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战双碎碎念】 摇篮游行版本剧情梳理

2023-07-23 12:10 作者:劣酒与打油诗  | 我要投稿

“状似鲸鱼的棺材怀抱着灰鸦小队指挥官的尸体,带着其余612位在此逝去的死者,冲破了深海的囚禁。

他们是不被任何人牵挂的弃子;

他们的死亡中刺满了遗憾,迷茫与孤苦;

他们所期盼的终点仍然遥不可及。

但在此刻,哪怕只有此刻——

请允许我们吟唱起过去的歌谣,让那歌声化为悠长的鲸鸣,在这叹息中踏上无归的道路吧。

过去,我们踩着同伴与前辈们的鲜血铺成的路走到了今天。

现在,就将这条因你们才得以延续的生命,托付给身后的人。

——即使此身已融入赤潮,悲鸣没有回响。

——我们仍将以死问路,尸体游行。”

我无意,也没有能力去改变他人对摇篮游行这一章的想法,毕竟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于故事的逻辑,试图说服他人接受自己的逻辑是徒劳的。

所以这里只对剧情进行梳理和理解,无意说教。

先说结论,开头那一段剧情摘抄已经透露了我对这一章的观感,杂而不乱,人物塑造简练通透,挖坑填坑顺滑,主旨鲜明,即使使用了克隆这一科幻中烂俗且具有争议性的概念,仍然有9分左右的分数。

好,接下来清理摇篮游行章节剧情梳理。

第一、关于克隆带来的首席身份问题。

在这里不使用真假来区分,我称原本的首席为原体,海底的首席为复制体,其余灰鸦见到的为克隆体。

原体具有完整的记忆,但是缺失了4月1日到4月16日的事件记忆,疑似昏迷加上记忆同步装置对大脑的损伤。

复制体具有完整记忆,但是缺失了4月1日到苏醒接近一年的记忆,这一年复制体在沉睡。

克隆体没有首席记忆,只有意识海,或者部分记忆,在复制体参加克希拉计划之前,由克隆体参加摇篮屠场。

首先,结论,空中花园的是原体,海底的是复制体。有争议是不可避免的,西游记真假美猴王那段剧情到现在还有阴谋论的余地,何况战双这个二次元游戏。

表达者的宿命便是被误解,故事也是如此,但是解读就要更依靠着作者的本来想法,所以后面会将文案明示暗示的点一一列出。

下面是这一章关于首席行动轨迹的归纳:

原体与万事解决红潮事件 → 被黑野带走 → 在凛冬堡链接惑砂并且被制造出克隆体 → 黑野研究克隆体 → 异聚塔被人类(里哥)攻克 → 冯内古特重启克希拉计划 → 选定首席作为克希拉计划的核心 → 发现没有记忆的克隆体无法成为钥匙 → 4月1日原体失踪 → 使用记忆同步装置制造复制体 → 原体在4月16日苏醒,回到空中花园 → 复制体在接近一年后苏醒 → 参加摇篮屠场 →在第二年4月1日死去。

以下是支撑上述结论的论据:

1、剧情外因素,如果活下来是复制体,那么接下来必然会围绕复制体写剧情,除非文案组不想干了,想让战双暴死,这次剧情原本就是妥协下的产物,不然直接写原体死在海底,然后由其他人走上首席路,这样不是更好吗?

2、宏观来看,如果海底的是本体,为什么要将一个复制体留在医院,复制体虽然有原体的记忆,意识海,但是他不能再次克隆,也就是说,留下复制体除了发挥空中花园指挥官的作用,没有办法再给克希拉计划提供任何帮助,因为他没有办法再次克隆。而留下原体很好理解,哪怕这一次的克希拉计划失败了,原体还在,总有办法搞到新的克隆体或者复制体。只要升格者想一想,就知道该怎么选。

3、26-3中惑砂说道“还是有记忆的人更稳定一些,马上就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这里如果是原体的话,惑砂一定会说“还是本人更稳定一些。”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这一次实验,惑砂也不知道最终会不会成功,难道做实验会在不知道是否成功之前就把实验的材料一股脑的投进去吗?显然不会。

4、26-12中,惑砂说道“在凛冬堡进行思维链接实验的那段日子,我们根本不知道那面墙后的链接者是谁……现在的我不是那时候的我,首席也不是那时候链接过的首席了。”这样看来,凛冬堡链接惑砂的就是原体,因为去凛冬堡和制造克隆体是同一时间,没有时间让克隆体生长链接惑砂,而现在海底的就是复制体,所以惑砂才说出这句话。

5、希波克拉底直接从检验室拿出来的报告,身体没有促进生长的药物,这份报告虽然不能作为一锤定音的证据(生命之星确实有内鬼),但是还是那个问题,内鬼想方设法为一个复制体遮掩克隆身份的动机是什么?复制体没法再进行克隆,对于克希拉计划还有什么必要么?内鬼不应该暴露或伪造有药物生长痕迹吗,毕竟一个有隔阂和混乱的灰鸦更符合内鬼的利益和心态。

6、为什么复制体有原体的装备,因为惑砂和冯内古特都需要一个认为自己是原体的复制体,所以惑砂剧情开始时的诱导,装备的齐全,都是为了激发求生意志和意识海的稳定。

如果让复制体知道自己是复制体,会发生什么呢?很大概率是复制体直接舍弃自己,将克希拉计划砸个稀巴烂。

 

第二、如何看待拉弥亚和首席之间的关系

这章的文案有意无意之间,写出了一段能让拉弥亚和首席这件事逻辑自洽的剧情,那就是拉弥亚用卵模拟未来的这段剧情。

拉弥亚用卵模拟未来,改变节点,她觉得模拟中未来的人和她记忆中过去的那个人是两个人吗?

不,并且拉弥亚是进入到了模拟的未来中,体会到了虚构出来的生活,与妈妈生活在一起,上学,工作,死亡,在星海遨游,探寻真理,然后回到一切还没有发生的时候。

那么,对拉弥亚来说,在跃出水面,游到岸边,看到已经死去的人类完好无损的站在那里的时候,就像卵的模拟结束之后,回到现实的那一刻。

最后,拉弥亚问首席会不会做出与海底复制体一样选择的时候,何尝不是像她抱着那颗卵在问“请告诉我……那个刚刚发现我真实身份的那个人,会不会原谅我……?”

虽然她已经得到了答案,但是在现实中,一切远未结束,才刚刚开始……

战双是一个ml手游,这是确定的,但是战双文案从来不会再主线剧情里写出角色和首席的爱,发糖是在好感剧情,皮肤剧情,活动剧情。曲在主线和首席还不熟,灰鸦三小只和首席是战友,赛琳娜在主线只和首席对视过一眼,突击鹰三头犬都是战友,说起来主线剧情里明确对首席说过“我爱你”的人是惑砂(笑)。

海底的首席对拉弥亚来说是什么呢?是像亚特兰蒂斯里的拉斯特丽丝,医疗部长那样指引他方向的人,他们坚定的灵魂,舍弃生命也要追寻真理的意志对她来说就像是繁星一样熠熠生辉。

她只是想要追寻着这些星光,寻找到自己的真理,触碰天边的繁星。

 

剧情里总的梳理就这些,最后聊聊我对这一章的想法。

战双终究是个二次元ml手游,它的剧情必然要向商业上的限制妥协,任何一个写手都想写出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

就像前面提到的,如果这一章真的把首席写死,然后安排新的角色接替首席,那时候,故事是震撼人心了,战双这游戏直接没了。

如果把这一章单独做成一个单机的文字剧情向游戏,那么文案必然会把真正的,原原本本的首席放进海底,而且可以加入大家喜闻乐见的爱情元素,甚至还可以攻略惑砂,灰唁,克希拉(不是)。

我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我当然远远不如文案组的大佬们,如果我有一个能写出完美的,圆满的,闪烁着光辉的悲剧故事的灵感,真的很难抵挡那种诱惑。

当然,我如果能写出来,大家只会说为什么在同人文里还要吃刀子?

但是kl真的把原本的首席写死,大家只会说:kl,你没事了(nmsl),rnm!退钱!

有的人也会想到,为什么非要用克隆这个概念,有格式塔,卵那样可以模拟未来的东西,让拉弥亚用那种东西模拟首席未来不就好了?这样既不会有克隆的争议,还能写出真首席死去的if线。

这里牵扯两个原因:

1、我在看小说时极度讨厌的一种结局,就是在最后主角发现一切都是一场梦,这时我觉得这本小说跟没看一样,索然无味,卵的模拟也是一样的道理,在最后发现一切都是虚拟出来的if线,前面情绪有多起伏,看完就会有多平淡。

2、战双的剧情比较好的几章,可以明显的看出文案在极力避免的一件事,就是重复出现同一个故事骨架,因为读者会对相似的故事骨架有情感上的抗性,在曙星致意那章,七实就是通过格式塔模拟if线,所以这次拉弥亚用卵模拟的故事只是作为故事的血肉来填充,没有了初见的那种震撼。

所以克隆这个概念是多种考虑下的最好的设定,即使它会带来一定的争议。

有人拿红莲和白毛的事来套这次的事,根本不是一个逻辑,首先,红莲接受的是被裁减过的记忆,再者,空花的本意是用红莲代替阿尔法的位置,后来受到那么多人的影响,才慢慢变成了和阿尔法不同的两人。

在看故事时,我还是希望能看的更全面一点儿,甚至包含着作者的意图。

我为什么不反感本章克隆这个设定,因为复制体被克隆出来,同步了记忆,不是去和拉弥亚谈情说爱,也不是为了取代原体,而是为了在那个屠场中死去,用死亡的刀将虚假的肉体剖开,让我们看到那熠熠生辉的灵魂。

不管是平行世界中的我,还是格式塔中的我,亦或是克隆出来的我,只要我还是我,那就会做出相同的选择。

——即使此身已融入赤潮,悲鸣没有回响。

——我们仍将以死问路,尸体游行。


【战双碎碎念】 摇篮游行版本剧情梳理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