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学会海绵城市设计,还愁设计没有亮点么?

2019-09-13 10:47 作者:设计小教室  | 我要投稿

9012年一场大台风

利奇马

从长江以南

吹到了黄河以北

可谓是

真·走遍大江南北

小教室君还没走那么远呢

实名羡慕了


台风过境

台风后的善后工作

却成了大问题

台风后的生活也是real艰难了


然而到底是什么造成了这种情况呢?

原因一:排水设施老旧,建设缺乏长远规划

原因二:城市降雨热岛效应导致降雨量增大

原因三:城市地面硬化过度


“设计师的职责不就是改变这个世界嘛”

是时候展现真正的技术了呀

今天小教室君带来的是

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不是一个新鲜概念

但是却可行有效、能耗低

又称“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

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

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海绵城市的核心是

合理控制降在城市下垫面上的雨水径流

使雨水就地消纳和吸收利用


那这个怎么来实现呢?

要实现它的六个关键字

渗、滞、蓄、净、用、排


“渗”:减少硬化地面,加强自然的渗透。

通过土壤来渗透雨水,这样可以避免地表径流,

同时补充地下水、改善城市微气候


“蓄”:要尊重自然地形地貌,使降雨得到自然散落。

不破坏自然地形地貌,形成对雨水的调蓄和错峰

避免短时间内雨水的汇集,形成内涝


“滞”:通过微地形调节,让雨水慢慢地汇集到一个地方。

延缓短时间内的雨水径流量

避开形成径流的高峰


“净”:通过植被、绿地系统、土壤、水体等的过滤,对水质产生净化作用。

不消耗能量的情况下对雨水进行过滤

节能且有利于水资源的再利用


“用”:加强雨水资源的利用。

应该通过渗透涵养把水留在原地

留于原地的水可用于供给城市活动


“排”:采取必要的人工措施,把多余雨水排掉。

排去多余雨水

丰富原有地表径流


除了海绵城市的核心含义以外

小教室君还整理了

用于海绵城市的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

可以直接套用在设计中哦~

还没看够?

小教室君这就放出福利

以下为资料文件截图

福利时间

设计小教室 公众号二维码


关注设计小教室后回复“NP 海绵城市

注意,是绿图标APP哦 

(*^▽^*) 

就可以立刻抱走这套海绵城市设计资料合集

学会海绵城市设计,还愁设计没有亮点么?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