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说说我自己。
大家好,这里是蝰蛇。转眼之间,距离我来到B站这个大家庭已经半年时间了,我也没有正式介绍我自己。今天特地写篇专栏,来说说我和我热爱的事情吧。
一、我和NBA
初识NBA,是在2017年,那时候还没有莫雷,CCTV5还在直播,那是第一次看到骑士和凯尔特人的季后赛。当时是17-18赛季,欧文来到北岸花园的第一年。那轮系列赛实在是非常精彩,印象最深的就是詹姆斯扛着莫里斯和斯玛特打成2+1那个球,也是那个末期的灭霸詹,再次扛着支离破碎的骑士站上总决赛的舞台。
好吧,总决赛G1,就是JR-史密斯的反向高光时刻,也诞生了詹姆斯那个著名的表情包。但无论如何,那是个无比悲壮的系列赛。

2018年7月,还记得那个夜晚,选秀夜。状元是216cm的巴哈马中锋德安德烈-艾顿,榜眼是美国本土内线马文-巴格利三世,探花,斯洛文尼亚前锋卢卡-东契奇。18-19赛季,阴差阳错地开始看独行侠的比赛,从此,那个穿着达拉斯77号球衣的胖子成了我的男神。

达拉斯4年,摆烂,被绝杀,各种各样猛灌速效救心丸的时刻都经历了,那份5年1.36亿的合同,也只剩不到两年了。四年了,有的人走了,有的人留着。当年一口一个“巴恩斯留着还干啥”,现在却是无比想念。总之嘛,爱之深,责之切,虽然一口一个“基德下课”,还是得看下去。毕竟,西南一只虎,德州一霸,好像也不是那么弱嘛。
好吧,其实我和独行侠之间的故事没有那么精彩,但只要美航中心里还留着那一抹蓝白,我就不会抛弃。
好吧,或许有些俗。

二、我和Minecraft
接下来的故事,可就有意思了。
同样是2017年,当时正式网易代理国内版MC的时候,趁着热度,当时的我也下载体验了一波。当时什么也不会,毕竟我不是个很喜欢玩游戏的人,但怎么说,在MC最开始无知的两年,倒是我最开心的时候。
2019年,当时快放暑假,刚考完试,我同学就微信呼叫我,要和我玩MC。那也是我第一次接触生存模式(没错,我玩了两年创造。。。)。从此啊,我不断摸索,原版玩腻了,就去找mod,印象最深的就是当时玩弄刷怪蛋,结果突然窜出来一个恶魂,这么大个玩意当时给我吓一激灵,直到现在我看恶魂还有PTSD。。。

当然了,之后不断摸索,到现在依旧是个半吊子,至于你问我为啥,可能是脑容量比较小。而且到现在红石一窍不通,连个简单的高频信号都不会做;而且我还特别痛恨“肝”,现在我造一个刷怪塔已经是极限了,至于刷铁机之类的东西,我实在是不想弄,因为那玩意整一个高成本低回报。。。
好在,高低我也会鼓捣鼓捣建筑,尤其是这个石英啊,在我手里那叫一个出神入化。

2021年7月31日,我第一次在B站发了MC的视频,是我和老弟打的单方块生存,当然这个档现在还没完结,但是我也不想打了。然后,我就不断的在B站分享我玩MC的心路历程,直到今天。
总之,感谢MC,感谢它给我带来的快乐。
三、我和电音
其实我在2020年之前是不咋爱听电音的,其实也不是不爱听,而是不涉足。当时我还爱听国语歌,听的耳朵起茧子了,就模仿着唱,乐此不疲。当然其实我没啥音乐天赋,只是不跑调,声音不咋好听,更没啥抑扬顿挫……
好吧我好像扯远了,说回电音。2019年的7月,我玩吃鸡的时候,发现吃鸡的车载音乐不错,好歹一搜,是Alan Walker的《On My Way》,一个赛季后,又是Alan Walker的《Live Fast》,AW和吃鸡的这两波合作,是我对电音的初步认识。
然而一年后的2020年暑假,吃鸡的车载音乐换歌了,这次我没有搜,因为它听着耳熟,没错,它就是曾经血洗B站鬼畜区的《Unity》。
当然还有另一首,叫作《Time Lapse》。
好吧,其实最早带我进入电音圈的是Vicetone也就是V神。

这哥俩的歌,当时在国内也很火,其中最火的两首是《Nevada》和《Way Back》,当然,还有后来火遍大江南北的“黑人抬棺”BGM《Astronomia》,这几首歌现在还在我的歌单里。
然后不知道啥时候,我认识了肥鼠,也就是当年那个吃鸡车载音乐的作者,当时我听过他的N多首歌,比如《Unity》《Monody》《Xenogenesis》《Oblivion》《Windfall》《Time Lapse》,所以我当时一下子就粉上了这个满脸胡子的大叔。后来我也找到了他的其他一些极好听的歌。因为他是德国人,我觉得他肯定受到了古典音乐的熏陶,所以他制作的音乐,时而灵动(《Oblivion》),时而飘逸(《Fly Away》),时而恢宏(《Epic》),时而厚重(《Rise Up》),这些歌都或多或少带给了我快乐。

当然又不知道啥时候,我又认识了小凤凰ILLENIUM,当然他的歌我也是听过一些的,比如 《Fractures》《Sound Of Walking Away》,当时我觉得他的旋律很优美,后来听了他的专辑《Ashes》,直到现在我还觉得这张专辑是世界上最优美的声音。我把凤凰称为“电音诗人”,因为他的歌感动、温暖,有一种奇特的魔力,又是一种不一样的魅力。

后来又不知道啥时候,知道了SK大神,A神,棉花糖,小马丁,死老鼠,老铁,T神,格塔,刀党等很多很不错的DJ。
谢谢他们,让我领略了电音的魅力。
四、我和《奇蛋物语》
在正式开始说之前,我还是要铺垫一下。
也不知道啥时候,突然就爱上了看漫画,当时可能是2016年还是2017年的,当时我非常的喜欢看,尤其喜欢《妖怪名单》和《王牌御史》,这两部个人认为是很不错的作品。后来,就知道了《镇魂街》《一人之下》《刺客伍六七》等著名的国漫。
啊,这些都给当时的我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准确的说啊,是刷新了我的世界观。其实在2021年之前,我个人认为我是个现充,根本不需要涉足二次元。但是啊,由于各种各样的内部和外部因素,也不知道是在何种的机缘巧合之下,我正式在2021年10月步入二次元,《埃罗芒阿老师》成为了我的入坑番。
然后再然后,又好像是冥冥之中,我也不知道咋回事,就点进了《奇蛋物语》,然后就稀里糊涂的看完了第一集,结果稀里糊涂看完了,我懵了。
我对于文艺作品啊,可能算是挑剔的,因为我之前也看过《肖申克的救赎》《楚门的世界》《放牛班的春天》等世界知名的电影。但是不论哪一部,都没有这短短的二十分钟带来的震撼要大,甚至可以说给我带来了一定的伤害,但就是这样,我果断充了我人生的第一个大会员。
看完了前5集,我就在我的公众号里用了两篇文章狂吹《奇蛋物语》,当然如果让我写肯定还能继续写出几千几万字来,但是我没有办法形容。从来没有任何一部作品给我如此大的震撼,甚至它给我的感觉,像读凡尔纳的《神秘岛》一样。那是一种罕见的无法预测接下来剧情发展的感觉,所以就看着既爽,又带着这么一丝神秘感。
其实我之前,在其他视频平台看见过零星的说《奇蛋物语》的人,十个人啊,得有九个半都会说出这么一个词“烂尾”,其实我个人理解的烂尾,似乎是吊着一口气没办法释放的感觉,按理说是很难受的。但是我看完《奇蛋物语》,却没有丝毫的被吊胃口的感觉,反而是积压多年的一种我也说不上来的感觉消失了。
这部作品啊,我认为它是极罕见的,放眼世界影史,我甚至都找不到一部和它有相似点的作品。其一,我认为它“大胆”,编剧野岛伸司是个神经刀的编剧,但是《奇蛋物语》正好赶上他的“刀”(此处不是指剧情刀),那叫一个流畅,一气呵成。这种编排方式,也就是两头紧中间松,我认为是比较像《肖申克的救赎》的,总之,这种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在第一遍刷的时候,带给我更多的是震撼;但一个月之后的二刷,带给我的是感动,这种感觉的强烈程度,似乎只有小凤凰的专辑《Ashes》才能匹敌,尤其是第七集,我特意投到了电视上和我妈一起看(不要轻易尝试!),这集的感情实在是超级顶,个人建议这集应该独立地多看两遍,脱离开整体剧情,好像有一种其他的感觉。

另外,其实像大户爱这样的女主,在其他的作品也是很难得的,她的感觉一直都是很温暖,很纯真,很可爱,像向日葵一样。某种程度上也对我产生了影响。

最后我想说的是,不要说它是烂尾,如果你认为它烂尾了,那就说明你境界不够高。
总之,谢谢《奇蛋物语》,它是一种别样的温暖。也是因为《奇蛋物语》, 我认识了很多热爱《奇蛋物语》的朋友(情敌),在这里也要谢谢他们。
五、结语
以上,就是我和“它们”的故事,或许没那么精彩,但我只是想要把我所热爱的,都分享出来,写出我的心路历程。武侠小说里有一句经典的话:“我有酒,你有故事吗?”从古至今,“故事”都是弥足珍贵的。我把它们写出来,就是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我。
最后,重新认识一下吧,我是蝰蛇,很高兴认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