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如何跨专业应届稳稳高分上岸清美美术史?

逯泽湜
录取院校|清华大学
录取专业|美术历史与理论研究
本科院校|北京语言大学
本科专业|绘画
初试 |366
政治 |61
英语 |67
专业一|132
专业二|106
“我们从来不是孤独的奋斗者,我们拥有家人、朋友、老师在陪伴我们一路共渡,最重要的是我们拥有强大的、充满信心的自己,我们的能力没有阈值,一定会遇到一个更好的自己,在一切的困难之后!”
——逯泽湜学姐

我的本科来自于北京语言大学的艺术学院绘画专业,报考了2023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艺术学理论的美术历史与理论研究方向,经过一年时间的学习,在今年4月份顺利地收到了清华的初步录取通知,希望这一篇关于我个人的心路与经历的分享,可以对正在备考的你有一点点帮助,或者是给予一份信心!
一、个人情况
我高考时走的是美术联考,也即本来的我是一名美术生,但是在高中的美术校考的过程中并没有取得任何理想的院校的录取通知,于是在高中的最后的三个月“极限的”复习了美术集训欠下的一年学习债,再结合之前的普普通通的联考成绩最终也算是顺利的来到了北京求学。北京语言大学有一个一半外国学生一半中国学生的有趣环境,在这里,小语种与汉教都在好老师和好的语言环境的带领下在国内的专业排名中具有极大优势,但是对于我的绘画专业来说,这很明显并不是我所期望的院校,甚至于说在进入学校之后是很迷茫的,并不知道自己要设下什么样的规划以及什么样的目标,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出路究竟在哪里,也出现了一些“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断断续续地切断了我们大部分的校园生活,使得原本就极为艰难的就业再次受到打击。
在大学期间,我也辅修过德语与英语,看看可不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利用一下学校的资源,但是一周一次到两次的课程也并没有在实质上拓宽我的未来道路选择,很大一部分也与我当时不端正不坚定的学习态度有着极大的关系,就这样平淡无奇的度过了近三年光阴之后,大三的我了解到了清华大学的艺术学理论专业,才真正的坚定了我的道路与方向,产生了从所未有的“原动力”。
二、报考原因和背景
每个人对于适合的定义都不一样,一般会提前对自己的能力进行一个评估然后在家人和老师的建议下共同选择一个考研目标,而我个人对于报考的院校适合与否的定义其实是综合了个人能力判断和对于梦想执着程度。首先我的本科专业是绘画,对于艺术理论的理解上有一定的帮助,另外我的高中是文科且高中的学习成绩还算不错,这就是我对于自己的一个能力判断。如果从梦想上来说,我想清华大学应该作为过大部分人儿时的梦想,对于我来说也同样如此,然而在从小到大一路的学习历程与选择中,我属于在与清华这样的梦想学府渐行渐远,在面对清华的选择时,也难免觉得胆怯和压力,甚至一度不好意思同身边的人分享自己的目标是清华,但是如果现在看来时路,其实这样的望而却步的心理是不太有必要的,因为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讲,我们的能力其实都是无限的,仅仅取决于我们的决心有多坚定,原动力有多强大,所以其实在准备考研之前请一定要先相信自己,并且带着这份信心坚持地走完备考的道路,我相信这已经成功了一半!

专业课
以我个人而言,在早中期的学习过程中是时常焦虑着急的,从专业课来讲,清华的艺术学理论的专业复习范围非常之大,艺术概论学科需要学习陈岸瑛老师的《艺术概论》与《艺术美学》这两本书,同时要在知网上关注陈老师的论文与近期发表的文章,理论内容包括两个大部分——美学诞生后至现代以及现代之后至当代,具体内容上具有专业性强、关联性强、内容杂多、名词较为晦涩的难点。而艺术史学科则呈现更广更杂的难点,虽然在内容的理解上较为容易,主要是明晰历史背景与相应的艺术流派、艺术家与作品,但是艺术史由于在近年改革后将考察范围扩大至中外美术史、中外工艺美术史、中外设计史以及书法和设计概论等,在杂点的记忆能力上设下了一道难关,复习书目是以蒲松年的《中国美术史》、外国美术史教研室的《外国美术简史》、田自秉老师的《中国工艺美术史》、张夫也老师的《外国工艺美术史》、王受之老师的《世界现代设计史》为主,也可以增加陈平老师的《西方艺术史学史》、李砚祖老师的《艺术设计概论》作为辅助与补充。
如上所见,艺术学理论的复习范围非常的广非常的大,而焦虑往往来自于对于未知的恐惧,在学习之初我总是感觉好像永远都有那么多的未知的知识点,始终觉得没有底气,然而我的大脑每日的学习精力与学习量是有限的,所以在众多的知识点面前,我总是显得不安和恐惧,这份焦躁来源于当前阶段的自己与能够应对考试的自己之间的能力差距,而这份能力差距是由无数个未知的知识点构成的,你发现自己接下来似乎要总是在反反复复的焦虑和疲劳中度过,然而这种情况该如何解决呢?
具体学习方法
1.设立明确的时间表与日常规划
如前面所说的,焦虑主要来自于未知,所以我们要做的是尽量将未知的因素纳入自己的掌控范围内,此时一个合理的规划表就显得尤为重要,当你清楚你每天的任务量之后,结束完一天任务量的你就可以以一个踏实的心情迎接明日的学习了,一份合理的规划表可以是根据具体时间划分的,比如将每天的时间都切分出来,明确什么时间应该干什么;一份合理的规划表也可以是根据要做什么事去确定的,也就是计划好每天要完成哪些任务和学习内容,我认为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设立适合自己的规划表,像我是在2022年下半年开始设立每日任务形式的规划表的,感觉这份规划表对自己很是受用,既明确了学习细节也缓解了焦虑的心情。

2.专业课的学习方法
这份根据我个人经历而言的学习方法的建议是在你已经拥有一个好的培训机构和耐心负责的老师的基础上的课后自主复习的可行方法,所以也在平时上课时一定认真听讲与记录,跟准老师的节奏完成好老师的任务,这样再结合课下的复习才能真正地让整体的复习效果事半功倍!
(1)艺术概论
对于陈岸瑛老师的《艺术概论》来说,它具有一个十分有趣的点,那就是当你刚阅读前几章时,有一种知识经过脑子却不留下什么痕迹的感觉,然而当你硬着头皮努力往后面的章节学的时候,会突然理解了前面章节的一些知识点,甚至发现了一些内部联系,我就有十分强烈的这样的感觉。《艺术概论》其实是一本观点明确、逻辑性很强的书籍,但是需要一步步、一点点的提炼才可以真正地理解各部分的涵义,所以大量的思维导图就是学习这门学科最大的帮手。我在复习期间的思维导图又一个制作的顺序:针对内容提出问题——边阅读边整理导图——强化导图内容——合上书尽可能地在脑海中理出导图。比如在整理表现论之
前我会先根据这个命题自己给自己设几个问题:都是谁提出的表现论?什么背景提出的?提出的人给予的定义是什么?什么是表现?......之后我就会带着自己的问题去书中寻找答案并且边寻找边直接根据我所设的问题记录下来,而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会随时看到一些自己之前没有注意的联系与逻辑,在这之后,就可以看着自己整理的导图去进行记忆,最后合上书闭上眼在自己的脑子中过一遍记下的东西,相当于在脑海中再成立一份导图。这样可以有助于将老师讲的内容和书中的知识转化成为自己的东西,理解好消化好才更有助于深刻的记忆!我认为这应该是一个较为有益的学习方法!

在导图的整理过后同样也会再去看一看课上记录和整理的笔记,再根据书中每章节后的思考问题进行一个模拟答题的书写,写后可以对答案再进行一个重新整理,这样就可以防止漏点漏项而且也可以使自己对知识点的记忆进行多遍的强化,至此,完成了章节知识的学习的所有步骤,当然这些方法是根据我自己的情况进行设立的,都是可以根据时间和章节知识的多少与考频进行相应调整的,只要学习与复习时仔细认真,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就好!


除了对于《艺术概论》与《艺术美学》书本知识的掌握外,也要注重在知网上关注陈老师以及其他清华老师的论文,因为论文不仅包括着老师的最新研究成果还可以提供写作论述题的思路,所以这里建议可以将随时搜索到的相关的论文建立一个单独的文件夹,并且进行一定的整理,老师的论文也是备考中相当重要的一环。
(2)艺术史学科
艺术史学科相较于艺术概论学科来讲在理解上会相对容易一些,但难点就在于知识面的范围极为广袤,且需要准确记忆的知识点较为杂多,每一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特点与重点,而我们也各有优势与学习方式,所以只要“对症下药”,就可以获得一个好的学习效果。
在我的备考复习过程中,我是按照西方美术史--中国美术史(在学习美术史的同时也开启了艺术概论的学习,且艺术概论的学习贯穿了我考研的始终)——中外工艺美术史——设计史与设计概论这样的顺序进行学习的,这样的顺序一方面是基于历年来考题的比重,另一方面是美术史的连贯性更强,先做好美术史方面的地基,可以在工艺史、设计史的学习中相对感觉更为轻松一些,当然学习的顺序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只要是在自己认为较为舒服的情况下确定学习顺序或者来回穿插也是可以的,美术史的比重在考题中相对较高一些,且美术史的考点容易出现在最后那道大论述中,所以需要我们对中外美术史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不仅关注于艺术流派、艺术家及作品同时要结合社会背景与时代背景以及艺术概论中的相关联的知识,这样有助于在写作论述中将命题写的更为丰富饱满,同时也要注意美术史的考题中也会出现艺术概论的考点,艺术概论的考题中也会出现美术史的考点,因此我们对知识点不仅要有一个准确大量的记忆,更要重视其中的关联性与逻辑性,比如西方美术史中关于德国抽象主义的青骑士康定斯基的知识就可以联系到艺术概论中第十二章关于绘画模仿音乐与康定斯基《走向新精神》的理论知识,这里依然建议在后期整理的时候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对一些知识点进行整合一下,或者是通过模拟答题的方式试着简单写一写逻辑关系与框架。
另外,近几年清华的艺术史考题对于设计史的考察渐渐加多了比例,所以在复习的时间安排上也可以多留给设计史一些时间,建议当面对知识点体系十分庞大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关键词的记忆方式,比如”德意志制造联盟“就可以直接在笔记的页头写下“20世纪,现代主义,密斯,贝伦斯......”,大概写这样几个自己拟定方便于自己记忆的关键词,可以在最后几轮的复习中节省一定的时间。
最后的最后,在12月时,可以自己对自己进行一遍知识点的考察,想到的或者是看到的任何知识点觉得自己还不够熟悉或者对该知识点的内容记忆较少的情况的话,直接用笔或者电脑记下,再去书中进行查找再整理下来,建议做一个这样的查漏补缺的环节。

我知道我们都会在许多时候感到焦虑与迷茫,觉得身体与精神都处于疲惫的状态,会度过一段很不容易的时期,但我们也深刻地明白我们正是处在一个让自己慢慢变得更好的时间里,所以首先,请重视休息,重视劳逸结合,学习的时候注重效率,休息的时候就踏实地给自己放松一下,另外,我们从来不是孤独的奋斗者,我们拥有家人、朋友、老师在陪伴我们一路共渡,最重要的是我们拥有强大的、充满信心的自己,我们的能力没有阈值,一定会遇到一个更好的自己,在一切的困难之后!
愿每一位拼搏的你都可以捱到山花烂漫时!

考研不是无法逾越的高墙
而是开往春天的地铁
当我们走过默默耕耘
的那一段路途
就会发现
离梦想已经越来越近
正如学姐所说
最重要的是我们拥有
强大的、充满信心的自己
我们的能力没有阈值
一定会遇到
一个更好的自己
在一切的困难之后
祝愿逯泽湜学姐
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上
如浪般顺行
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
如星般闪耀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