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uthern format 光辉鸢尾 所谓光
★★★★★ 鸢尾 紫罗兰 香柠檬 龙涎香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朋友,这只光辉鸢尾的调香师辛巴,以及让我有幸接触到这只香的老玛。本篇文章为自来水,本人未收取任何费用(就我这么点粉丝人家也不会找我推广吧)。
你,听过光吗? 有时它是花绽开的声音,有时又是窸窸窣窣的呼吸。它可以是等待的徘徊,抑或是迷惘时满是希冀的祷告。千变万化的外表下,可望而不可即的远方,循序渐进的永恒与不容忽视的对比,构成了视觉动物对“光”这一自然事物内核的片面理解。 那你,嗅过光吗? 仔细想想,其实并不陌生。林清玄曾也写过,光是有味道的,特别是阳光。那个麦田里的稻香,永远的定格在午后的阳光里。光照耀万物,光的味道也因此千变万化。
因此,用任何一个形容词去形容光,也许在某个场合某个语境中就很贴切。一如往常的光,存在感却从来都不容忽视。 究竟是光想被世人发现,还是世人离开了光,光就失去了意义呢? 这个带着些许唯心主义的问题,或许从一开始就没有一个能能站得住脚的答案,又或许,每个人心中都有着不同的答案。 古往今来诗眼中的光,歌词中的光,视线中的光,一道一道的交错,似乎是想让我们清醒于宛若一片混沌般的生命中。对比之下尤为刺眼的光,对我而言似乎更像是生活中的一个指向标。而辛巴的这只光辉鸢尾,显然与我的想法截然不同。
香水中带有光字有很多——帝国之香的光之呐喊,欧珑的赤橘霞光,爱马仕的橘彩星光,浪凡的光韵……可是这些的光,终究不是我想要的光。如果我要调一只以“光”为主题的香水,或许会用绿一点的原料(叶醇 柳酸叶醇酯)在粉尘肆意(geosmin 大茴香醛)的白花(hedione 橙花醇 金银花油)里涂抹吧。再多加点记忆里的……晨光(柠檬醛+薄荷油+塞木香醇+乙芳+松油醇),不够完美,但却那么似曾相识。这个组合给我一种就像是异地漂泊时听到家乡的民谣一样的感受,但实际上当你把配方逐渐丰满起来的时候又很容易发现其实到处都是矛盾点。因此,其实光这种意象化的物质,其实想调出令人满意的味道是很难的。
而在这种情况下,辛巴却做出来我未曾想到过的一种光。那是很孤单的光。并非灰色而又混沌的光,却像大提琴的一个转折让人心底猝不及防的柔软。
香气闻起来很简单。鸢尾,香柠檬,橡苔,龙涎香。我觉得没必要去刻意的定下这只香的香调。死板地给精美的艺术品划定一个明确的界限只为了供自己拥有一个自诩行家的机会常常给我种削足适履的感觉,惹人发笑。只需要闭上眼睛——然后按照你喜欢的方式试香——什么方式都可以——你就可以闻到这样一段光的气味: 一点点刺激的像刚睁开朦胧睡眼的绿,包罗万物的温度,没有任何情感与思考波动的灰尘,清晰而又遥远的丁达尔效应,却又那么美。我们什么都没有做,只是在听,在呼吸,在换种方式沉默地呼唤那瓣轻触鼻尖的花。
抑或是像风叫醒了正午的春天,只剩下一片花海在光中绽放,略微轻柔的温度,哪怕是一丝杂念也会让这气息面目全非。于是我们窒息在这片光中——轻柔地 轻柔地 呢喃着故乡 抚摸着光。
以上是我对于浓度为15%的光辉鸢尾(在朋友老玛家闻到的)以及浓度为30%的(辛巴另寄给我的)感受。前面说的或许有些抽象,但给我的感觉的确如此。鸢尾向来因为高价带给我一种奢华的心理暗示,在这只香中却无从体现。相反却是多了分朴素的耐人寻味。这么处理的好处就是多了几分自然感——亲切而又细腻的花,仿佛触手可及般在大脑中盛开。
荡漾在鼻尖的分明是鸢尾凝脂的吟唱,却又仿佛看见了浪漫主义后期的迷人光翳,镀上了漂亮的巴洛克余晖。辛巴只是用原料写下一段回忆,其中的情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我想,作为这只作品的作者,他大概常常会在耀眼白光下回忆沧桑吧——至于是不是真的,只有他本人才知道了。
(
图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