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前自危(特供版)
.......
疾病一事从古至今都不算鲜见。许多历史事件的背后都有疾病的影子,从美洲玛雅文明与印加文明因天花而溃,到黑死病为欧洲中世纪敲响了丧钟,疾病对于历史进程的影响很微妙,对于广大百姓则是不折不扣的灾难。中原大地上因为战乱疾病而死的不在少数,只是历史叙述总是以帝王事迹为中心罢了。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卫生条件也同样是触目惊心,又经历了近年的“非典”洗礼,总算是建立了相对稳定的预警系统。
对于老百姓,他们虽然不懂什么病理学还是医学,到底还是有自己的方法的。一是求“灵丹妙药”:当年飞抢的大蒜,白兰梗,碘盐等等都是这个思想作祟。此外民间各种土法中药和所谓的养生技巧也在这个时候会流行风靡。公共场所是不能去了,但是在家里烧烧香占卜之类的,总是灵验的。这方面一是病理学常识的不普及所致;二是也带着一种所谓民间的“自治话语权”,那大概是从一种旧时代大家长治下残余下来的一种“家法”,古代孩子多,即使偶尔有一个痊愈的也被归功于“土办法”的显灵。但是在现代语境下,又有了新的反应,比如那些拿拳头拿刀对准医生护士的,他们倒真不是什么妖魔鬼怪,对于他们来说,治病的医生和那些土方法郎中一样,都只是物件,如果不好使被归罪,这是一种朴实价值观不怎么正面的显示方法。
其二大概是“自守”,中原社会鲜有所谓“公民”,什么“社群”,有的都只是一个个以家长为中心的“自法自理”的家族产业。所以一出现紧急事件,马上闭口闭眼,关门不出。当然在此之前超市里各类食物也被横扫一空,后来的人只能干着急。等到事情结束之后,又像以前那样神态自若地继续生活。就和路上遇到交通事故,遇到精神病人闹事一样,反正和自己没关系,一觉睡醒又是个新人!自己出了什么事情,也只能靠亲戚,倘若亲戚不争气,那就只能骂上两句,然后自食其果了。这套办法好是好在出了问题只牵涉几个家族,与其他人无干系,坏就坏在没人想着会成为当事人,虽然这整个死胡同都是自己建的。
这算是我总结出来的一点规矩,大家可以照做,也可以不做。自然把卫生和民族性格绑在一起,很多人是不乐意看见的。但我总觉得,民族性格有时候比卫生更加深入人心,因为后者是告诉大家“这样可能让大家都没事”,但前者往往能保证“这样自己肯定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