趋势,散户产品聚向巨头,垄断加剧。

3. 线上购物技术无法突破,用户体验造成线下零售必将并存,商品品类渗透率放缓。

4. 成本、配送速度和SKU的丰富性相互冲突。

在线下与线上同时遭遇困局之时,市场自然调控下必将重新洗牌。阿里、腾讯做为互联网零售业的巨头,十年之局布控如何?


这张阿里经典布局图意图明显,涵盖了全部零售类产品。“无人零售、体验式连锁店、杂货店、卖场式连锁店、创新跨界超市”每一零售细分行业都有所涉猎。



1. 创新型生鲜超市


生鲜领域受电商的冲击比较小,它的成本结构中物流成本占比高,线上零销在客单较低的情况下,难支撑高的物流成本。

阿里的盒马鲜生,超级物种,步步高鲜食演义,大润发优鲜等是创新型生鲜的主力。


2. 社区型的生鲜超市


永辉生活、钱大妈是阿力的主要案例。还有生鲜传奇,也是典型的社区型生鲜超市。


3. 杂货店 B2B


不要小看杂货店B2B市场,这是一个万亿级体量的存在。对此,阿里提出了 “百万小店”计划。


计划的核心是利用 SaaS 系统、通过数据赋能小店。



4. 体验式的专业连锁


苏宁、京东、小米以家电类产品为主,不以售卖商品为主要目的,通过线下连接用户体验,提升品牌引流至线上销售渠道。



5. 无人零售业态


自助售货机中的产品有天使之橙;对于无人值守便利店在技术上还有进步空间;而自助售货机销售核心还在于流量。


腾讯在新零售业选择了“去中心化”打法。腾讯在社交、游戏手游方面有海量流量,但没有自己的电商场景利用流量优势。因此,在零售业布局中腾讯更强调“连接”。



上图是腾讯“连接”的电商合作伙伴,在图中可以很明显看到,腾讯并不是业务布局。在分层的零售产业链细分中连接较为分散。

 

腾讯的“连接”布局思路,更多的是为合作伙伴提供工具,如:“小程序”工具、“微信支付”工具,这也与微信公开课中的“产品即工具”的理论相当吻合。


腾讯的“连接”战略,更像是召集无数优质剑客,给剑客提供最好的刀剑开疆划地。

 

对于数字化的新零售行业来说,还处于探索与发展中。



图中的新零售行业细分己初见规模,但在局势未明朗的情况下,5%的投资战略几乎在行内广泛应用,还有不少参与者抱着“追风口、讲故事”的心态,想方设法与新零售概念沾边。

 

电商时代即将过去,数字化零售电商时代必将到来,原有的商业业态重构,需要更多自身的数字化转型与创新。



数字化新零售电商:阿里与腾讯的行业布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