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时节,宜春酿、宜饮酒【怀国酒业】
谷雨是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源自“雨生百谷”之说。谷雨前后,雨水增多,是播种移苗的最佳时节。谷雨节气的到来是倒春寒的收尾,也是梅雨季的开始。谷雨节气有三候,一候萍始生,二候呜鸠拂其羽,三候戴胜降于桑。
在民间,谷雨流行着喝谷雨茶、祭海、食香、赏牡丹、禁杀五毒等习俗。
此外,饮酒亦宜。谷雨时节,肝脏气伏,心气逐渐旺盛,脾土进入旺盛时期,心气逐渐旺盛,脾的旺盛会使胃强健起来,从而使消化功能处于旺盛的状态,此时身体补益为重中之重。
“雨生谷,谷生酒,而酒生百态”,谷雨更是春酿好时节。
何为春酿?就是冬酿春熟之酒。几千年前,《诗经》中《国风·豳风·七月》有云:“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醇酒,以介眉寿。”唐朝诗人赵嘏在诗中写道:“春酿正风流,梨花莫问愁。”宋代周密曾感叹:“薰然四体知,恍若醉春酿。”苏轼有《武昌西山》诗:“忆从樊口载春酒,步上西山寻野梅。”清朝方文《田家》诗之一:“有客提春酒,相邀坐水边。”可见,春酒经常作为古代文人传情达意的载体。
酿酒如耕种,其节令和时间都非常重要。“秋收粮、冬入窖、春出酒”,这自古就是酿酒人的指尖最动听的乐章。春天是酿制上等好酒的重要时机,尤其是酱香型白酒。每年的四季轮转中,春天酿酒都是一个重要环节。春酿一年只有一季,稀少难得,故有“春酿贵如金”的说法。都说春酿好,滴滴犹如金。这些一年中品质最为上乘、数量较为稀少的酒自古就成为了五湖四海的酒们追逐的目标。
古人的身体中有“时序”,与自然共鸣。他们按照季节的更替,吃有机的食物,用最安心的方式,过最简单的生活。时代在更迭,但怀国酒始终以赤子心酿酒,每年(即一个生产周期内)投粮两次,下沙和糙沙各一次,在以后的酿造环节中,不会再投入新的粮食,只将酒反复发酵和蒸煮。共要蒸煮九次。首次下沙(投料)后清蒸一次,糙沙(第二次投料)混蒸一次,前两次蒸煮酿成未过滤的酒,再进行第三次蒸煮,得到熟糟。熟糟再经过摊凉、撒曲、堆积、下窖、封窖发酵、开窖取碚醅、蒸酒六个轮次的循环,每次都有一次蒸煮,故整个过程共九次蒸煮。
雨生百谷,怀国酒的原粮在春风细雨中生长,吸收天地之精华,已经为下一年的春天做足了准备。万物生长的春天,饮一杯酱香突出,幽雅细腻的怀国酒,感受无法复制的芬芳口感,品尝节气交替更迭后的佳酿,让心情在舌尖上意兴盎然。【怀国国宾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