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常识午餐】
1.(单选)尊老爱幼、孝敬父母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又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我国法律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父母的责任。这说明:
A.我国法律的制定体现道德的基本要求
B.我国法律具有补充道德的作用
C.我国法律的内容与道德是完全相同的
D.我国法律是对道德全部认可
【答案】A
【三级知识点】法律-法理学-法的制定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法的制定知识。
第二步,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是相辅相成的。具体表现在:第一,法律的制定体现着道德的要求,即法律的制定受道德的影响,体现着道德的基本要求。如我国宪法和婚姻法中规定“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就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尊老爱幼”;第二,法律有维护道德的作用,即以国家强制力作后盾,打击违背道德的现象,确保道德的实现。第三,道德补充着法律的不足。法律不是万能的,不可能对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和所有问题进行明确规定,有时违背道德但不违法,这就需要用道德规范来加以调节和补充;第四,道德支持、促进法律的贯彻实施。道德通过提高人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舆论的力量来支持和保证法律的实施,如对违法行为的抑制和谴责、对见义勇为的行为的赞扬和鼓励等。
因此,选择A选项。
2.(单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②国务院
③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④国家监察委员会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三级知识点】法律-宪法-国家机构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国家机构知识。
第二步,根据《宪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故①③项正确。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①根据《宪法》第八十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②根据《宪法》第一百二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监察委员会是国家的监察机关。
3.(单选)刘某(未取得危险化学品运输资质)驾驶车辆(非危险化学品专用车辆)运载氢溴酸至甲公司,途中因所载氢溴酸散落至高速路面,部分渗漏,导致后方车辆与该货车发生碰撞。经鉴定,刘某所驾驶车辆内的氢溴酸属于危险化学物品。刘某的行为构成:
A.交通肇事罪
B.破坏交通设施罪
C.破坏交通工具罪
D.危险驾驶罪
【答案】D
【三级知识点】法律-刑法-刑法分则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分则知识。
第二步,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四)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机动车所有人、管理人对前款第三项、第四项行为负有直接责任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此法条是刑法对危险驾驶罪的规定。本题中,未取得危险化学品运输资质的刘某驾驶非危险化学品专用车辆运载氢溴酸,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且途中因所载氢溴酸散落至高速路面,部分渗漏,导致后方车辆与该货车发生碰撞,危及公共安全。故刘某的行为构成危险驾驶罪。
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
A项: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A项排除。
B项: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一百一十七条,破坏轨道、桥梁、隧道、公路、机场、航道、灯塔、标志或者进行其他破坏活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B项排除。
C项:根据2021年版《刑法》第一百一十六条,破坏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足以使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发生倾覆、毁坏危险,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C项排除。
4.(单选)某医院院长黄某伙同医院内外多人通过借用职工、居民、学生医保卡在本院医保系统刷卡办理虚假住院,骗取医保基金290万元。黄某的行为构成:
A.盗窃罪
B.侵占罪
C.诈骗罪
D.贪污罪
【答案】C
【三级知识点】法律-刑法-刑法分则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刑法分则知识。
第二步,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第一款,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题干中,某医院院长黄某伙同医院内外多人通过借用职工、居民、学生医保卡在本院医保系统刷卡办理虚假住院,骗取医保基金290万元,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A项排除。
B项: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条,将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退还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B项排除。
D项: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第二款,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D项排除。
5.(单选)根据《民法典》规定,医院需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是:
A.甲癌症晚期,医院经过治疗后依然死亡
B.乙受重伤被送往医院紧急抢救,但抢救无效死亡
C.丙发生严重交通事故后被送往医院,医生动作迟缓,导致丙抢救无效死亡
D.丁的妻子怀孕难产,丁拒绝在手术手续上签字,导致时间耽搁,丁的妻子死亡
【答案】C
【三级知识点】法律-民法-民事责任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民事责任知识。
第二步,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一十八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或者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C项中,丙发生严重交通事故后被送往医院,医生动作迟缓,导致丙抢救无效死亡,此医生有一定过错,故医院需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BD项: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四条第一款,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一)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二)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三)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难以诊疗。ABD项排除。
6.(单选)甲市人民政府为修缮政府大楼,向该市乙银行贷款1200万元,未能按期偿还,乙银行以甲市人民政府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该案所涉及的法律关系是:
A.政府行政行为
B.平等主体的民事法律关系
C.因经济纠纷引起的刑事法律关系
D.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纵向经济法律关系
【答案】B
【三级知识点】法律-民法-民事法律行为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民事法律行为知识。
第二步,民事法律关系是指由民事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也就是由民事法律规范所确认和保护的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关系。民事法律关系具有以下特征:(一)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一般是自愿设立的;(二)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所形成的社会关系。但主要是财产关系;(三)民事法律关系是基于民事法律事实而形成的社会关系;(四)民事法律关系是以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关系。(五)民事法律关系的保障措施具有补偿性和财产性。题干中,甲市人民政府为修缮政府大楼,向该市乙银行贷款1200万元,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所形成的社会关系,故该法律关系属于平等主体的民事法律关系。
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
A项:行政行为,行政主体作出的能够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其具有以下特征:①行政行为是执行法律的行为,任何行政行为均须有法律根据,具有从属法律性,没有法律的明确规定或授权,行政主体不得作出任何行政行为。②行政行为具有一定的裁量性。③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具有单方意志性,不必与行政相对方协商或征得其同意,即可依法自主作出。④行政行为是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带有强制性。⑤行政行为以无偿为原则,以有偿为例外。A项排除。
C项:刑事法律关系的法律事实是犯罪行为。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国家和犯罪人的权利和义务,国家享有对犯罪人进行刑罚处罚的权利,承担依法适用刑罚的义务,犯罪人有接受刑罚处罚的义务,享有不受“法外用刑”的权利。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国家和犯罪人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目标,即实现刑罚本身。C项排除。
D项:经济法律关系是指经济法主体在国家干预和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根据经济法律规范规定所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关系。D项排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