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小艇扛大头——韩国最强护卫舰FFX-III

2023-04-20 13:03 作者:Lunoccupied  | 我要投稿

21世纪初,韩国海军开始考虑物色新的小型水面作战舰艇用于替换东海级巡逻舰以及蔚山级和浦项级护卫舰,同时还希望通过此举加强本国的造舰实力。FFX(未来实验性护卫舰)应运而生,并分成3个批次发展,即FFX-I,FFX-II和FFX-III。FFX-I最终演变成了6艘FFG-811仁川,FFX-II演变成了8艘FFG-818大邱,FFX-III则演变成了在4月10日下水的FFG-828忠南

FFX-III外观上和FFX-II有不少相似之处,实际上也是FFX-II的进一步改型。舰体长度从122米增加到129米,舰宽从14米增加至14.8米,空载排水量从3200吨增加到3600吨。舰体内部还采用了箱型梁设计,以增加生存力并降低爆炸对临近舱室的破坏

FFX-III沿用了FFX-II的动力系统,采用CODLOG(柴电燃交替)推进。高速时使用1台MT30燃气轮机提供推进力。低速时则2台DRS研发的1.7MW永磁电机驱动,所需电力由4台MTU 12V 4000 M53B柴油发电机提供,提高了燃油经济性。而且由于永磁电机串联在推进轴而不是并联在减速齿轮上,低速航行时减少了一个噪声源,从而获得了更佳的安静性,更有利于反潜战

FFX-II动力系统进行陆地测试

武器系统方面,FFX-III也基本沿用了FFX-II的配置,主要武器有一门MK45 Mod 4 127毫米舰炮,2座8单元KVLS-I,2座4联装SSM-700K反舰导弹以及2个MK32反潜鱼雷发射管,不过近防系统从密集阵更换为CIWS-II

CIWS-II沿用了守门员的30毫米机炮,传感器包括四个固定阵面组成的搜索雷达,一个火控雷达和一个红外光电系统

作战系统也有了重大升级。韩国最先在PKX-A上安装了国产化的作战系统,并将其取名为海军盾牌,属于最早的基线1.0版本,在FFX-I和FFX-II上海军盾牌进一步升级到了基线2.0和基线2.3,FFX-III则再一次升级到了基线3.0

软件的性能提升离不开硬件的支持,作战系统的升级也需要传感器跟进,这也是FFX-III相比FFX-II最大的改进和最显著的区别。原来安装了SPS-550K AESA(有源相控阵)雷达和SAQ-600K IRST(红外搜索和跟踪)的主桅杆被集成了S波段MFR(多功能雷达)和SAQ-600K 的ISM(集成传感器桅杆)所取代

FFX-III上的ISM

S波段MFR是韩国的首款单元级数字阵列雷达。每个阵面约有2x2米大小,内有2400个使用氮化镓材质的T/R(收发)单元。其基本组成单位被称为DTRB/DTRM(数字收发模块)。每个DTRB/DTRM被划分成4个子阵,每个子阵有16个T/R单元。除此以外还有辐射阵子,控制系统,信号处理系统,冷却系统和电源系统等支持组件

DTRB/DTRM

S波段MFR让FFX-III的防空能力相比FFX-II有了质的飞跃,而且还具备了在未来使用海军版L-SAM(远程地空导弹)执行BMD(弹道导弹防御)任务的潜力

FFX-III的S波段MFR

FFX-III不止将韩国海军护卫舰的技术性能提升到一个新高度,同时也为未来建造KDDX(韩国实验性驱逐舰)进行了一些必要的技术验证,尤其是ISM

KDDX所使用的ISM将比FFX-III的更为先进。不仅S波段MFR的阵面大幅增加,而且还增加集成了X波段MFR,在KF-X机载火控雷达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除此以外,ISM上还会集成不同波段的相控阵卫通天线,ESM(电子支持设备)和IFF(敌我识别)系统

作战系统也会在KDDX上进一步升级为基线4,并引入TSCE(全舰计算环境)




小艇扛大头——韩国最强护卫舰FFX-III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