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史论说:古代中国人发现了物理三大定律和相对论
“力,刑(形)之所以奋也。”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
“止,以久也,无久之不止,当牛非马也。”物体运动的停止来自于阻力阻抗的作用,如果没有就会一直运动下去。
时间叫“久”,空间叫“宇”,无限小的一段时间叫“始”,无限小的一段空间叫“端”,时间和空间无限可分,但是可以一个点一个点的不连续的研究,在此基础上把时间、空间和物体运动统一起来,联系在一起,在连续的统一的宇宙中,物体的运动表现为在时间中的先后差异和在空间中的位置迁移。没有时间先后和位置远近的变化,也就无所谓运动,离开时空的单纯运动是不存在的。
在《西游记》原著中提到,天上一日,地上一年。比如在第三十一回奎木狼下界,将唐僧变成老虎后之后,被孙悟空打败!孙悟空上天查完之后,孙悟空向宝象国国王介绍情况说,玉帝查到他四卯不到,下界十三日也就是十三年了。
这说明天庭与地球的时间流逝速度是不同的,正所谓“天上一日,地下一年”。
根据狭义相对论,物体运动速度越快,时间流逝速度越慢,这就是所谓的“钟慢效应”。运动物体的时间流逝速度可以通过下面公式计算。因此根据这个公式可以计算得到,天庭正常运行时相对地面的速度为0.999996246943605倍的光速,也就是在以近光速的条件下高速飞行。
元末明初的中国人是怎么会认识到: “天上一日,地上一年”这个现象的,着实让人感叹古人的智慧和先见之明。这会不会是人类“相对论”最早的认识呢?谁说中国没有科学思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