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红颜】你眼中的温柔,是我灵魂的温度——《ICO》Yorda & 《旺达与巨像》MONO


生活在当下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里,想要做到传统意义上的孤独真是挺难的事。首先得把电脑,手机,电视等等一切跟外界有所联系之用的物件统统关掉,然后躲在没人找得到你的地方,同时还有个前提:你还得是个没啥存在感的孤家寡人,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人需要你,你也不需要任何人。
哈,我并非无聊到在模拟脑洞《鲁滨逊漂流记》中的境遇,更没有想过要这么做,我只是举例说明,至少我们绝大多数人终此一生不会去做这样的事,更没有这个条件和契机去这样做。
不过,即使孤独离我们如此遥远,那个常常和它走得很近,却又独来独往的被称为寂寞的情绪呢?它也如此的好打发么?
恰恰相反,寂寞总是如影随形,动辄在我们意气风发的时候前来拜访令到我们怅然若失,更甭提在我们失意落魄的时候不请自来,让本就低落的情绪进一步跌进低谷。
午夜梦回,是虐单身狗的好时候。轻言爱恨,也是让坚守和责任变得不值钱的原因。
我们寻寻觅觅,忙碌不息,却老是还觉得自己什么也没有。
我们真的如此寂寞,寂寞到拥抱着繁华却还要自怨自艾?
或许,我们是因为拥有的太多,多到我们认为理所当然,多到我们顺理成章忘记感恩。只有这样的解释会让我们可以心安理得一些,更贪得无厌的活着,早已经忘记了到底想要什么。

远山的诗,为我歌唱。
一个失败的文化产品,总能找出各种各样为人诟病的缺陷。其中有一个方面在我们所处的这个大环境里尤其明显。这是这篇文章里第二次提到所谓的“时代环境”,下面可能还会再提,因为它真的是个很重要的观点。
加法啊,就是比减法来的容易。恨不得在一首歌里,唱遍世间百样情感;恨不得在一本书里,写出一个千人千面;更恨不得在一部电影里,演尽天下万种情仇。好嘛,洋洋洒洒一大堆,最后是哪边都想来一笔,哪边也没有落到点上。弄得尾大不掉,贻笑大方。
其实好的故事,往往简单的很。就如同最纯粹的黑白两色,单独入眼鲜明透彻,混成一起难分轩轾。反而能给人最深刻的印象。
《ICO》的故事简单到了极点。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完毕:一个长着角,其貌不扬的少年,拿着一根木棍,保护着一个一身白衣的灰发少女在一座城堡里寻找战胜魔女和逃出生天的故事。
这个故事,简单到就像一个儿时我们听过,却早已经随着岁月更迭在记忆里变得模糊的寓言,我们忘记了一切纷繁芜杂的过程,忘记了一切深入浅出的描述,只记得开始和结局。
这是一个极其巧妙的处置方式,把一切的细节都大而化之,把一切的概念都轻轻带过,只留下最骨干核心的内容。巨大的留白在故事里不断变化,不断演进,关于这模糊而语焉不详的故事,你可以有许许多多的解读,全部似是而非,又全部都有迹可循。

如果你牵着我的手,我会尽一切保护你。
矛盾而统一,深刻而又简单。恰如一滴墨和一滴水,糅杂在一起,表里一面,不分彼此。
对比是无处不在的,主角ICO和Yorda自然也不例外,他们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一个皮肤黝黑,一个肤白若雪,一个身手矫健,闪转腾挪,另一个则弱不禁风,无力自保。但就是这样一对玩家连他们到底是什么关系都无法确定的组合却成就了彼此,游戏进行的过程中,他们的手紧紧地牵在一起,就如同游戏的宣传语所描述的那样:“决不放弃这个人的手,否则就如同放弃了自己的灵魂。”从开始到结局,一切的邪恶,所有的威胁,都试图拆散他们,黑乎乎一团连轮廓都分辨不清的阴影,无处不在防不胜防的机关陷阱,还有那个象征内心散不开的黑暗的魔女,他们的目的都是一样的,把这两只紧握着的小手拆开,劫走Yorda。
哪怕不能言语,哪怕面对威胁连一丝自保的能力都没有,甚至只会默默地注视着代表玩家的ICO做着各种用尽浑身解数的攀爬和翻滚。Yorda都显得那么纯粹。纯粹到你的目光无法从她的身上移开片刻,因为那可能会让她在不经意间永远的离开你。你每走一步,都渴望她和你十指紧扣,好像透过那个冰冷的电视机屏幕,有一种无迹可寻的玄妙力量在通过你掌上的手柄将你和游戏里的人的命运绑定。
这是一种灵魂的共鸣,一瞬间,会有一种错觉,你的灵魂已经和那个叫ICO的矮小少年合二为一,你的生命中除了保护那个少女之外,已经没有第二个目的。你生来就是为了这一个时刻,你们穿梭在阴暗的城堡,你奋力击溃一波波的黑影,你面对强大而看似无可匹敌的魔女毫不畏惧,你甚至做好了牺牲的觉悟,下定了粉身碎骨的决心。只是为了保护她,只是为了不计一切代价的保护着她啊!
越是纯粹,越是充满着力量。我相信这样的力量,是无坚不摧的,我还相信这样的力量,引导着人性中的美好部分升华。
于是我的信心得到了验证,ICO和Yorda成功的战胜了艰难险阻,迎来了他们的结局。
这个结局如同游戏的本身风格,简单的像是简笔画上的最后一根线条,他们逃出去了,仅此而已。
或许有人会问然后呢?
然而真的需要然后吗?
“我拿他做了许多诗句,我替他想出种种境地。有的人读了伤心,有的人读了欢喜。”这段是一首著名的诗《一笑》里的句子。这首诗我认为是写的极好。而这两句尤其的好。蕴含了悲喜,设想了际遇。可又不言明前路,也不点清命运。只是让你思考,只是让你默默去想,到底会有哪些风景。
我爱这款游戏,如我爱这诗句。
一晃眼就是十六年。
从2001年我玩过这款游戏至撰此文,已经十六年,过儿和姑姑都相逢了,还能有什么想不通透呢?
可我终究是没有想通。为什么Yorda这个长着尖尖耳朵,缄默无言的少女会在我的心里住了那么多年,她那本就模模糊糊的身影若隐若现,总能在不经意间叩开我的心。而《ICO》这款游戏也总能挑起我心中最温柔的那一块地方。
或许十六年前还是少女的我,在第一次涉猎这个游戏的时候,它已经像是一颗种子,深深地埋在我的灵魂之中,如今长成了参天的树。
每当我不期然的有了隽永的心情,一定是它带给我的治愈。
它就是这样的,是能够治愈寂寞的良药。沁入心脾。
而匠心处处在,何止一隅动人。
下面我把《ICO》的海报和意大利著名的画家乔治.德。基里科的名画《一条街上的忧郁和神秘》放在一起。不难发现两者两者构图和画面甚至配色上的相似之处,海报无疑是借镜了这幅名画。但是和原画不同的是基里科的这幅画因为透视的关系,表现的是他惯常的那种令人压抑和充满危机感的艺术风格。而《ICO》的海报却有更广的视角,而且虽然两个角色的身形跟硕大跟空旷的场景比起来显得如此渺小,可恰好在构图中央部分的ICO和Yorda却毫无疑问的给人一种相互扶持,并肩前进的感觉。堪称神来之笔。而这样的细节,游戏里比比皆是,我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所以,行文至此,我已不愿继续陈述我心中关于这款游戏的各种情感,谨以此诗献给它,献给伟大的《ICO》

太阳播撒温暖的余韵。
晚风轻吻风铃。
孤单的行人街边低语。
只有他从未忘记。
那些遥远的记忆啊。
不经意间想起。
无尽的海浪。
青山淡墨如玉。
你曾在那里。
唱起悠扬的歌曲。
雨水溅起的声音。
击打木琴。
日记狡猾的隐藏自己。
它有太多秘密。
候鸟的翅膀飞过天际。
只有它从未忘记。
那些淡去的时光啊。
都在悄悄探寻。
无垠的蓝天。
知了独自哭泣。
你曾在那里。
寻觅梦中的身影。
咀嚼晦涩的言语。
难解的谜。

手中的剑,为我送行!
如果将一款游戏用一幅画来进行类比,那么《ICO》就是白色画布上夹杂了一丝黑,用温柔而充满悲悯的笔触来诠释着爱与守护。而《旺达与巨像》就是黑色画布上掺上了一丝白,用悲壮而充满勇气的血肉来鞣制出爱与斗争。
谈到《ICO》,必然谈到《旺达与巨像》,不仅仅是因为它们是同一个工作室制作,还因为这两款游戏在剧情上相辅相成,然而撇开这些相似之处,它们在玩法上却是大相径庭。
如果《ICO》是一篇充满了童话风格的寓言,那么《旺达与巨像》就是一首暴风雨夹杂电闪雷鸣的史诗。
同样简单到极致的剧情,甚至一个少年为了一个少女冒险的故事大纲都如此相似。然而旺达要面对的那些敌人,都是硕大无朋的巨像。最大的那些甚至长达两百米,或者有十几层楼的高度。
这,真的是人力可以对抗的吗?
那么我们的主角旺达有什么可以依仗呢?
只有他自己,还有一匹普通的马,被称呼为阿格罗的忠心耿耿的母马。噢,外加一张弓和一把被称为往昔之剑的武器。
他疯了吗?
或许的确是。
为了心爱的人,他愿意抛弃一切。那个自称多尔暝的声音就好像《浮士德》中跟浮士德交易,发出诱惑他堕落声音的魔鬼墨菲斯特一样。不过他倒是颇为仗义,一上来就告诉了旺达,为了救活这个叫MONO的少女,他得杀死那些看似不可战胜的巨像,同时要付出惨重的代价。
多么艰巨而艰难的任务,而那个代价,旺达在冒险中想必也逐渐的觉察到了,那就是他的灵魂。
可他依然义无反馈。以蜉蝣撼树的勇气,以玉石俱焚的决心,面对着命运。
MONO真的值得他如此牺牲,如此付出吗?
她是个怎样的女子?
绝大多数的时间里,她只是安详的躺在神殿里,陷入永久的沉眠,相信没有旺达和魔神多尔暝的那个交易。她永远也不会醒来。那个诅咒令她如同一个活死人。
这样的角色也当得起女主角的位置?这样的角色也配称为“游戏红颜”?和这个系列文章里的其他角色相提并论?

她当得起!哪怕游戏里语焉不详,但是玩家们却大胆的做出了推测,结合《ICO》与《旺达与巨像》的剧情。她的故事有一个深深的轨迹可寻。
当旺达最终牺牲了自己,和魔神的灵魂归一,乃至被封印后蜕变成了一个长角的婴儿后。任何一个有心的玩家都不难发现。两款作品的故事完美的画成了一个圆。就是这两款加起来文本量不超过100句的游戏,却用最细腻的“语言”讲述了一场结合了轮回和等待,信念与坚守的故事。
我们完全可以相信,ICO就是转世后的旺达,而Yorda就是被复活后的MONO。他们一者在一次次的轮回里饱受煎熬,一者在漫长的等待中失去了记忆甚至感官都变得无比迟钝。但是他们终于相见的时候,一切都不用解释,哪怕已经过了几百年,几千年,他们还是知晓彼此的存在,能够放下一切的相信彼此。共赴未知的旅程。
这是一种只有爱才能担负起的羁绊,这同样也是只有充满了温柔与牵绊的玩家才能捕捉到的情怀。这样的故事怎么可能不感人,怎么可能不被人口耳传颂,乃至终于成为不朽的经典。
旺达的战斗,是注定悲剧的战斗。同那些强大的守护着魔神多尔暝灵魂的巨像让旺达九死一生,一次次用尽浑身解数。而一次次的苦苦坚持,换来的却是多尔暝力量的逐渐觉醒,旺达距离目标越近,自己的生命倒计时也就越急促。直至迎来那个结局的命运。
然而他并没有丝毫的犹豫和退缩。一次次尘土飞扬中,一次次迎头痛击里,他都站了起来,遇强越强,越挫越勇,像每一个悲剧英雄一样,诠释着自己的英勇。
《旺达与巨像》的精妙之处,还在于令玩家完美的通过游戏操控体会到了旺达的这些情感。他面对巨像时候的拼搏,人类面对巨像时的渺小,他紧握手中弓箭拉满弓弦,他驾驭爱马驰骋追击,他登上巨像决不放弃。手柄的震动传达着这一切,玩家的心也被牵动着跌宕起伏,没有片刻的安宁。
他就像抱薪救火,他就像饮鸩止渴,但是他的希望,他的勇气,他的爱,却让他无视一切,无惧一切,奔赴那个早已经被安排好的结局。
于是,他逝去了,同时也失去了。留下MONO和已经鞠躬尽瘁,瘸着腿寻找着主人的爱马阿格罗。
他终于可以跟心爱的女人相拥了,哪怕自己变成了一个婴儿。
而轮回再次开启。
所以我至今记得MONO在结局时那期期艾艾,怅然若失的模样,她一定知道的,知道那个为她付出了一切的男人所做的一切。所以有了《ICO》的故事。有了那个洗尽一切悲伤愤怒以及痛苦的温柔结局。
一切都不枉,一切的是值得的。
相爱的人必然会走到一起。哪怕穿越了无数个纪元的时光,哪怕是经历了肝肠寸断的折磨,哪怕是饱受了无穷无尽的思念。
相信美好的人,生命必然会回馈给他美好。
所以ICO也好,旺达也好,Yorda也罢,MONO也罢,他们是不是彼此的转世,又或者只是玩家们纯粹的美好寄望,这些都并不重要。
重要的只是爱。
并不仅仅是男女之爱,这种爱更加纯粹。
纯粹到只是爱本身,仅此而已。
最后以另一首诗抒发我的缕缕幽思。愿爱,永不消逝。
穿越夜空的繁星。
承载遥远的记忆。
我奏响歌曲,铭刻将至的晨曦。
每个片段都有树叶的痕迹。
我在阳光的缝隙里哭泣。
温柔隽永的呼吸。
芬芳怡人的梦境。
我吟唱诗句,点亮桌前的烛芯。
每个身影都有寂寥的故去。
我在远山的轮廓里找寻。
谁在念念不忘里呼吸。你的面孔从远而近。
空旷的原野青草依稀。
天空蔚蓝如许。
漆黑的长发也沉默如昔。
谁在暴雨倾盆里穿行。田间的花失去踪影。
废墟的瓦砾斑驳迷离。
大海澄澈如镜。
纯白的长裙更透亮如玉。
只有掌心的纹路,只有陈旧的典籍,
它们忠实的记录,它们诚挚的提醒。
你不曾忘记。你不会忘记。请为我歌唱。直至黎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