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党史,做时代精神的传承者
暑假即将来临之际,为响应学院广泛深入地开展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工作,机电学院的学子们踏着岁月的足迹,开展重走红色足迹,追溯红色记忆,访谈红色人物,挖掘红色故事,体悟红色文化等多种形式活动,开展了以“党史教育”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我的家乡是座落于嵩山脚下的登封县城,这里曾经是登封市豫西抗日根据地,是全国十九个抗日革命根据地之一,有着河南省的“小延安”之称。
1944年9月,党中央派皮定均、徐子荣率领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强渡黄河,挺进豫西,以嵩、箕两山为依托,开展游击战争,开辟豫西抗日根据地,进行抗日斗争。1945年2月,党中央又派戴季英、王树声率部由延安来到河南与皮定均部会合,在登封徐庄乡的孙桥村,即今天的“河南(豫西)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宣告河南军区和河南区党委的建立作为革命老区。周边群众都亲切地称它为小延安,说很多命令都是从这里发出的,有困难就要向登封求助,缺人才就来登封培训,这说明周围群众对登封的革命工作非常认可。”
作为重要的革命根据地,皮定均和王树声先后将司令部设置在登封地区,指挥河南的革命工作。由于当时的抗日根据地的位置为“黄河以南,平汉铁路以西,河南境内34个县。位于河南西部,人民又亲切地将它称为豫西抗日根据地。
在革命期间,登封当地发生了多起经典的革命战役,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革命遗迹。如今,登封是公认的革命老区,见证着许多珍贵的革命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的人生目标会有不同,职业选择也有差异,但只有把自己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才能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
这次的红色实践已经在我们小组成员的心中埋下了一颗种子,通过学习党史让我更加坚定理想信念。信念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和方向,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共产党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为将来最终实现的共产主义而奋斗,这就是我们的理想信念,也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精神动力和理想源泉。尊重历史、立足眼前、放眼未来,只有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好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学习党的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迎接未来、走向未来。把党史学习教育落到实处,就是要学有所思、学有所为、学有所获,就是要深刻汲取历史经验,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取得新的更大胜利。



(等迎仙阁之初的记录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