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去编制化,不可能!

2023-08-25 11:09 作者:毕上公考  | 我要投稿



现在很多人鼓吹去编制化。看到精简编制的消息,大呼过瘾。


但精简编制本质是什么?很多人都没搞清楚。


精简的不是人员,而是编制。某些单位的岗位工作人员存在空缺,甚至是长时间空缺,便会造成单位编制冗余。


一方面,每年都会有人因为各种原因不能继续工作,退休、殉Z、重病等,这时候就会空出一部分编制。


要知道,1963—1970年出生的人口正是我国历史上人口出生数量最多的几年,这部分人这两年都要退休。2023-2025年是退休高峰年。


另一方面,某些特殊时期,某些单位或者部门工作多、任务重,这时候会进行扩编,增加工作人员,等特殊时期过去,不需要那么多人了,这时候也会有一部分编制空余出来。


再就是,某个岗位长期工作的人数少于编制数,而工作量可以完成,那就会出现冗余编制。


空余出来的编制会被收回,供机动使用。


再次,精简不是精减。


一字之差,内涵完全不同。减是数量上的减少,而简是简化,是化繁为简,合理配置,是系统层面的优化。


部分单位因为精简编制,能招收的人员自然会减少,但这些编制并不是取消掉了,而是用于加强重点领域和重点工作。


因此,控制编制总量,优化编制结构是好事,但并不意味着去编制化,说白了,去编制化是伪概念!


目前,有编制的工作,特点是薪资不是很高,但非常稳定。这种稳定通常不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就算个人因为任何意外情况或疾病导致失去劳动能力,也不会失去收入来源。


有编制的单位,常常被要求在就业形势不好的时候吸纳就业。


所以在这些收入不高的单位,常常会在经济的低谷期吸纳比较好的人才。虽然这些机构薪资不高,大众也不希望它很高,却可以保持良好的人才密度。


近些年的突发事件证明,有编制更有战斗力。


比如过去三年,公立医院能够维持运行,而一些私立医院直接拒收新G患者。公立医院可以搞“所有科室改为呼吸科”的应急操作,而没听说过国外私立医院能这么搞。


在紧急时刻,编制对于社会组织力、控制力十分重要,有事时真上。编制的价值,对于我们考生来说是稳定,对于组织来说是号令。


有编制的人享受的好处和付出的义务,是对等的。


再举个例子,如果没有编制,一个正规本科生会去某个中西部偏远山村当老师吗?一个月4000元,工作环境可想而知,生活娱乐与城市天然之别——这样一个地方,没有编制,谁会去,如果没有人愿意来吃苦,当地这种基本的公共服务怎么解决。


对于富裕发达地区,编制可能没那么影响巨大,反正不缺人去做事,但是在中西部广大地区,没有编制在,大盘都可能不稳定。


最后,编制也可以使广大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能够摆脱领导的人身依附,避免像某些国家出现的那一种Z治门阀。


编制的价值,远不是从我们考生应试的角度看到的那么简单。


它的重要性,也不会因为个别在其位不谋其政的庸人造成的不良影响而衰减分毫。


编辑 | 毕上君

去编制化,不可能!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