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美」被念成了PPT

2021-05-12 13:15 作者:语言观止  | 我要投稿

文/ L

美/美学→能够被教/教会 吗?

回应 “ 美学教育,那么我应该把心思花在传播上 ” 。

  • 有点不太理解,因为,目前所认知的education领域内的,美学教育或者艺术教育方向(specialisation),其目的是构建 arts-based learning context;a critical inquiry into arts-based engagement, learning, pedagogy and practice.


  • “美学教育,那么我应该把心思花在传播上”给人的感觉就像是【教授美学/艺术相关的知识点】,如同美术老师的教学内容,在于美术的知识点(i.e.,也就是技法);数学老师的教学内容,在于教数学知识点 etc.

    (囿于当下认知,是我的误解和误读...仅说说自己的想法)

  • 也同时,似乎与educational psychology和psychology education的区别相似,前者是教育心理学,后者是心理学教育(以教授【心理学知识点】为目标的,是心理学这个科目的老师)。

回应 “ 喜欢梵高和喜欢让别人看懂梵高,是两件事儿。”

  • 未受过教育的,不识字的,没有文化的,Ta们在走近教堂时,依然会被深深震撼,Ta们没有受过美学教育,却能在那一刻感受到美学的“压迫”感。


  • 大部分讲美术史/艺术史的人,自身不是艺术家,没有第一手创造艺术的经验,未尝过艺术创造的甘苦;讲述艺术的节目,大都是语言的节目(陈丹青,2020,一刻Talks)。


  • 每个人都有审美(甚至动物),但很多时候,人们似乎都认为,不经过【美学】的训练和学习,就没有审美(陈丹青,2020,一刻Talks)。


    回到,开始→“【xx】走近教堂时,依然会被深深震撼”。

  • 诚实的说,LR所有课程我都听完了,但是,艺术史(美学门)是我听得最累的(心累),看见艺术和画作的开始,就足以让在当时对美有所评价,要么“被深深震撼”,要么“只是路人”。但在“被深深震撼”后的,讲解/分析艺术的局部,以及背后的故事,都让我觉得【美被打破】。


  • 于是,我开始难受,开始痛苦,因为【美】被念成了PPT

  • 或许,人们不需要懂如何【看懂】梵高(解构),我相信大部分人,在梵高的作品前,能被深深地打动,就足以。我们面对喜欢的人/事,似乎不需要懂,非得给出一个喜欢的理由和道理,因为,那一刻的直观感觉会告诉我们答案——深爱or路人;我们似乎不太需要“懂”,就已经【懂】了,不是吗。


    那么问题来了,学习/教授【美学的知识点】→可以提高审美吗?

    凭经验来看,美学能够被教与人们天然具备审美,不是二元对立的。

梵高-星月夜

2021年5月12日13:13:30

文 / L

「美」被念成了PPT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