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关于符玄PV中一些有趣的点

2023-09-15 23:16 作者:我是一面镜子  | 我要投稿

写在最前面,符玄不歪,玩到关服。 首先符玄的人设便是一位卜者,星占、解卦都精通,实际上星占的技术在古代一直都皇家垄断的,只有一些卜筮技艺流到了民间,当然这也与其中的技术含量有关。 所谓星占,其实一大部分包括古代天文学和古代气象学,对人才的要求很高,哪怕到现在部分人去算岁差,公式给你都不一定算的出来,何况古人的公式更是以文字、口诀的形式传授的呢? 所以本文就以星占与古代天文学为线索,简单说说符玄PV中一些有趣的点。本文理论、依据来源于《古代天文历法讲座》一书,当然,我强烈不建议各位去看,因为太专业了。 古天文学与星占: 原始时期,产品来源主要是农业生产,而这一项的产出极大地依赖于气候环境、天气变化,所以为了满足生产的需要在原始自然崇拜的原始宗教中以星占神学为表面而实则是带有天文、气候研究性质的一种科研行为。其中所谓岁星就是今天的木星,因为在古代,小数的计算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对于回归年的测量与分段是十分不易的,而在人们长期的观测活动中发现,岁星的运行一周天刚好对应十二回归年,也就产生了十二分野,这是在三元二十八宿之前的一种分野形式,对应岁星出现的十二个位置。 但是我们都知道,木星是绕着太阳转动的,所以地球上的观测是会出现误差或者说变动的,但是这种变化的周期对于寿命只有八十年左右的人类来说实在太过漫长,但是也不乏在漫长的观测周期中有人遇上了,这种情况,这就是岁星不在位,这与前人观测甚至祖传知识不同,这对古人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这可能导致许多知识无法再派上用场了。而这种变动规律也就催生出所谓“劫”这一说法。 而在pv中提到的大衍之数,其实不过是在古代对于历法的一种解读,在汉代曾运用过一种八十一分历,取朔望月为二十九又四十三分之八十一日,而在汉代刘歆解读说:“元始有象一也,春秋二也,三统三也,四时四也,合而为十,成五体。以五乘十,大衍之数也,而道据其一,其余四十九所当用也。故筮以为数,以象两两之,又以象三三之,又以象四四之。又归奇象闰十九,及所据一,加之。因以在扐两之,是为月法之实。如日法得一,则一月之日数也。”把这段神乎其神的文字用公式表达出来就是:

当然有人会说,大衍之数在易的系辞中也有出现,其实有点了解的都知道,周易成书在秦汉时期,这其中一点知识的流传,借用并非什么难以理解的事。 而中国自古以来的五行学说又恰与五星对应,从此以星占神学为本发源来的一系列知识逐渐遍布社会各个角落,而这种所谓巧合是否又真的是巧合呢?我觉得还是古代劳动人民的观测和智慧的结果。 关于否泰之卦的解读实在太多了,下次另开一篇文章专门解读这两个卦吧。

关于符玄PV中一些有趣的点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