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毅支持粟裕实打实:向东北局“借”4万发炮弹,毙杀张灵甫
作者:小橘子
火炮是战争之神,其巨大的杀伤力,不仅是经常“团灭”对手有生力量的利器,也是摧毁敌方坚固防御的攻坚神器。现代战争中,80%以上的人员伤亡都来自炮火。现代化程度越高,这种比例越高,因此对于近现代战争来说,很难想象缺乏大炮,一支军队如何能取胜。不过,对于长期匮乏武器弹药、“小米加步枪”的人民军队而言,大炮一度是一种可望不可即的奢侈品,在战争年代往往要付出牺牲的代价才能缴获数量不多的一些火炮。
解放战争初期,蒋军依仗美国雄厚的武器物资支援,武装了八百万军队,向各解放区悍然发动“全面进攻”,给我军带来了不小损失。在我军的顽强反击下,蒋军受到一个个沉重的挫折,不得不改变战略,由全面进攻转为“重点进攻”。
其中山东半岛有着独特的地理位置,它是连通东北、华北、华东三个旧中国工业最发达地区的交通枢纽,战略意义非常重要,自然成为双方重点争夺的对象,由此在山东地区发生了许多决定性的战役,1947年的孟良崮战役就是最具决定性的一场战役。
孟良崮战役的交战双方,一方是蒋军最精锐的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74师,一方则是解放军常胜之师华东野战军主力。74师在抗日战争中的战绩相对较好,历任师长王耀武、张灵甫都是蒋军赫赫有名的悍将。到了解放战争,整编74师的力量又得到质的飞跃,部队编制极大加强,虽然是一个“师”,人数却甚至高于普通一个军的兵力。
人数尚不足为奇,最值得注意的是74师的武器装备、训练程度和战斗意志。74师在抗战初期就是一只货真价实的“德械师”,武器装备参照了当时军事强国德国的标准,是日军也有所忌惮的部队。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74更是“鸟枪换炮”,装备全部由德式变为火力更加强大的“美械师”。不仅武器装备方面获得极大飞跃,74师在官兵作战经验和技战术方面也是蒋军中顶级的,74师官兵许多人都经过抗战的磨砺,技能水平勇猛精进,不是一般军纪涣散、士气低落的蒋军可比。美军还为74师派出了军事顾问和教官,对各级进行了手把手的训练。可以说,这是一只如假包换的蒋军王牌,是蒋氏“嫡系中的嫡系”。
而粟裕指挥的华东野战军,同样也是人民军队的劲旅。其前身之一新四军,面对三方敌人的重重“围剿”,取得险中求胜的辉煌胜利。华东野战军的强大,不在于武器装备,而是在于指挥员的谋略,以及官兵英勇善战的作风素养,还有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戴。
华东野战军的武器装备比起蒋军来,落后简陋太多,尤其缺乏现代战争的取胜法宝——大炮。粟裕对此极为重视。很快机会来了,1947年1月,鲁南战役打响,粟裕从情报中得知,来犯的敌整编26师中,有一只蒋氏刚刚组建的“王牌机械化部队”——第一快速纵队。这个快速纵队1946年才组建,兵力有1万人,包含一个拥有45辆坦克的坦克营、汽车团、工兵营,更令粟裕感兴趣的,他们还有一个炮兵团,装备的都是先进的美制榴弹炮。粟裕将这支部队逼进鲁南遍布泥洼的战场,使其机械化优势无法发挥,最后被消灭,华野缴获一批宝贵的美式大炮。
有了大炮,华野如虎添翼,很快在泰安战役中大显神威。泰安守敌修建坚固防御工事,结果顶不住华野的大炮,炮火对准敌人碉堡瞄准平射,一打一个准,泰安守敌的抵抗意志顿时崩溃,守将杨文泉向南京哀嚎:“我们顶不住了,对方有大家伙(指大炮)!”
即使获得了一些火炮,打孟良崮时,华野却极缺乏炮弹。炮兵作战,炮弹消耗是极大的,而我军炮弹的获取渠道,当时仍然很大程度上依赖缴获,但获取数量并不多,经常处于有炮无弹的窘境。
而敌74师占据地势险恶的孟良崮,要攻克险地,必须要有强大的炮火支援。要取得孟良崮胜利,必须搞到足够的炮弹,华野司令员陈毅揽下了这一任务,实实在在地支持粟裕打仗。这也是陈粟合作的经典之一了。
上哪搞呢?陈毅目光投向了东北战场。
东北本来就是旧中国重工业最发达地区,抗战时期在日军的统治下,军工业畸形发展,具有独立生产炮弹能力技术。抗战胜利后,东北我军缴获了日军大量武器弹药,陈毅决定向东北局“借”。
然而,东北战场同样急需炮弹,而且东北方向在当时的重要性高于山东。不过威望声名赫赫的陈老总开了口要“借”,东北局必须“慷慨解囊”,支援了华野一批宝贵的军火:步枪1.2余支、重机枪180多挺、大小火炮7门、子弹1000多万发、炮弹4.3万余发、还有炸药10万多公斤,这让陈毅很受感动。
陈毅
孟良崮战役打响后,来自东北的这些武器,立即显现出了威力。华野充分发挥各类火炮的优势,组合式应用。首先是用榴弹炮进行炮火覆盖,摧毁大量蒋军基础防御工事。不过榴弹炮在山区作战,必须远距离发射,是有许多死角的,炮弹也更金贵。
榴弹炮发威后,华野更多更灵活的,还是大量小型山炮和迫击炮,甚至日式掷弹筒,这些小型火炮便于肩扛搬运,可以更加灵巧地寻找战位,不存在战场死角,可以对敌人进行持续不间断的致命打击。
华野炮兵的持续猛轰,成了一道道“催命符”,张灵甫死期越来越近。作战意志还算坚决的整编74师,最终土崩瓦解,被解放军各个击破。骄横的敌将张灵甫也被我军击毙,孟良崮战役取得辉煌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