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介绍】志贺直哉
志贺直哉是白桦派作家,被誉为“小说之神”。代表作《清兵卫与葫芦》《在城崎》《暗夜行路》等。他的父亲是日本财政界的大佬,而他本人也具有合法的继承地位。他在幼时就被祖父母接去生活,与父亲的关系逐渐疏远。留过两次级,也才因此认识了他的中学同学武者小路实笃,并在这位朋友的劝诱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与志同道合之人创办《白桦》成为了作家,史称“白桦派”。对他的评价一向很好,不仅有后辈新思潮派芥川龙之介、菊池宽等人、普罗文学的小林多喜二等人的热情应援,还有郁达夫与他短暂会面即做出高度评价。
所以一开始在我眼中的他,就是一个创作文章风格平和,充满人道主义思想,阳光积极的宽厚长者的形象。
应该是从文炼开始认识志贺老师的吧,但是可能在这之前就有在听文学课的时候,稍微接触到一点,但是当时并没有萌生“啊,我要去看他的作品”这样的想法。
文炼的志贺老师:稳中带皮。白桦疯狂发糖。
文失的志贺老师:皮。
文失志贺老师的戏份应该只有和芥川、太宰一起出场。(会不会有和文失宽一起的?)基本情节就是三个人机缘巧合碰上之后,太宰对志贺发起挑战,志贺老师积极应战。弄得芥川老师异常尴尬。
哦,迷弟三角。
手游、动画《文豪与炼金术师》,漫画、广播剧《文豪失格》(文豪系列)欢迎入坑!
运动神经强,骑车不看路(为什么说他不看路呢,因为他是倒着骑的。这是六十多的老爷子?)在文失里,他一出场就是自行车“哐——”撞了。https://designroomrune.com/magome/daypage/12/1220.html

志贺直哉生于1883年2月20日,卒于1971年10月21日,享年88岁,今年也正好是他去世的五十周年整。
版权还没有过期,可能因此,他的作品翻译过来出书的还不是很多。但是考试可能要考,所以网上也有不少。《暗夜行路》在图书馆借到过。楼适夷先生也有翻译过一些短篇。如果翻一翻民国时期的老书,也可以翻到一些。
中国国家图书馆
《近代日本小品文选》收录《雪之日》谢六逸
《无名作家的日记》收录《范某之犯罪》查士元
《近代日本小说集》收录《到网走去》《清兵卫与葫芦》周作人
(欢迎补充!)
河童忌重谷崎生日,小林多喜二的忌日就正好是志贺的生日。身为普罗文学的代表作家,小林老师在投身地下活动时被捕,1933年2月20日,被严刑拷打致死,年仅30岁。
那天,是志贺老师50岁生日。志贺在日记里抒发了黯淡的心情。
两人曾多有书信往来,志贺也称赞小林的文章。
大正时代的私小说中,当属志贺直哉的心境小说,志贺直哉的心境小说中,我推《在城崎》为代表。这种小说着重描绘“我”的心境变化,是“调和型”私小说,相对于太宰治等无赖派作家以描绘堕落、自我毁灭的“毁灭型”私小说,“调和型”更强调在苦闷中调和心境,寻找出路。
正如志贺直哉的文章重要主题就是“和解”。
《在城崎》这篇文章,借助蜜蜂,老鼠,蝾螈三种动物的死亡集中表现了对于生死的观念。每写一种动物都关照到自己劫后余生的经历。
“我”经历生死关头,竟然格外平静。在城崎温泉静养,冷清清的夜晚,清冽小溪、寂寥山谷。宁静、安适、孤寂——却并不恐惧死亡,只是对此有一种微妙的亲近。
“我”看到一只死蜂。完全安静,正与周围冷漠来往工作的蜂群形成生与死的强烈对比。曾经,那只蜂也是这样忙碌,如今,它死了,安静凄冷。
“我”会想到自己的死亡吧。
“我”去散步,看见人们虐待老鼠取乐。老鼠痛苦挣扎,自己也是受了伤后,积极自救,一点也没想到恐惧死亡。友人告诉“我”伤势不重,如果“我”得知伤势致命,又会如何?即使对死亡一直有一种莫名亲近,事实上还是不甘于就这样死去的。
即使结局必然是死亡,还是挣扎着生存着。
天色渐暗,路边巨大的桑树,只剩一片叶子。它颤动时,风不吹;风吹起时,它又不动了。
“我”看见一只蝾螈,可怜可厌的蝾螈栖息于污泥之中。“我”扔石头掷它,只是想让它离开,不想,蝾螈就此毙命。自己意外地活了下来,蝾螈却意外地死去了。
“我”在惊愕之余,忧伤、共情,同为生灵,如此脆弱。
蜂、老鼠、蝾螈已死,自己大难不死,如果还不感恩生命,实在说不过去,然而,“我”毫不感到欣喜,只是思考、迷惑,在渐暗的天色里前行。
生与死,并非截然两极吧。
我爱着令人痛心的伤口,也爱着伤口愈合的疤痕。志贺老师的和解,也许会更加适合一种安稳的生活。大大方方承认迷茫,找不到答案,继续生活就总会找到。
云开月明,格外动人。
与自己和解吧。
我凝视着他。
迷茫、悲悯、挣扎、和解、踉跄前行
——宛若神灵。