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亿斯光年杨鑫玉浅谈:“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让子弹飞》

2023-05-15 14:17 作者:yeesOK  | 我要投稿

2010年12月16日,姜文携新作《让子弹飞》重返荧幕。三年前,他的《太阳照常升起》以2000万的票房惨淡收场;三年后,他的《让子弹飞》豪取7亿票房。无疑当时的《让子弹飞》在宣传方面,为中国电影提供了一个范本,今天,我们就从《骑驴找马》这本书中来学学13年前的宣发大作。

制片人马珂在《骑驴找马》中谈到:

过去的电影最多提前两三个月开始宣传、放风,如今的电影却会提前很长时间就开始宣传,这其实是从《让子弹飞》中学到的经验,他们认为这种做法可取。当然这也是有针对性的,针对影片的类型、剧本、题材、阵容,来确定一套相应的宣传推广模式。而当时对宣传要求就是八个字:“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到了电影临上映前,凡是被我们提前锁定为目标观众的人,基本上都知道这个片子。举个例子:“有个朋友坐出租车,跟司机聊天,问他看不看电影,司机说每天连份儿钱都挣不够,看什么电影啊啊,不过紧接着话锋一转,说今年好像有个电影不错,仨大腕儿演的,叫什么什么飞,有机会可以去看看。”这证明了什么呢?证明了我们这个电影是为谁而拍的,就要让谁知道有这么回事,还得勾起他想进电影院的愿望。比如这位每天为了几百块份子钱奔波的出租车司机,在物质生活基本能满足的情况下,愿意去追求精神生活;而且在时间、金钱方面都并不富裕的他,唯独知道《让子弹飞》,还愿意去看这个片子,这就是宣传到位了。

既然是贺岁档,观众一定希求轻松愉悦,通过看电影释放压力和负面情绪,《让子弹飞》恰恰满足了大部分老百姓的这种需求。所以,才会出现上映三天票房连续递增,第三天创造了迄今为止国产电影单日最高票房6200万,还有不少人连续几次、十几次走进电影院看这个片子。特别是最开始,场场爆满,很多人迫不及待却买不到票,宁可花同样的价钱进去坐在台阶上看,也不愿意等到第二天。《让子弹飞》一下子把国内的观影人群扩大了,平时只有1500万到2000万,《让子弹飞》将这个市场扩大到了2500万左右。

要说这5000万宣传推广资金要花在哪?要怎么花?就是围绕八个字“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来确定每一笔钱怎么花,才能达到这种效果。最直接的思路就是,告诉团队里每一个人,不要站在自己的思维角度考虑宣传方式,而要站在普通观众的角度。比如我们这个行当的人,作息通常是昼伏夜出,但是社会上可能95%的人都是朝九晚五,他们才是我们的主要观众群体。所以你在考虑每一种宣传手段的时候--包括广告的投放,内容的设置,媒体的舆论--首先要想到这种方式对那95%的人是否奏效。导演可以为他的艺术创作服务,为作品的营养价值服务:作为制片人,则必须站在市场的角度,为观众服务。这是我们一直严格遵循的规律,在商业领域,这一原则其实是初级课。比规律、原则更重要的是“Do it”,要落在实处。

在整个《让子弹飞》的宣发过程中,马珂收获的最大的经验就是一条:始终站在观众的角度。的确如此,厦门亿斯光年影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谢总认为:无论是在电影的筹划阶段、拍摄阶段、制作阶段还是上映阶段,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到观众的需要。如果只是出于某种私欲而为自己拍电影,必然无法得到观众的回应。在营销方面,就是要把该花的钱花到位,把该铺的点铺到位,做到真正的落地,把目标完成,让目标受众知晓,“Do it”。

电影宣发的手段有很多种:海报、广告、路演、预告片、宣传片、访谈节目等传统方式,还有新媒体时代产生的开创性方式:直播、二创视频、解说推荐、互动海报等,五花八门的形式无疑将宣发武器库进行了一场大扩充,大革命。但这些新兴的方式都离不开传统宣传片的影子。《让子弹飞》纪录片的导演谢征宇光宣传片就剪了十个之多!!!


谢征宇在《骑驴找马》中谈到:


从2010年9月开始,直到12月影片上映,每周都会有一个五分钟左右的预告片,发布在所有的门户网站上。从第二个片子开始,点击量就很高了,有时候一天就能突破100万。

这十部片子,每个片子都有一个不同的主题。比如第一个,我们的主题是“众星云集”,集中了众多明星卖力的表演和精彩的瞬间。其后又陆续推出了“骗子葛优”、“敬业四郎”、“麻匪姜文”、“鹅城四美”、“男色生香”……主题都很简单、很直接。宣传完全是从内容出发,突显一种大气、扎实的制作,不依靠任何花边新闻,也没有安排任何主创人员的访谈。访谈固然是一种常见且易行的宣传方式,但在我们看来还不够大气,不够抓人。我们选择直接把最好的东西展示出来,那种冲击力,不需要加任何注解。

因为又拍广告的丰厚经验,所以一直试图将这一系列的宣传“广告化”,也就是说,在每一个宣传片中突出一个“记忆点”,一个概念。一个片子中有一个概念让人记住就足够了。通过这些记忆点的不断累加,最终让观众决定买票走进电影院,从而实现了影片的推广。

《让子弹飞》率先做出了一种让电影宣传广告化的尝试,也成为电影宣发广告化奠定基础。厦门亿斯光年影业有限公司调研负责人杨鑫玉认为:电影宣发应和电影制作一样,也应该逐渐建立起工业水准,而宣过程中既保证基本的覆盖率,又突出自身的闪光点,这是宣发团队最重要,也是最基础的课题,只有解决了这两点,再去考虑宣发的形式与渠道,才能让花的每一分花到位,宣传的对象宣传到位,不辜负电影,不埋没电影。

亿斯光年杨鑫玉浅谈:“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让子弹飞》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