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老家半天有感
前天,我回老家半天。我爸跟着我回家一趟,刚刚到家门口,我奶奶还有我四奶奶坐在巷口。我爸说,怎么不去吹空调,奶奶89岁了,说:“要电费,我们老人,没事”,我爸说:“现在不讲究电费,人舒服就行,快去”。我奶奶说:“没事,不是很热”。我想说但没说出口的话:“奶奶,你以为是我老爸跟你说的吗。不是,是说给我听的。他希望他自己89岁的时候,可以在白天躲在房间里吹空调。”
这种思维方式对我影响很大,应该是从高中的时候,我就当我爸的面问过我奶奶,我爸对她怎么样。这样的思考问题方式,让我现在可以已一种“标准”的方式去处理困难。比如,领导骂下属是天经地义的吗?如果他骂下属是如此,他也是这么骂他的领导吗?还是他潜意识认为他的领导也可以这么骂他。比如客户用料标准是越便宜越好,我便宜给他,客户开发了。但是对手再次放价呢。这个客户又会流失。但是我们整体定位却因为这个客户降低了。这样用料标准的客户是否值得开发,这是我需要思考的。
在13年-14年骑摩托车工作的时候,我是那群人里唯一一个在大夏天戴全盔的,即使那时候大多数人都不戴头盔,哪怕我从来没有让他发挥作用过。我当时的原话是这样的:“我需要用这样的流程提醒自己,注意安全。当我戴上头盔的那一瞬间,我知道自己的头在速度下会有多脆弱。所以,哪怕只有2分钟的路程,我都要戴头盔。”这是一种暗示。
前天我跟我丈人聊天的时候,讨论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我发现20年前做的选择是错的时候,尤其是针对孩子的行为,你会道歉吗?他说不会,理由“孩子可能都忘了,都过去这么久了,道歉也没用了”。我是这么认为的,我会道歉,不是对对方有用,而是对自己有用。理由有以下3点。第一,这事让我意识什么叫变化,以及变化如何发生的。我20年的行为是什么样的,现在的行为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变化过程是怎么过来的。以及为什么变,这会让我理解我未来的变化趋势。第二,我需要这样的方式,理解自身的局限性。我现在看20年前的我会犯错,20年后,也就是2042年,一定也会发现现在的我犯的错。这样的思考方式让给意识到,我当下会犯错,当下思考会有局限性,个人能力有局限性。选择、认知有可能是错的,只是当下我不知道而已,这样,我可以不再执着于某事、某物。第三,我享受了我爸爸对我的温柔,我希望我可以加倍传递给他。在这过程中,我自己会感受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