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解思维导图(微观解纷策略及案例解析)
理解1:调解的制高点,不是法律,而是文化,是构成一个社会主流文化的价值观、道德观,以及追求的社会目标,说到底,社会文化各因素的综合是构成调解员素质和思维的基础。--沈四宝教授
理解2:能力是建立在以知识为基础之上的。
理解3:第三方(调解机构、旁人等)与双方当事人、双方当事人等相互博弈(三方观点之争)。
一、调解基本知识
调解类型:司法调解、行政调解、人民调解。
调解原则:当事人自愿平等原则、真实合法原则、尊重当事人权利原则。
调解观点:正说、反说、折中说。
调解结果:成功双赢、成功有输有赢、失败没有结果、失败双输。
信息的收集与处理:信息收集原则、渠道,识别,分析与挖掘,虚假信息的处理。
调解信任:概念、调解信任度、建立过程、影响因素及赢取信任的策略。
调解形式:单独调解、共同调解、联合调解、直接调解、间接调解、公开调解、非公开调解、面对面调解、背靠背调解。
调解方法:换位思考法、预判法、利弊分析法、明法析理法、多方协助法、模糊处理法、案例引导法、热处理法和冷处理法、舆论压力法、适当强硬手段法、现场调解法、情感触动法、褒扬激励法、重点突破法。
调解技巧:时间、地点、人物、情节以及原因是任何纠纷必备的五大要素。
调解逻辑分析:调解思维模式即纵向思维(逻辑思维)、横向思维、批评性思维。涉及内容:论证语言(调解语言、预设假定、言语理解)、论证要素(主张、理由、支持)、调解方案论证(基本要求、原则、方案审查)。
矛盾纠纷发展与演变:自行协商、调解、诉讼或信访。
矛盾纠纷根源探析及化解:矛盾根源即名利源自人性之思、寻漏洞找弱点、化解之策。
实践理解的处理各类型纠纷核心要义。
二、调解员基本素养
1.洞察力:感知力、分析力、思考力。
2.预判能力:预判后路、预判投入、预判“人为坑”。提高预判的准确性:信息要全面、认真观察考证事实、整体上全面分析。
3.沟通能力(包括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指通过有效听说读写获取信息并有效传达信息的能力。具体详见《鬼谷子心理智慧导图》。
4.风险防范能力: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管理。
风险分析流程: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评价(风险影响、概率)、风险应对(风险回避、风险减轻、风险转移、风险接受)。
风险管理:识别风险、风险控制、规避风险;风险管理基本流程(形成循环):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风险监控。
风险识别及对策:受理审查属事前风险(违规受理、纠纷上报程序不清楚等),调解思路及调解过程属事中风险(基础证据缺失、沟通能力不足、调解不当等),调解结果属事后风险(协议内容不当、调解失败后处置不当等)。
规避风险策略:增强风险意识、加强日常监管、提高专业素养。
调解涉及的知识点:各行业法律法规、心理学、行为学、经济学、调解学、博弈论、逻辑学等,以及了解人情世故、当地风俗及民约,政府职能职责及当地政策、社会常识。调解学与法学类专业比较:广度有余而深度不足。
作者:何林松、何杰文、李黄芝 2023年3月1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