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难题大部分都是“自己说出来”的
慎言。用这两个字来开头吧,慎言,谨慎的语言,谨慎的使用语言,谨慎的说出自己的语言。
有个朋友找我诉苦说,自己总是遇到困扰,总是被大家挑毛病,总之就是各种的不顺利,遇到的难题一大堆,但是自己还总是感觉很委屈,自己明明没有那样,却总是被别人安上那样的帽子。我问他一些平时的日常,他给我举了个例子:有一次小王请吃饭,我没有参加,最后大家说我是嫌弃酒店不好,所以才不去的,大家都在背后对我指指点点,其实是因为我要回家照顾孩子,酒店距离家又不近,所以不参加的。
我请他详细的说说,原来那一次是单位的一个同事小王乔迁新居,为了表示祝贺,大家一起都随了份子,然后小王定好了时间请大家一起吃饭,小李来问他到请客那天参不参加,朋友很实在的告诉小李说:不参加了,时间不太允许,离家比较远,还要回家照顾孩子,来回时间比较长,就不参加了。因为朋友住在城东,请客吃饭的酒店在城西,距离并不是很近,跟小李聊完之后,又有小张、小赵等等的问他,他也都是这样说的。
如果只是这样子回答,也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但是朋友偏偏最后还随口加了一句“要是在城东请客就好了”。问题就出在最后这句话上,这句看似很随意的一句话,恰恰就很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给利用,尤其是遇到平时跟自己意见相左的人,他们很容易就会断章取义,添油加醋,演义出一些有的没的,完全背离说话者自己的本意,朋友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通过这个例子,我想确实应该警惕,也必须要谨慎,尤其是在说话上,真的是要:慎言。
说话的时候,尤其是回答别人的问题的时候,正确的表达清楚自己的意愿就可以了,一切看似随意的、随口的抱怨、埋怨、牢骚等等,都全部不要说出来。
古训都说“祸从口出”,那些不经意的随口而出的话,最能惹祸,为什么?
第一,这些不经意的抱怨、埋怨、牢骚,容易给别人造成误解。人与人之间是存在误差的,每个人理解认知的角度不同,别人能正确理解你的意图,就已经烧高香了,如果你再加上一些随意的抱怨、埋怨、牢骚,很容易会影响和干扰别人的判断和理解,也很容易让别人误解你。
第二,这些不经意的抱怨、埋怨、牢骚,很容易被利用,比如那些跟你不太和的人、别有用心的人、你的竞争对手、你的敌人等等。他们会专门的截取你某一句随意的抱怨、埋怨或者牢骚,断章取义,或者任意、随意的捏造、臆想一些对他们有利,但是对你不利的言论、意见、场景等等,以此来达到攻击你的目的。
有了这两点,我想不需要第三点了。所以我才感慨“慎言”,一定要慎言,通过这件案例,举一反三,反思自己,确实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很多的不愉快、误会、怨言、困难、难题、挫折、痛苦等等,都是我们“自己说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