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晚舟引渡案听证会结束 法官或于10月宣布裁决日期
991天多次审理仍未决,孟晚舟引渡案一波三折。华为加拿大公司当地时间8月18日就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高等法院孟晚舟引渡案结束审理发表声明。

声明说,案件审理已经持续了两年多。孟晚舟的辩护律师就程序滥用的四个分支向法庭进行了陈述,即政治驱动、非法拘禁、证据缺失与错误描述、违反国际习惯法。孟女士的宪章权利因司法程序的滥用而遭到了侵犯。唯一的补救措施就是停止引渡。

在审理过程中,主审法官希瑟·霍尔姆斯向检方问到,“就事实而言,一桩在多年之后依然没有造成实际伤害的欺诈案是不是不同寻常?”“在一个被指为受害者的大型机构内,其内部显然有无数的人知道相关事实,这些事实现在能被说成虚假陈述吗?”

从媒体对法庭的报道表明,法官认为美方对孟女士的指控“可疑”,并将其描述为“模糊”和“不同寻常”。

法庭听取的证据显示,(本案)没有欺骗、没有损失,甚至没有金钱损失的风险。孟女士的演示文件表述与所谓的汇丰银行遭受的损失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随着案件审理的结束,孟女士的律师将提请法庭考虑程序滥用相关分支的综合影响,让孟女士获得自由。相关判决有望在几个月后作出。
最终的审判
2021年8月11日至8月21日,孟晚舟引渡案进入了最后阶段的“拘押待审”(committal)庭审环节,而这是引渡案必须的环节。该阶段实质上是为了审理美方证据的充分性,如果法官认为证据不充分,则需终止引渡。
诚然,孟晚舟的律师认为以“欺诈”为罪名的引渡案,很少会在“拘押待审”阶段遇到是否“可诉”的问题,在类似的惯常案例中均可看到欺骗行为、经济损失的基本证据等。
但孟晚舟引渡案则不同,孟晚舟律师将继续主张,该案没有欺骗行为,也没有造成(任何人的)任何损失,甚至没有一个合理的风险因果论述(risk theory),因而孟晚舟的PPT陈述与美方称汇丰银行可能面临的风险,没有因果关系。孟晚舟案应不满足“引渡测试”中的“欺诈罪”构成要件,因而引渡不应成立。
延期宣判的结果,让孟晚舟引渡案再次进入等待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