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局上的社交不是你一个人在学

具体内容放在我的首页动态介绍了

我的爸爸是一年四季给妈妈做饭,饭桌上爸爸会说很多菜怎么做好吃,秋季的白菜要怎么切做好了好吃;炒土豆丝放醋早了容易生、放晚了就不脆;头茬的平菇是朵肉厚吃起来最好吃;东北人喜欢怎么吃我们怎么吃... ...老公去我家吃饭就不会看手机看电视;老公的家庭就很不注重吃饭,吃饭看电视看手机,说一句话需要重复,因为没有专心听,吃饭也不规律,从结婚前开始,特别是有了宝宝我就一直再改造这种饭桌的气氛。
在小小交流群里,一个南方家庭宝爸做的花样北方面食一点不输北方人的做法,而且精致兼具美感,宝妈也能做,对小时候爸妈做饭的回忆印象很深;一个北方家庭宝妈是南方人嫁到北方,自己做了全职妈妈后摸索出种菜的状态,在自家的露台上打理了一个小小菜园,会给爸爸妈妈打电话询问怎么种菜,草莓、辣椒.....还分享种菜时心态特别平静。
从两位的表述中,一个精致,一个极致,两个向往的状态就呈现在我的脑海里,特别真实,也能想象出两个家庭的饭桌交流很棒,一定都是专注在吃饭本身上,这样的家庭是我理想的状态,也是我不断努力改造自家饭桌气氛的榜样。
回忆我们小时候吃饭的时候没有电视、没有手机、就是单纯的吃饭交流,在饭桌上是一个很好的交流空间,孩子能感受到妈妈的关心爱护,夫妻之间能感受理解彼此的付出,快乐的饭桌文化又何尝不是一个教育孩子、传递爱、感受爱的途径呢。
至今,回忆很多事儿、很多道理都是在爸爸的饭桌上知道的,记得刚开始独立做饭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就记起爸爸曾经说过的话,不知道怎么对待的食材也会打电话问爸爸,诸如“心术不正做什么都不行”、“人就是在矛盾中做决定、在矛盾中生活”、“不论多少钱的工资都能养活一家人”(我抱怨工资少的时候),随着年龄越大,我对爸爸说过的很多话都想再听听。
现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忙碌顾不上做饭或者直接叫外卖吃零食,如果你真的太忙没时间,那么周末的时候给自己的家人做一顿家庭餐、做一顿饭招待亲朋好友,增加沟通,缓解压力,体验饭桌文化,你一定会更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