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残疾人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暨治安纠纷案(微观解纷策略及案例解析第四章应用实例案例12)

2023-04-20 09:41 作者:调解43  | 我要投稿

调解技巧要点(如何处理纠纷最能反映调解人员的学识及素养,方法对了,事半功倍;方法不对,效果减半。)

解决策略:“三知”,即知情、知点、知规则。知情是指明白案例反映的问题;知点是指明白纠纷涉及的知识点;知规则是指明白如何利用知识点所反映出来的规则分析、解决该问题。

理解:熟读调解方法并不意味着就能解决纠纷。方法的作用,在于让人知晓,在某种特定情况下,当事人很有可能会采取的行动,但不可照搬,因为其中涉及到人心,也就是当事人的判断。

理解:最大恶意的揣测,最大善意的处理。

案例12残疾人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暨治安纠纷案

一、案情简介

2017年2月24日,张某(女,31岁,高中文化,家庭主妇)、李某(张某之夫、35岁,初中文化,社会闲散人员)购买王某夫妇(女,46岁,其夫50岁,文盲,均为残疾人,居住在自建房三楼)自建房四楼,合同价款151800元(水电安装落户由王某夫妇负责办理,费用张某承担),张与王签订了《售房协议》。协议约定首付款60000元,2017年10月支付第2笔购房款61800元,2018年年底支付尾款30000元。合订签订后,李某立即支付了购房首付款,王某夫妇于当日出具了收款凭证。

2017年10月,张某、李某已居住在所购自建房四楼,与王某夫妻属上下邻居关系,因资金困难未及时付清第2笔购房款,告知王某2018年4月底前支付,并要求水电安装落户。2018年4月底,张某、李某再次违约。

2018年5月6日16时许,王某夫妇到张某、李某家中讨要房款,因购房款的拖欠和水电安装落户费的问题,双方发生口角,引发四人打架,全部受伤,10分钟后,王某夫妻的两个儿子到场,随后报警,当地派出所介入处理。5月6日16时45分王某住院,5月11日出院,治疗费用2924.9元,属轻微伤。21时36分,张某住院,5月13日出院,治疗费用3206.2元,属轻微伤。王某之夫和李某均为表皮伤。

据2018年5月6日—5月18日派出所提供的询问笔录及相关材料显示双方存在的争议如下:

1.部分款项存在争议:一是实际支付购房款金额差距较大。张某反映于2018年5月2日扣除王某水电安装落户费4800元,实际需支付2500元。王某反映张某、李某购房款尚有37500元未支付。二是张某、李某只提供了购房首付款60000元的凭证,无第二次购房款和水电安装落户费收款凭证及相关证据。

2.打架过程存在争议:一是谁先动手的问题。二是张某、李某反映王某的两个儿子(24岁)的其中1人在打架过程中持有菜刀,被其父及时拦住,才未造成严重后果,王某夫妻及儿子均否认。

3.房屋权属存在争议。自建房四楼(违法建筑)以张某名义购买的,房款李某支付,购房不久后,张某和李某夫妻双方离婚,离婚后仍同居,《售房协议》是张某和王某之夫签订的。

4.损坏赔偿存在争议:打架造成张某家中消毒柜、电风扇损坏。

2018年5月19日—5月24日,派出所、村干部多次调解未果;24日下午,派出所将案件移至三调联动办公室,调解员受理。

二、调解过程

(一)调解准备工作

因案情比较复杂、比较特殊,于2018年5月25日上午8时召开调解讨论会,会上大家分析案情,各抒己见,形成以下意见:一是决定调解分两步走。上午调解治安纠纷,必须设法稳定双方情绪,为后续处理打下坚实的基础,以派出所调解员为主调,司法所1名同志为副调,其余2名同志配合;下午调解房屋买卖纠纷,以司法所1名同志为主调,派出所调解员为副调,其余2名同志配合。所有人员在调解过程中一定要察言观色,及时调整策略,避免双方当事人都处在高度情绪化之中,为解决纠纷创造条件。二是重点稳控王某夫妻。王某夫妻均为残疾人,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心理可能扭曲,先谈心后调解,谈话过程要注意方法方式,必须取得信任后才可进行下一步调解工作,同时分析其性格,为房屋买卖纠纷调处打好基础。三是调解注重方法方式。首先面对面听取双方陈述,分两拨人员分开进行调解,调解过程必须谨慎严谨,合理采用调解方法,务必使当事人得到调解员重视纠纷处理的感觉,改善当事人的紧张关系,同时给自己赢得调查和思考分析的时间和空间。最后,待双方情绪稳定意见接近时,采用面对面调解,促使双方相互谦让、心平气和地进行协商,使纠纷得到圆满解决。四是注重法治和德治相结合。讲解法律条文、政策规定和道德教育,对优劣势和需承担的责任及产生的影响分析,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道德观念,引导其做出合理选择。

(二)治安纠纷调解过程(5月25日9时—12时30分)

5月25日9时,调解员组织张某、王某夫妻进行调解,会上,宣布了上午调解治安纠纷和下午调解房屋买卖纠纷,双方均无异议。

1.第一阶段(陈述及诉求):双方就治安纠纷简单陈述,就谁先动手打人和王某之子是否持有菜刀参与打架存在差异,发生争执,情绪瞬间爆发,均要求治安纠纷和房屋买卖纠纷合并一次性处理。经调解人员稳控,双方情绪得以缓解,告知上午治安纠纷调处属口头约定,待下午房屋买卖纠纷调处后正式签订调解协议,取得了双方的支持和理解。情绪稳定后,因欺负弱势群体,王某夫妻要求对方全部赔付医药费、精神损失费等和赔礼道歉;张某拒不同意,因对方全家四人在她家中打人,存在过错,要求对方全部赔付医药费、精神损失费及损坏的家电设备和家具等。因赔偿金额差异较大,双方均拒绝,情绪特别激动,调解员及时制止,按事前制定的调解方案实施,采用背靠背调解。调解员暂不发表任何意见,任其双方宣泄,待情绪稳定后再讲解法律条文、政策规定和道德教育。

2.第二阶段(背靠背调解)

张某:心情平复后,调解员先分析利弊后采用单刀直入式,并引导其做出合理选择。一是打架从法律层面讲双方均有过错;从道德层面结合本地的风俗及民约,王某夫妻均为残疾人员,属弱势群体,建议咨询村里长辈及村干部让其评理。二是讲解治安方面的法律法规、现行政策下张某和李某应承担的责任及所产生的影响分析。三是所购小产权房得不到法律的认可和保护。首先,讲解房屋买卖有关法律法规;其次,上诉法院后败诉需承担的责任和履行判决的义务;最后,《售房协议》是张某和王某之夫签订的,虽然买房后离婚,但不影响合同的效力,张某负责承担支付购房款,李某不承担相关责任,至于房产归属有争议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婚姻财产问题与本案无关,建议咨询律师或申请法律援助。四是直接摊牌,逼其表态,11时前必须选择是否愿意解决纠纷。愿意解决纠纷就必须诚心诚意,不喊口号只讲实际,落实行动;不愿意松口、让步,直接宣布停止调解,基层相关部门不再受理,治安纠纷中各自承担责任,房屋买卖纠纷建议直接上诉法院。通过调解员的利弊分析,张某同意互不追究责任,损坏的电器、家具不要求赔偿,医疗费等各自承担,待房屋买卖纠纷调处后正式签订协议。

王某夫妻:情绪激动未平复,调解员调整策略,岔开话题,关心家庭情况,取得了初步信任。情绪稍微平稳,调解员讲解治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现行有关政策,对其承担的责任及产生不良影响进行理性分析,建议医疗费等各自负责,王某情绪再次激动,予以拒绝。因情绪波动较大,暂时稳控,调解陷入僵局。

王某之夫:宣泄后,其观点与妻子观点一致,但处于可控状态。调解员再次调整策略,重点公关王某之夫,使其尽快破局。一是从道德层面结合本地的风俗及民约讲解,全家四人在对方家中打架是否有理,建议咨询村干部和老一辈人员让其评理。二是点破不说破,探讨为什么31岁、35岁正常的年轻人打不过46岁、50岁中老年残疾人。三是分析治安纠纷中的利弊,提醒关心下一代,加强教育管理。通过调解员恩威并济,耐心讲解,王某之夫同意医疗费等各自负责。

3.第三阶段(面对面调解):王某之夫做细做通其妻思想工作后,调解员组织继续调解,双方达成口头协议,同意互不追究相关责任,损坏的电器、家具和医疗费等各自承担。同时,王某要求对方必须赔礼道歉,张某拒绝,为争面子、赌气,双方情绪异常激动,调解再次陷入僵局,为避免事态恶化,调解员快刀斩乱麻,立即稳控,征求双方意见后,调解员当场作出决定,下午签订协议后由张某赔礼道歉,治安纠纷初步得以化解。

(三)治安纠纷调解过程分析总结会(14时30分—55分)

5月25日14时30分召开调解分析会,就上午治安纠纷调解情况全程分析、讨论、归纳、总结,形成以下意见:

1.人物性格初步分析:

王某:非正常心理,性格比较敏感、多疑,脾气暴躁、以自我为中心,要求多,倔强且较强势,但对家庭特别重视(闲谈时,涉及儿子时难得露出笑容)。

王某之夫:性格软弱,没有主见,相对比较理智、重视亲情。

张某:文化程度低,爱面子,极度缺乏社会经验和常识,做事随便、应付,脾气急躁,爱耍小聪明,但十分重视房屋产权。

李某:询问派出所和村干部等工作人员,该同志属社会闲散人员,文化程度较低,爱面子,极度缺乏社会经验和常识,性格脾气暴躁,容易冲动,做事不考虑后果,法制观念淡薄。

2.下午调解顺序:简单听取双方陈述,采用背靠背与面对面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解。一是对张某、李某先利弊分析后直接摊牌,派出所同志全程在场,起震慑作用。二是对王某安抚,尽量稳控情绪。三是继续以王某之夫为突破口,恩威并济。四是敲打王某之子,谈话过程随机应变、见机行事。

(四)房屋买卖纠纷调解过程(5月25日15时—19时)

5月25日15时,调解员组织张某、李某、王某夫妻调解,双方陈述房屋买卖事情经过及有关诉求。

1.第一阶段(陈述、稳控):双方就房屋买卖纠纷陈述,因水电安装费差异较小和第二笔购房款实际支付金额差异较大,又无收款凭证,双方发生口角,张某某威胁王某夫妻,造成情绪特别激动,一触即发,调解员及时制止,立即采用背靠背调解,暂不发表任何意见,任其双方宣泄,待情绪稳定后再调处。

2.第二阶段(了解真相)

李某、张某:经了解,俩人承认多次违约,因资金困难先后支付了第二笔房款和水电安装费约6万元,具体多少不清楚,无票据。因此,调解员直接单刀直入,引导其做出合理选择。一是就上午对张某分析整件事情利弊再次对俩人讲解。二是李某威胁王某给予严重警告,必须赔礼道歉,如再次发生,案件不再调处,直接启动司法程序。三是为确保调解工作顺利开展,采取胡萝卜加大棒,又拉又打,李某、张某同意听从调解员安排。

王某夫妻:由于俩人情绪一直未平复,调解员向其保证处理事情绝对公平、公正,严厉打击违规行为,对李某现场处理,同时对俩人进行疏导,从道德层面讲解,对其戴高帽子,王某夫妻心情逐渐平复,提出诉求:一是张某、李某先赔礼道歉后调处房屋买卖纠纷。二是要求张某、李某支付第二笔购房款违约金。调解员就现场赔礼道歉表示同意和支付违约金表示支持,具体金额双方商量。王某夫妻情绪基本稳定后,经闲谈,了解到张某、李某支付了第二笔大部分房款和水电安装费,与张某所述叙的金额差距较小,但第三笔购房款因未到期未支付。

3.第三阶段(面对面调解)

双方情绪完全稳定后,调解员组织张某、李某赔礼道歉,王某打开手机全程摄像,张某、李某拒绝,宁可承担治安处罚和上诉法院,也坚决不同意全程摄像,王某心有不甘全程流泪,不愿意和解,自愿接受治安处罚,调解再次陷入僵局,双方情绪越来越激动,调解几乎失败。为稳控情绪,调解员强行拉开双方,再次采用背靠背调解。

4.第四阶段(背靠背调解)

李某:因对方欺人太甚,要求离开,调解员阻拦并劝导。一是态度必须端正,调解未宣布结果前,希望尊重工作人员。二是离婚原因进行点破不说破,结合相关案例就走极端所产生的后果予以分析,希望其慎重考虑。三是再次警告,希望注意言行。经调解员不懈努力,李某同意继续调解,但坚决不同意全过程摄像赔礼道歉。

王某:情绪特别激动,一直哭泣,处于崩溃边缘,劝导几乎无效。

王某之夫:一是学会换位思考。全过程摄像事件是否合理,杀人不过头点地,希望做任何事情要留有余地。二是李某属闲散人员,性格冲动、脾气暴躁,做事不计后果,因资金拮据造成多次违约,通过观其人知其行,一旦调解失败,必将诉讼法院,逼迫李某、张某走投无路,凭其在社会摸爬打滚的经验,后果一目了然,将会呈现双输的结局。三是治安纠纷的真相不重要,但仇恨的种子已埋下,其子年纪小,路还长,为赌气、争面子,一旦处理不当,两个家庭面临破灭,冤家宜解不宜结。建议理智看待整个事情,以和为贵,要相互留台阶,相互给面子。经劝导,王某之夫主动与其妻沟通,但收效甚微。

王某之子:一是配合案例讲解治安法律法规,以及应承担的责任。二是讲解天下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之情,并结合实际情况讲解其母的付出和辛酸。三是所谓百善孝为先,希望其能尽孝道,妥善处理。经过调解员努力,其子答应规劝其母。通过王某之夫、之子长时间规劝,同意继续调解。

5.第五阶段(面对面调解)

双方情绪基本平稳后,调解员再次组织双方就赔礼道歉、购房款和水电安装费、违约金等问题进行调解。一是张某、李某赔礼道歉;二是由张某支付给王某2760元,第二笔购房款和水电安装费全部结清,第三笔尾款严格按照合同履行。因资金周转困难,张某、李某请求6月底前支付。一石激起千层浪,矛盾再次瞬间激化,经调解员安抚、劝导,多次与双方交涉,同时,表明了调解员的艰辛,希望得到大家的尊重,双方表示了歉意,同意由调解员作出决定,对决定不再产生异议。

三、调解结果

在三调联动办公室的调解下,双方当事人于2018年5月25日19时05分签订调解协议书:一是此次发生纠纷所产生的所有费用各自负责;二是张某向王某支付2760元,第二笔购房款全部结清;三是第三笔购房款(尾款)双方严格按照《售房协议》执行。

经回访,双方对调解员的调解和处理结果表示满意。

四、案例评析

本案属于房屋买卖纠纷引发的普通治安案件,案情比较复杂,难点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房屋纠纷掺杂上治安纠纷。《售房协议》签订一年后违约,残疾人员属弱势群体,因讨要房款引发六人参与打架,造成双方轻微伤,现场持有菜刀发生争议且取证困难,构成普通治安案件,双方均要求对方全额赔偿医疗、精神损失费等,同时要求赔礼道歉并全程摄像。二是案件涉及弱势群体。残疾人存在心理问题,以自我为中心,容易愤怒,伴随着自责或者自卑,且敏感、多疑,沟通十分困难。三是相关证据难以搜集佐证。房价大幅上涨,所购违法建筑得不到法律的认可和保护,又缺乏社会经验和常识,支付时房款无凭证或相关证据,导致发生争议。四是支付能力堪忧,造成后续购房款和违约利息及还款期限存在争议。

人民调解工作是法、理、情的统一,在调解过程中,沟通的技巧和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本案能够成功调解得益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合理制定调解方案是成功调解的前提。事前充分准备,全面了解双方当事人家庭情况及主要矛盾,合理制定调解步骤和方略,将治安纠纷和房屋买卖纠纷化繁为简,各个击破。事中分析,注意察言观色,初步掌握其性格,进行优劣势分析,陈述利害关系,对症下药,以亲情关系作为案件突破口,再恩威并济,其他的矛盾将迎刃而解。

(二)充分运用调解方法是成功调解的基础。一是调解过程采用情感触动法、明法析理法、褒扬激励法、适当强硬手段法、利弊分析法、案例引导法、换位思考法、模糊处理法等进行综合运用;二是沟通过程中讲究说话的语言艺术,深入浅出,和风细雨,同时红黑脸双簧唱,再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从而提高调解成功率。

(三)情理法综合运用是成功调解的关键。矛盾纠纷当事人是否愿意接受调解员所讲的法、理、情是调解成功的关键。在调解过程中既厘清了各方法律关系,又综合考虑当事人的实际情况和当地风俗及村规民约,做到了坦诚中肯、情理交融、慢慢让双方打开心结,降低诉求,最后促成了协议的达成、纠纷的解决。


残疾人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暨治安纠纷案(微观解纷策略及案例解析第四章应用实例案例12)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