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栋 楼 ,一 座 城

城市之谜 & 迷之城市
City Puzzle & Puzzle City
“一个世纪以前,全球只有约1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据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这一数据将上升到75%。”
不仅仅是这些宏观的数据,令人震惊的全球城市趋同现象也促使我们意识到,反思增长过速对人类及其生存环境所产生的潜在影响。分析和理解城市、建筑与居民之间的互动,选择塑造城市、建筑以及公共空间的方式,这些都将与我们的未来城市策略息息相关。
越来越多的城市日渐形成一种疏离的现象。在高密度的城市空间下,“Space(空间)”无处不在,而“Place(场所)”则无从寻觅。在城市的过往中,人们不断遭遇熟悉而陌生的“Anywhere(任何地方)”,然而我们陌生却熟悉的“Somewhere(某个地方)”又在哪里?在这样的城市中,人们真正关心的是什么?
反思后媒体社会中的“伪人文关怀”现象。
在位于中国天津的杨柳青镇

为约8,000-32,000位居民而设计。这些居民将共享由四块200m×200m组成的、较高密度的城市核心空间区域。
四块方形用地,分别为200m×200m。每块用地设计能够为2,000-8,000位使用者所共享的多功能建筑。多功能建筑的语言应是各不相同的。高层塔楼、高密度、低密度建筑结构。
在建筑物顶部、屋顶、庭院、或是任何其他合适的地方,有约30%的绿地;抑或,将一块用地加高,以换取50% - 60%的绿地;再或者,一块用地为低密度,而另一块用地为高密度,这应当是一座城中之城。
四块方形用地的中心区域有地铁站。每处用地的功能皆不尽相同。一块用地可能会有更多的居住功能,另一块用地其他功能…… 例如,多功能建筑,商业、购物等。一块用地设有购物功能,一块用地居住功能。
所有用地综合使用。整体设计的主题为媒体文化中心。作为一个试验性单元,对为未来的城市类型学进行思考 。
方案设计



模型结构:








场地周边分析:





方案生成:

■利用古镇文化,旅游服务与商业服务的集合,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物能划分。
■所以我们提出了一完整系统——一栋楼,一座城。
■利用一个“圆”的基本类型,进行演化,将不同功能的空间进行不同的组合。
■用“一栋楼,一座城”来来动当地的经济,文化带来新变革。



交通体系:


MR结合:


公共区域分析:




居住区域分析:












效果图:











方案排版:



彩蛋(答辩现场):






合作参与: @哇橘子呀 @公子蜗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