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明危亡之际,名将辈出,谁才是明朝真正的救星?

2022-02-20 09:33 作者:洪都烟客  | 我要投稿

明朝末年,能称得上是“擎天一柱”者,孙承宗勉强算一个。至于李定国,孙传庭,卢象升,李成梁之流,和这个评价压根沾不着边儿。

编辑

李成梁,实质上是辽东一方军阀。李氏一系的将领自万历朝开始,便垄断了辽东地区的大部分力量,李成梁和他的儿子,以及他的家奴祖承训,祖承训的后代祖大寿。李成梁驻守辽东之时,麾下的部队已经不是明朝的国家军队。因为卫所制与军户制度,到了明朝末期,正规军的战斗力已经惨不忍睹,但凡有点战斗力的军队,都是将领自己招募组建,包括大名鼎鼎的“戚家军”,本质上来说属于戚继光的私人军队。

编辑

李成梁独霸一方,朝廷基本上拿他没办法,因为私人军队打仗的确猛,朝廷需要李成梁镇守在辽东。李成梁利用辽东族群复杂的情况,不断挑拨各个民族部落之间的关系,使之相互仇杀,以达到制衡的目的。但最终李成梁还是玩脱了,努尔哈赤的祖父觉昌安与父亲塔克世受李成梁委托,去劝降阿台,结果被李成梁阴了,遭到屠戮。努尔哈赤和明朝的梁子,彻底结下了。在一定程度上,李成梁造就了明朝的掘墓人努尔哈赤。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李成梁才是明朝真正的掘墓人。

编辑

至于孙传庭和卢象升,虽然是一时豪杰,但终究无法起到擎天柱 的作用。或者更确切地说,他们只是大局的参与者而非决定者。很简单的一点,他们的咖位不够大。

李定国,确切而言根本算不上是明朝人。因为当时的所谓明朝,已经没有稳固的的地盘作为根基,更没有一个全国性的政权(李定国保永历政权,而郑成功则与朱以海结成联盟),按照一般标准而言,当时已经处于清朝时期,永历政权不过是残余力量而已。既然大明都已经亡国,何谈“明朝的南天一柱”?李定国不过是依托南方的地形,与清军相持一段时间而已,等到清军集中力量对付他之时,李定国便开始吃瘪。更为讽刺的是李定国号称抗清,保卫明朝,然而当南明的永历皇帝逃到缅甸之时,李定国居然无力去营救,可见其“战功”的水分之大。

最后是孙承宗。孙承宗虽然最终没有能阻止明朝灭亡,但他构筑的关宁锦防线,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后金(清)的扩张态势,即使此举加重了国内的矛盾和财政危机。但若没有孙承宗构筑词条防线,清军估计提前三四年便能杀入关内(虽然围攻过北京城不少次,但都没有能实际威胁明朝统治),统一中原。从这个角度而言,孙承宗可谓是明朝能苟延残喘到1644年的绝对功臣。


大明危亡之际,名将辈出,谁才是明朝真正的救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