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写写的音频专栏】五、自动化

划分段落与做好记录
以studio one为例,它有一个叫编曲器的功能,用来在时间轴上划分段落。你可以按照音量来划分,一般可以分为安静段落、松弛段落、高潮段落、极限段落这四个段落,其音量依次增加。你也可以按照歌曲的组成来划分,比如前奏、主歌、副歌、间奏、结尾等等。
在歌曲制作中段落划分是相当重要的一步,因为在混音过程中,不同段落会使用不同的手法进行处理。
而且混音虽然叫工程师,好像有着种种的规范,但它仍然是一种相当即兴的创作过程,因为往往你不会记得前几天你这个工程里面做过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所以做好记录就显得非常重要。推荐的方式是按照你所划分的段落去一边混音一边做记录,比如我用来什么插件,目的是什么。
音量自动化
音量,或者说力度往往可以反应歌曲的情绪。首先,混音并不是所有声音混合在一起就行,而是要有主有次,要去突出歌曲中特定的部分,来表达特定的情绪。(主要是人声加上编曲的四大件:吉他、钢琴、bass、鼓)
对人声的处理:
首先来认识音头和音尾,音头指的是声音一开始很响的部分,反应了一个声音的力度,音尾指的是声音之后持续的部分,会使声音舒缓而有情绪。而对人声部分音头进行提升,音尾部分进行衰减可以提高清晰度,这就是自动化中人声咬字和归韵的做法。
在音量较小,情绪收敛时,需要音头与音尾之间的强弱对比来提升细节感、活跃感。这种情况下人声是歌曲情绪的主导。
在音量较大,情绪彻底放开时,除了比较拖的字外,通常不做归韵处理,只需要适量提升一下音头即可。情绪可能没那么大,但歌词比较密集时,同样只需要适量提升一下音头。
伴奏的侧链避让:
你可以通过自动化曲线的方式来让乐器避让人声,但用压缩效果器的侧链监听并避让人声同样是十分好用的手法。这里的避让指的是当人声强时,伴奏弱,而当人声弱时,伴奏强。这种做法可以提升歌曲中各个声音的融合度。
声像与效果器自动化
声像即通过控制立体声左右声道的音量,来改变听感上声音的位置。实际使用声像时可以配合音量的自动化实现声音的移动效果。但也可以直接使用声像效果器直接操作。除了音量和声像外,效果器也可以进行自动化的控制,只需要打开写入模式DAW即可自动创建自动化曲线。

封面来源:重返未来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