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光奇遇记 Day5-泡泡之恋/香水秀 中简版
自从看了日剧东京大饭店,对日本的法式餐厅有了莫名的好感...

2023/01/18 週三固定是宝塚的放假日,没有公演,如果依最初的计画,今天就要回台湾了,但是受疫情影响,花组公演停演,于是我的回程日期延期,今天有了机会到京都享用法式料理。

在宝塚大饭店check-out,排队时,排在我前方的女士应该是来看宝塚剧的,她带着小型的行李箱、提着的袋子是宝塚大剧场裡商店的,如果她现在要check-in,那就是明天要看花组復演的公演,如果她要check-out,那就是这几天来看宙组小剧场的,来看剧的人在游客之中蛮好辨认的。
check-out之后,把行李寄放在饭店,从宝塚駅搭到京都河原町駅,再搭乘207公车。
到了京都河原町駅之后,三个出口都被我找遍了,就是没有207公车的站牌,去了地铁站的服务柜檯,询问:「すみません,バス乗り场は、どこですか?」同时在笔记本上写着207,我还是不敢念日文的数字。
站务人员很和气的问了问题,我没有听懂,但是隐约觉得他问我要去哪裡,我写着「清水道」,他看了之后说:那是搭207公车没有错。原来他怕我搭错车,先确认了我要去的地方。
接着他拿出地铁站的平面图,指着地图,很有耐心地用日文讲一遍,再用英文说明,还搭配手势,207公车需走6号出口。原来这个地铁站不只有三个出口,而是有26个出口啊!需要通过一条低调的走道,才会找到其他出口。

我一直在那三个出口飘来飘去,就是上图蓝色框线的范围,难怪刚刚找不到搭公车的地方。原来六号出口在上图红色框框那里。

没多久就等到207公车,车上乘客很多,没多久就到了清水道,下车后直走第一个红绿灯左转,看到右边的饭店后左转,穿过木製的大门,有种柳暗花明之感...

进入眼帘的是一幅比画还要美的景象!古意盎然的日式屋簷与现代落地窗的建筑,东方景观与西方料理的融合,我好奇了。在台湾从没去过法国餐厅,因为有着价位高昂的刻板印象,这裡的价位在我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加上木村大神日剧的加持、回程日期延后...种种天时地利,让我站在这拍这张照。
我的手机拍照功能很糟,本文中照片均不尽人意,请多包涵~非常的惋惜,我只能再三声明实际景象是难以言喻的美~

大片落地窗的使得餐厅内视野相当开放,可以毫无顾忌欣赏餐厅之外的景緻。看着窗外、望着天、晴空有暖阳衬托、微风摇曳着枝叶,八坂の塔和蔼的伫立着,眼前的一切...治癒了前几天公演状态未明的七上八下,接下来的旅程会是喜上眉梢的吧~

酒侍从容的倒了一杯香槟。后来我有一次倒香槟的经验,整杯看起来是倒满的,等气泡挥发了,原来倒入杯中的香槟只有杯底一点点...根本不到一口!回想起来,酒侍倒酒的技术真好,整杯倒好倒满,香槟泡泡们忙碌地往上悬浮,在光的折射中晶莹剔透的变幻着,有着片刻的飘飘欲仙。

右图cheese choux puff,是一种口感厚实的泡芙,裡面的质地乍看像是泡芙本身的组织,内层较软,孰不知圆心处是由三种起士调和而成的:comte 、ementa、 Gruyère,低调不宣扬的与泡芙合为一体,看似平凡却有着悄悄的小玄机,咬下去的时候却能感受到与一般泡芙不同的微妙口感。

景观是古典日式的,料理是法式的,耳边听的是30~!60年代的美国怀旧歌曲,东西方元素共同建构的何止是美好的飨宴!驽钝的我感受到了法国餐厅的由裡到外、有形到无形的讲究,从餐桌的布置、菜色的丰富性、佐餐酒的搭配。一位厨师曾说过:「料理是一门创造、转变、取院的艺术」。个个细节的堆叠构成了品味的极致追求,这与宝塚剧团的经营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不管怎样都要提到宝塚的~)
【前菜一 法式烤田螺】

首先让我惊艳的是一片片的小圆饼是温热酥脆、略微微咸味的、复盖在田螺之上,会沾到部分的田螺美味酱汁,在吃小圆饼的时候,本能的带动了对田螺的期待,接着吃田螺,哇塞!热热的配上那酱汁,在搭配一口香槟。前菜就已经出乎我意料之外了!原以为前菜只有冷盘、沙拉可以选择,想不到有热的餐点可以选择,味觉上的精緻,一开始就已经觉得自己在享用主餐了。

一个接着一个坑的吃,吃到最后一个田螺的时候,真是好捨不得啊!
【前菜二 Cookpot】
抬头望是美景,低头看是れいちゃん,视觉味觉感官极致飨宴。法国料理可能在凡尔赛宫的路易十四时期就被提升为艺术形式了,法国人就是愿意费尽心思探索食材与料理的各种细节,不厌其烦的经过很多道程序,追求最协调、最适洽的味觉与口感。如同宝塚的娘役们就是愿意精凋细琢的纯手工製作各类首饰,专研精进的编出各式花式髮型,创造最动人、最标緻的绝顶造型。

其他客人们陆续来到餐厅用餐,某一桌坐在靠窗边的客人,似乎是演艺圈的艺人,修身白衣黑裙,长直黑髮浓密浏海低马尾,配上白色大圆耳环,时髦又抢眼,坐在她对面的可能是经纪人,短髮朴素打扮十分简单。也成了一道风景。

这道菜口感很有层次,陶瓷的器皿可以保留住高温,上菜的时候汤汁还在微微翻腾着,最底层是福井的小麦,口感较硬、些许辣味,铺在小麦上方的是四种当季时令的菰类,质地软嫩,少许白酱,不会喧宾夺主的抢去食材的风味,菰类与小麦同时入口,软嫩与硬实、温和白酱与微辣,谱成了一首协奏曲、既是对比又互相交融,这是法式料理的精妙吗?就算不是罕见稀有的食材,透过转化也能成为风雅的艺术。
【主餐 烤鸭腿】

主餐搭配大礼帽、燕尾服隆重而经典的れいちゃん。法式料理的隆重登场之前都是经过种种巧妙布局的,极为用心!
鸭腿低温烘烤24小时,确保原有的肉汁不会流失,避免肉质乾涩,褐色酱汁是上菜之后淋上去的,恰到好处的咸味。中下方绿色的酱汁是不容忽视的亮点!青绿酱汁和着深绿色的末,是由数种蔬菜调製而成,包含芹菜、白萝蔔的蒂头...略酸微苦,伴随着鸭肉的咸味,更挑动了味蕾。

上图左方像云雾一般透亮片状的白萝蔔是京都当地才有的品种。上图左下方像柠檬对切大小的也是京都限定品种。两种白萝蔔处理方式不同,片状的白萝蔔煮软后再烘乾,软的程度要拿捏到不会太烂、还保留着本身纤维、可以造型的地步。柠檬般大小的白萝蔔透过醃製软化质地,柔软又可以咀嚼到其中根根纤维。这些白萝蔔在侧搭配着鸭腿交替享用,清新又解腻。

京都品种的白萝蔔好可爱啊,难怪会成为「京都大根焚」祭典的吉祥物,就是圆满福气好彩头的长相啊!相形之下,台湾的白萝蔔比较豪迈、狭长型的,要分两餐才煮的完,所以对于浑圆小巧的白萝蔔感到新奇不已!

【甜点一 烘烤巧克力佐威士忌冰沙】


由三种不同型态、不同甜度的巧克力,顶端是75%的巧克力、略苦、硬朗,中间是巧克力冰淇淋、甜滋滋,底层是巧克力慕斯,碎碎硬硬的颗粒感,顶端的与中间的一起吃,感觉很有趣,冰冰甜甜又硬硬苦苦。环绕四周的威士忌冰沙,慢慢融化后,与底层的巧克力慕斯和在一起,是成熟味不甜腻的甜点。
我平常不吃带酒的巧克力,害怕巧克力裡面包复的酒太刺激,但是这个威士忌冰沙浓郁又不剧烈呛口,化成泥之后与能与底层巧克力和平相处,不会压制同伴的味道。
【甜点二 栗子蒙布朗】

Nice Work If You Can Get It 的Jerry 在侧,让蒙布朗增添了几许诙谐。这时工作人员询问要什麽饮品,我选了红茶,摆在一起,顿时觉得,人生如此、夫復何求!

蒙布朗是传统法式点心之一,这个蒙布朗在巧思精进之后,换了样貌,如同花朵般嫣然绽放着!美不胜收~
本以为是像鲜奶油般的膨鬆软绵,汤匙试探的往下挖、指尖感受到偏硬的实感!十分惊喜!满满的栗子味、淡淡的甜,让栗子味道能够发挥出来。这道甜点在设计时,主要食材栗子是从世界各地的品种万中选一的,原来各地的品种硬度、甜度都不一样。

【小小迁徙】
接下来先回宝塚大饭店拿行李,再到新的饭店check-in。在宝塚駅下车后,我让两位带着小型行李的小姐先搭手扶梯,在手扶梯上其中一位小姐不经意转过头来,看到我带着れいちゃん监修粉红色包包,喜悦着与她前面的朋友说悄悄话,前面的小姐也含蓄的转过头来看,相视而笑,傍晚了,她们应该是此时下塌于宝塚,准备明日1/19观赏花组公演的。
回到宝塚大饭店要取出上午寄放的行李,在饭店大厅,看到几位隆重打扮的女仕,有穿着和服,也有穿着晚礼服的,看到了Kiki(宙组 芹香斗亚)晚餐秀的木製立牌,原来Kiki的晚餐秀在今晚举行呢!这是Kiki晋升TOP前的晚餐秀,如此重要的时刻,来宾们很慎重的装扮出席。
离开饭店之后,搭电车到十三駅,要到下一间饭店check-in。十三駅地理位置很好,介于大坂梅田駅与宝塚駅之间,但是正在进行装修的十三駅搭升降梯常常到不了要去的出口,会看到拖着行李的乘客一脸狐疑的在各个升降梯游来游去,我就是其中一个,又不敢带着行李搭手扶梯...后来我也忘记是怎麽拖着行李出站的。(事后回想到宝塚駅那两位小姐是带着小型行李搭乘手扶梯的,应该是可以这样的)
出站之后,我的难关来了:找饭店,脑内的导航正在半信半疑的时候,突然京都朋友传来讯息,1/20的公演要申请候补票了!还好之前台湾的前辈有告诉我申请的相关事宜,京都的朋友及时提醒我,才能如期申请,如果后补票申请成功,我的第二场公演就有希望了。
成功到达饭店约19:30,没有迷路真是太幸运了!check-in的柜台小姐非常和气热心,如果我不明白的时候,她会在用其他具体的方式表达。
今天收穫满满!吃到难得的法国餐、看到KIKI晚餐秀的招牌、竟然没有迷路到天崖海角!今天真是顺利啊!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