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宇宙大章鱼之始——《克苏鲁的召唤》

2020-03-15 22:59 作者:PRIMErA9  | 我要投稿

说起克苏鲁,人们会立刻想到那只世界闻名的宇宙大章鱼。而要说起这只章鱼的登场作《克苏鲁的召唤》,恐怕人们脑中浮现的是游戏《克苏鲁的召唤》。

虽然我没有玩过,但从各位大神做的攻略流程来看,此作忠实还原了洛夫克拉夫特笔下的克苏鲁世界观。但我们今天不谈游戏,谈的是洛夫克拉夫特的代表作之一,宇宙大章鱼的源起之作——《克苏鲁的召唤》。

《克苏鲁的召唤》是由三个短篇故事组成,一步一步地将克苏鲁这个旧日支配者介绍出来。第一篇讲述了一名艺术家与一块泥板的故事。自从艺术家得到泥板后便陷入谵妄状态,经常做噩梦。而噩梦中的意象便是克苏鲁和拉莱耶。因为星位错误,克苏鲁被囚禁在深海之城拉莱耶中陷入永久的长眠,但其精神力量仍能够影响具有艺术天赋之人,并让他们逐渐陷入疯狂。于是这位艺术家的创作日趋狂放,精神也越来越差,而他在噩梦中听见的难以形容的低语,正是克苏鲁与拉莱耶。

而为什么克苏鲁会选择艺术家作为其精神的外延,因为艺术本身就是人类疯狂的表现,是人类内心恐惧与谵妄的外在形式。所有的艺术,均是疯狂。

第二个故事是崇拜克苏鲁的异教分子被捕获,在异教徒的口供中,正式出现了那句广为认知的名句:“在拉莱耶的宫殿之中,沉睡的克苏鲁侯汝入梦。”同时,克苏鲁的形象也通过一尊雕像被世人熟知,宇宙大章鱼的形象成为克苏鲁的经典形象。

克苏鲁的身世也被异教徒交代的干干净净。克苏鲁是旧日支配者之一,是一种远比人类强大,远比人类古老的存在。他们在人类出现之前便统治着宇宙,而人类不过是蝼蚁般的存在。显然这份供词被当作胡言乱语处理。即使在后续的搜捕过程中的种种异象也被当作民间传说和恐惧造成的心理影响。

人类在面对未知事物时往往是否定和逃避,因为他们没有勇气面对残酷的真相。这种对真相的恐惧促使他们强行用自己熟知的理论和准则解释,却不愿意服从内心的呼唤。因为他们囿于自身的盲目自大和愚昧无知。

第三个故事,格赫罗斯归位,克苏鲁与拉莱耶正式现身。宏大辉煌的视觉体验,天马行空如同疯狂的想象力,洛老笔下的克苏鲁和拉莱耶是超越认知的存在,却又能通过文字的描写栩栩如生的刻印在脑中,从克苏鲁的现身,到拉莱耶破海而出,深海中的庞然巨物让人类再一次认识到自己的渺小与卑微。

毕竟人类只是地球上的寄生虫罢了,宇宙真正的主人真在宇宙深处默默凝视着我们,如同观察蝼蚁一般。在他们眼中,我们无足轻重,不值得去注意。而人类却天真的以为自己能和神明比肩。

《克苏鲁的召唤》在当时并不是一片受欢迎的作品,甚至饱受诟病。我在网上找了这么一段话:

“为什么你们要以科幻小说的名义刊登像洛夫克拉夫特的‘疯人山’那样的东西?难道你们真的困难到了如此地步,非登这种废话连篇的东西不可吗?……如果诸如此类的故事——像是两个人看着某个古代废墟中的石刻把自己吓个半死,或是什么人被连作者本人也描述不清的什么东西追逐着,或是谁叽叽咕咕地述说着诸如没有窗户的五维密室、约-梭托等等无可名状的恐惧,等等——就是未来的探险故事《惊天传奇》的构成的话,那就只能盼老天爷来援手科幻小说了。”

上面的内容摘自《惊天传奇》1936年7月号的读者来信专栏,信中提到的令人憎恶的对象当然就是该杂志在同一年里发表的两篇H· P·洛夫克拉夫特的“克苏鲁神话”中的一篇。对于洛夫克拉夫特的故事,读者的反响并不都是消极的,但那些褒扬的评论还是被愤怒、困惑和绝望的大呼小叫淹没了。

原因很简单。20世纪30年代,美国杂志上的科幻小说大部分都是由雇佣文人炮制的情节加冒险的故事,他们不过是把懒散的某牧场改成了某星球,然后胡乱地套用同样的故事情节,用太空强盗取代了偷牛贼罢了。在1936年,那些热衷于科幻小说的人还只是习惯于跳上星际飞船,在比光速还快的驱动器上翻筋斗,把参宿四上的八脚怪炸个稀巴烂。可以说当时杂志上的科幻小说如同快餐一般,只是满足快速阅读的快感,不值得细细品味,更没有文学价值,充其量只是茶余饭后的消遣。在当时那个年代,以太空探险为主题的许多代表人物,如E·E·史密斯、奈特·沙克涅和拉尔夫·米尔恩·法利,都是生于前一个世纪的人,那时的人们依然认为宇宙的运转是遵循着永恒不变的牛顿定律。就像我们的太阳一样,每个星球都是一颗恒星,当19世纪的天文学家将他们的分光镜瞄向太空时,他们得到了可靠的信息,确知那些星球上也有氢、氦、镁、钠以及其它元素,和我们在我们自己的太阳系中所发现的完全一样。19世纪末,当物理学家庆幸地以为他们完全了解了宇宙的时候,人类征服宇宙的终极梦想还真的是如此不可能的任务吗?

当时的社会,需要一位真正的大师,将科幻文学从滥俗的泥潭中解救出来,将思考和自我认知带回人间。

1905年,爱因斯坦的理论彻底粉碎了经典物理体系,量子物理让人们意识到人类非但不是宇宙的中心,而且只是宇宙中的一个特例罢了。人类的存在只是生命的一种表现形式,并不能就此说明人类是宇宙中唯一的生命存在。人类从此成为了宇宙中的陌生人。

人类的价值,情感,准则,道德,万事万物的规律在浩瀚的宇宙中一无是处。其实克苏鲁神话中包含了许多现代科学的化身。拉莱耶中的复杂设计源自欧几里得几何,天外来色源自居里夫人发现镭,而盲目吃鱼(大雾)之神阿撒托斯源自混沌理论。可以说洛老将现代科学融合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创造出了无数可怖的形象。

洛老是孤独的。那个科技至上,充斥着外星人与太空旅行的庸俗小说的科幻界中,洛老是一位孤独的隐士,固守这最后一片净土。即使是后来约翰·坎贝尔接管《惊天传奇》,依然没有从对技术的胜利,对人类的非凡智慧和足智多谋抱有绝对信心的套路中解放出来。

洛老的作品是当时科幻界异形般的存在,以至于鲜有人对他的作品提出褒扬,更别说是出版。当时洛老出版作品常常要换好几个出版商,而且只能在二三流杂志上发表,获得的稿费仅能维持生机。其实他可以像他的同僚一样进行仿写,然后凭那些千篇一律的作品赚个盆满钵满,过着体面的生活。

如果他真这样,那么就不会有霍华德·菲利普斯·洛夫克拉夫特了。洛夫克拉夫特并没有像他的同僚一样单调乏味,而将视角放在人类自己的愚昧无知上。地球,甚至是宇宙都是一个收容所,即使是强大的神明也不敢妄称是宇宙的主人。洛老站在一个局外人的角度,书写着神与人的故事。神明对人类没有爱恨,可是说是莫得感情。人类存在与否对他们没有影响。蔑视,冷漠,对他们来说人类不过是宇宙中的尘埃。他们帮助或是残杀人类都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洛老在世时孤独的,毕竟其曲弥高,其和弥寡。高山流水常在,知音难觅寻,但至少现在还是有人对这些胡言乱语抱以热忱,至少还是有人能够超越自身的愚昧无知,思考着人类与宇宙的关系。

深海恐惧的人不必害羞,因为你们感知到了深渊之中的存在。那些庸人凝视深渊之时,却不知深渊也在凝视着他们。

人类有多么渺小卑微呢?借用《克苏鲁的召唤》中的一句话,这也是《死灵之书》中的经典名句:

“永恒的长眠并非死亡,历经奇异亘古的亡灵也会死去!”




注:蓝字部分引用自搜狗百科。

我是团长,我们下期见。


宇宙大章鱼之始——《克苏鲁的召唤》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